第123章(1 / 2)

20

而白起,则为了目睹大秦的盛世繁华,决心守护嬴政的安危。

经过这次交心,两人的关系已超越了君臣,更像是挚友。

白起实力超群,若他真想脱身,嬴政也无法阻拦。

倘若他有意夺取大秦的权柄,简直轻而易举。

只要大秦尚未出现能与他比肩之人,

他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这种功高震主的感觉,

再次让他心生警惕。

然而,从嬴政此刻的神情来看,

他对白起确实毫无猜忌之意。

回到朝堂之上,

王翦面带忧色地望着嬴政。

不仅是他,

李斯、蒙恬、蒙毅等人,

也纷纷建议嬴政另选一名贴身侍卫。

甚至有人提议,

让白起常伴嬴政左右。

嬴政一一婉拒。

他微笑着看向众人,

说道:“六国余孽如今都去了九洲道场。”

此言一出,众人恍然大悟。

赵高闻言,心中一惊。

难怪近日不见盖聂踪影,

原以为他正潜心跟随白起修习剑法。

如今看来,唯一的可能性已然明朗。

盖聂显然已经启程。

他正踏上寻找九洲道场的路途。

赵高心中难免愤懑不平。

他同样渴望知晓九洲道场的奥秘。

然而身为大秦丞相,

他无法擅自离开朝堂。

若执意离去,

实在难以启齿。

一滴汗珠自他额角悄然滑落。

李斯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与赵高素来不睦,

只是如今同为秦国效力,

即便心存芥蒂也未曾表露。

此刻望着赵高,

李斯已然洞悉其心思。

从罗网密探到身边亲信,

处处可见端倪。

赵高此人城府极深,

且野心勃勃。

表面效忠大秦,

实则所图非小。

然要说他怀有二心,

却又未见其行背叛之事。

李斯对赵高始终捉摸不透。

而嬴政似已察觉众人心思。

不仅赵高,

其余臣僚亦复如是。

皆欲染指九洲道场之力,

却苦于无由启齿。

纵使看透众人所想,

嬴政亦不会任其前往。

时值六国初定,

政务纷繁,

嬴政日理万机。

他绝不会允许朝中大臣都去追寻九洲道场之事。

眼下,大秦有白起一人足矣。

派盖聂探寻九洲道场,实则是为他寻求长生之术。

白起既不愿前往,且言明九洲道场只为己身而存——

入道场时怀何目的,便始终为之奋斗。

不仅白起如此,其同门师兄弟亦皆秉持此念。

故若要白起为嬴政长生再赴道场,断无可能。

正因如此,嬴政只得遣盖聂代行。

盖聂暂离咸阳,无碍帝国统治。

更因嬴政已窥见其致命弱点——

荆轲伏诛大殿后,盖聂虽未表露,内心必痛彻骨髓。

如今处置燕国事务时,嬴政发现一名酷似荆轲的少年。

此子虽不知生父何人,却被嬴政一眼识破。

他将成为钳制盖聂的利器——

比掌控任何朝臣都更有效。

若论忠诚,其他大臣或许与盖聂不相上下。

然而他们手中,少了一样致命的弱点。

这弱点便是嬴政心中的疑虑。

此刻嬴政手握霸权。

大秦所有将领,各方奇人异士。

仍听从他的号令。

可若有朝一日,他们的实力凌驾于嬴政的强权之上。

是否还会这般俯首帖耳?

嬴政不敢以此作赌。

索性派遣盖聂前往。

倒也一了百了。

既然白起之事已然败露。

嬴政正好借此机会。

将心中所想直言相告。

即日起。

凡告假离朝者,寡人皆视为欲往九洲道场。

若称病重,寡人自会遣人登门探望。

倘若发现有人弃朝堂而去,追寻九洲道场。

休怪寡人不讲情面。

既已知晓白起便是白己。

不妨再猜猜,他为何助寡人横扫六国。

既能助寡人一统天下。

难道就不能......再做些别的事?

话音落下。

满朝寂然。

王翦与蒙恬、蒙毅本无此念。

此刻更是彻底绝了心思。

毕竟白起早有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