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连忙伸出手,态度谦逊:“周局长您好,以后还请您多指点。”
“ 你小子叫我什么周局长,叫我周爷爷,我和你爷爷几十年的交情。”周局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沉稳,“以后在行业里好好干,守住本心,有啥合理的困难尽管开口,只要不违反原则,我一定帮你。”
送走周局长一行人,又有几位爷爷的老战友、老部下赶来,有的拄着拐杖,有的由家人搀扶着,手里都拎着简单的寿礼,嘴里说着“老领导,生日快乐”。爷爷一一介绍,陈诚都认真记在心里,他知道,这些人脉都是长辈们的心血,是沉甸甸的牵挂。
中午十二点,寿宴正式开始。在厨师陈春根一声洪亮的“上席喽”,菜就一道接一道被端上桌——红烧猪脚色泽红亮,颤巍巍地冒着热气;梅菜扣肉肥而不腻,梅菜吸满了肉汁;清蒸鱼泛着莹润的光泽,撒上葱花姜丝,鲜气扑鼻;小炒黄牛肉红绿相间,香气直冲鼻腔……十二道菜摆满了桌面,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瓷碗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大爷爷端着酒杯站起身,清了清嗓子,原本喧闹的院子瞬间安静下来。“今天是我三弟陈百顺的80大寿!”他的声音洪亮如钟,穿透了人群,“首先,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千里迢迢来捧场!我代表陈家,敬大家一杯!祝三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也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干杯!”众人纷纷举杯,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在院子里久久回荡,碰出了亲情的暖意,也碰出了宗族的凝聚力。
陈诚端着一杯温水走到爷爷身边,笑着说:“爷爷,祝您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天天都开开心心的。”
爷爷看着他,眼里满是欣慰,喝了一口酒,粗糙的手掌拍了拍他的肩膀,重复着:“好,好孙子,好孙子。”那眼神里,有骄傲,有牵挂,还有说不尽的疼爱。
宴席间,欢声笑语不断。长辈们围坐在一起,聊着当年参军的往事、种地的艰辛,说到兴起时拍着大腿大笑,眼角的皱纹里都盛满了岁月的故事;晚辈们互相敬酒,说着各自的工作、生活,年轻的脸庞上满是朝气;孩子们则围在角落,抢着吃桌上的糖果和点心,有的拿着红包跑来跑去,红包上的“寿”字在阳光下闪着光。
酒过三巡,寿桃和长寿面被端了上来。雪白的长寿面卧在碗里,上面卧着一个荷包蛋,撒着碧绿的葱花;寿桃是村里的巧妇手工做的,粉嘟嘟的,印着红色的寿字,软糯香甜。爷爷被众人簇拥着,吃了一口长寿面,又咬了一口寿桃,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太阳渐渐西斜,阳光透过老宅院的树枝,洒下斑驳的光影。客人渐渐散去,有的临走时还不忘拎上一包主人家准备的花生糖果,嘴里说着“明年再来探望”;有的拉着爷爷的手依依不舍,叮嘱他多保重身体。长辈们坐在院子里,喝着热茶,聊着刚才的热闹场面,语气里满是满足;女人们则开始收拾碗筷,碗碟碰撞的声响温柔而惬意;男人们帮忙搬运桌椅,虽然累得满头大汗,脸上却带着笑意。
陈诚帮着收拾碗筷,看着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地上还残留着些许红色的纸屑和花生壳,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淡淡的酒香和菜香。他抬头望向老宅院的青砖黛瓦,阳光洒在瓦片上,泛着温润的光泽;院子里的葡萄藤顺着架子攀爬,枝叶繁茂,仿佛能看到来年结满果实的模样。
爷爷坐在葡萄架下的竹椅上,眯着眼睛晒太阳,嘴角还带着笑意。陈诚走过去,坐在他身边,递上一杯热茶。爷爷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轻声说:“人老了,就盼着这样热热闹闹的团聚。”
陈诚点点头,心里忽然明白,这场寿宴,不仅仅是一场生日聚会,更是一次宗族的凝聚,一次亲情的延续。老宅院的青砖黛瓦下,承载着陈家几代人的记忆和情谊,而这份情谊,就像院子里的葡萄藤一样,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夜色渐浓,星星悄悄爬上天空,老宅院渐渐恢复了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和虫鸣,温柔而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