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猛然起身,拽着李二就往外冲。
明知杨右不会轻易放过他们,但求生是人的本能,总要拼一把。
见李二被袁天罡带走,杨右嘴角微扬,转头对武曌和虚竹说:我去去就回。话音未落,他的身影已悠然消失在原地。
皇城内,随着皇帝出逃,禁军群龙无首,纷纷弃械投降。
师妹,你这是要当大唐的女皇?虚竹走上前,饶有兴趣地问道。武曌的抱负在九洲道场人尽皆知,见她出手,虚竹自然心知肚明。
师兄误会了。武曌轻声道,杨右师兄与李二有不共戴天之仇,我只是来帮忙。如今大唐无主,我暂且代为打理罢了。虚竹师兄觉得如何?
这番话让虚竹嘴角微微抽搐。看着眼前这个看似纯良的师妹,他心中暗叹:明明野心勃勃,偏要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
武曌既然敢出手,自然早有准备。长安城外驻守的将领大多已暗中归顺于她,这正是今夜勤王军队迟迟未现的原因。
无论是武曌还是杨右的实力,这些将领都心知肚明——真要动起手来,皇城根本无人能挡。即便李二请来虚竹坐镇长安,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虚竹未必能胜过武曌与杨右。
这些将领并非愚钝之人,麾下兵马数以万计。
号称百万雄师亦不为过。
然而在天人境强者面前,千军万马不过沙垒,弹指可破。
故众人皆在观望。
若武曌得胜,归顺亦无不可。
若李二取胜,
届时率军来投亦不为迟。
毕竟他们执掌的,
是大唐举国之兵,
是王朝根基所在。
纵使李二降罪,
至多革职查办。
再甚者,
不过斩首示众。
于这些将领而言,
又何足挂齿?
他们不敢以万千将士性命作赌。
故而选择按兵不动。
当武曌击败袁天罡,
袁天罡携李二遁走的消息传来,
更坚定了众人心意。
此刻长安城外,
可见三人身影。
其中二人凌空而立,
衣袂飘飞。
另一人华服加身,
面容交织着惊惶、愤怒与绝望。
正是自皇城逃出的
李二、袁天罡与杨右。
袁天罡虽为天人一重,
但因携带李二,
行进迟缓,
终被杨右追上。
杨右,何须赶尽杀绝!
袁天罡怒视杨右,
语带愤懑。
此番携君离京,
已是弃守大唐,
将社稷拱手让与武曌。
只为给李二,
争得一线生机。
杨右并未打算就此罢休,径直来到众人面前。
赶尽杀绝?
他嘴角扬起一抹洒脱的笑意。
当年你们对待我大隋皇室时,可曾手下留情?
话音未落,杨右眼中骤然迸发出凛冽寒光。
大隋皇族除他之外,可有活口?
一个都没有!
袁天罡此刻的言语,反倒更激起杨右的杀心。
杨右,你真当朕惧你不成!
李二绝望的面容忽然平静下来,直视着杨右。
他缓缓开口。
明知今日难逃一死。
但作为大唐天子,一国之君。
他自有不容践踏的尊严。
即便命在旦夕,也绝不示弱。
杨右冷冷扫过李二。
内心毫无波动。
当初初登太极殿时。
他对李二的杀意便已滔天。
却硬生生隐忍至今。
只为等待武曌称帝的时机。
如今武曌既已出手。
今日任谁在场。
都阻挡不了他取李二性命的决心。
动手。
杨右不再看李二,转而望向袁天罡。
沉声说道。
眼下唯有袁天罡尚能护佑李二。
而这位国师也绝不会弃主逃生。
要杀李二。
须先除掉袁天罡!
袁天罡闻言,心下了然。
杨右杀意已决。
他不再多言,周身顿时涌现天人境界的磅礴气势。
金光璀璨,威压如潮。
四周古木发出不堪重负的 ** ,枝干在无形压力下扭曲变形。杨右却视若无睹,步履从容地向袁天罡逼近。每踏出一步,他周身光华便炽盛一分,将袁天罡释放的气场衬得如同风中残烛。
面对这压倒性的威势,袁天罡心知胜算渺茫。昔年那一掌之威犹在眼前,可身为大唐国师,此刻岂能退却?他挺直脊背立在原地,任凭衣袍在劲风中猎猎作响。
杨右掌心泛起玄奥光芒,苦海翻涌间似有天地法则流转。随着他抬手轻推,整片空间都随之震颤。巨大掌印轰然落地,硬生生将袁天罡 ** 在深坑之中,龟裂的土石如蛛网般蔓延开来。
国师!
李二失声惊呼。多年来与他共商国策的良师益友,此刻正深陷于狰狞的掌印废墟中。君臣情谊涌上心头,这位 ** 再顾不得威仪,疾步冲向烟尘弥漫的巨坑边缘。
袁天罡此时已气绝身亡。
李二难以置信。
堂堂天人境一重强者,在九洲大陆堪称顶尖存在。
竟这般轻易就命丧黄泉。
朕最后问你,你背后究竟是何方势力?
李二转身凝视杨右,神色反倒平静下来。
仿佛已看透生死。
这是他最后的疑问。
杨右实力如此深不可测,幕后之人该是何等存在?
恐怕整个九洲都无人能及吧?
杨右淡漠地扫了李二一眼,沉默不语。
将死之人,知晓与否又有何分别?
片刻后,杨右飘然离去。
密林重归寂静,再无半点人影踪迹。
翌日拂晓。
大唐剧变震动九洲,举世哗然!
须知大唐皇朝在九洲堪称霸主级存在。
竟在一夜之间覆灭?
这是何等惊世骇俗之事?
更令人震撼的是另一则消息传遍九洲——
新登基的大唐女皇武曌。
竟与杨右、虚竹等人同出一门!
九洲各方为之震骇。
所有势力、王朝与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