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若盖聂性命堪忧,则意味着嬴政已危如累卵。
伏念已然明了白起底线。
心中顿觉宽慰。
他含笑望向白起。
此刻已然得出结论。
白起唯有在嬴政遭遇生死危机时。
方会现身。
虽言辞委婉,但以白起身份。
实无必要对伏念虚与委蛇。
加之他已远离庙堂。
足见其心。
确实无意再过问朝堂诸事。
这令他稍感安心。
小圣贤庄虽有些许谋划。
却从未想过真正危及秦王性命。
不过寻求制衡之道罢了。
白起亦洞悉伏念心思。
不知伏念先生可愿邀我前往小圣贤庄做客?
白起并非真心前往小圣贤庄。
无论罗网或小圣贤庄,在他眼中并无本质区别。
此刻他只想守护大秦。
当今天下,嬴政执掌大秦权柄。
护佑嬴政,便是守护大秦根基。
对于这位君王治国之策,他深表认同。
故而愿为其效力。
昔 ** 为秦昭王驰骋疆场,对大秦自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
正因如此,只要这两方势力不危及嬴政安危,纵使其暗中谋划,他亦不会过问。
就如他放任项少羽离去。
这位楚国后裔将来能成长至何种境地,倒令他颇感兴趣。
如今赵国已无对手,再添个楚国敌人未尝不是件趣事。
白起对自身实力充满信心。
莫说他定能活到项少羽成年之时,即便对方修成地仙之境,他亦无所畏惧。
若连地仙都难以抗衡,岂非辱没九洲道场威名?
此刻他凝视伏念,坦然相告心中所想。
表面虽厌恶赵高,实则毫无杀意。
此人如今为大秦殚精竭虑,只要嬴政在位一日,赵高便不敢生异心。
既然如此,白起自然不会对其出手。
白起对赵高不满,只因对方与自己说话时的态度令人不快。
即便身处九洲道场,周围也无人相互胁迫。这种充满威胁的交易方式让白起心生厌恶。不过他并未向赵高直言。
赵高对白起的畏惧,反倒让白起觉得有利可图。
伏念见白起如此坦率,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他清楚白起并非真心想去小圣贤庄,不过是表明立场——白起不愿与任何人为敌。只要不将大秦视为敌人,所有人都能成为白起的朋友。
伏念起身大笑回应:小圣贤庄向天下人敞开大门,将军若不嫌弃,随时欢迎来访。既如此,在下先行告退。说罢拱手离去。
白起始终未起身相送。既然双方已摸清底细,便无需过多纠缠。虽然此刻独处略显寂寥,但他实在不愿与城府太深之人往来。
伏念给他的印象仅比赵高略好一筹,相差无几。反倒是赵高麾下罗网的情报收集能力,令白起颇为赞赏。
至于另一个问题——赵高提出要白起亲自带他前往九洲道场。对此,白起一贯以二字搪塞。
有缘之人自会遇见九洲道场。
无缘者纵使寻遍天涯也无处可觅。
然而赵高却能轻易想到办法。
他让白起带路前往。
这着实令白起感到意外。
不过,白起自然不会答应。
虽说林飞并未亲自挑选 ** 。
但在白起眼中,所有前往九洲道场的人都是自行寻得机缘。
从白起的角度来看——
并非是人选择了九洲道场。
而是在众多求道者之中。
九洲道场选择了你。
因此,即便白起再欣赏盖聂。
也不会主动带他去见林飞。
只会让盖聂自行寻找。
若他能找到九洲道场所在。
那便是他的师弟。
若寻不到,便只能说无缘。
白起也无可奈何。
他所能做的,仅是稍加指引。
至于能否被九洲道场选中,他绝不会违背林飞的意志。
九洲道场由林飞创立。
他们能有今日成就。
能有这般 ** 境界。
皆因林飞所赐。
无论心中有何私念。
都不会违逆林飞的意愿。
九洲道场所有 ** 皆是如此。
将林飞的意志置于首位。
其次才是个人恩怨。
而林飞亦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正因如此,他们才如此敬重林飞。
即便离开九洲道场多年。
仍难忘那段修行岁月。
白起站了起来。
他望着盖聂专注的神情,嘴角微微上扬。
之所以欣赏盖聂,还因为对方天资卓绝。
那种悟性仿佛与生俱来。
特别是当盖聂察觉白起佩剑并非名器时,
似乎已经参透其中玄机。
这一切都非白起刻意点拨,
全凭盖聂自己洞察领悟。
想到此处,白起不免心生惋惜。
如此良材美玉,竟与道场失之交臂。
......
咸阳宫中风云骤变!
白起目光掠过盖聂,
心中了然身份即将揭晓。
此刻嬴政已并吞六国,
正着手统一文字钱币。
白起深知,
这位君王胸藏丘壑。
正是这般魄力与手腕,
才能迅速整合天下。
观其雷厉风行之势,
白起颇感欣慰,
总算不负他暗中相助之功。
然而赵高之言,
虽暗含胁迫,
却也道出实情。
这层伪装终究难以为继。
以赵高心性,
断不会容他逍遥世外。
思及那些龌龊伎俩,
白起眼底闪过厌色。
他转向盖聂:
今日面见大王时,
不妨直言我乃武安君。
盖聂闻言微微一怔。
他略带困惑地望向白起:为何要由我转达?
白起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这多少是对盖聂的一种照拂。
尽管他心知肚明,眼前之人并不需要这份庇护。
但如今的盖聂毕竟是效忠于嬴政的臣子。
若是经由他之口,或许还能得到君王赏赐。
白起凝视着盖聂:王上定会命你寻觅长生之术。
我已决意不再踏足九洲道场。
故而王上所求之物,我无法代为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