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说好在学校安安稳稳待两天,陈诚还没歇够,东方梦工厂总公司总经理的电话就追了过来——电影总局开会,点名要他到场。
陈诚当场懵了:“这怎么回事?叫我去干嘛?我现在还是学生呢。”他赶紧追问,“你知道具体原因吗?为啥非点名让我去?”
“具体情况我也摸不准,”总经理语气无奈,“问了圈里人也搞不清路数,只知道是电影总局局长童刚亲自让人叫的,他秘书特意来电话,说童局叮嘱了,你必须到场。”
“行吧,那我去。什么时候?”
“明天上午10点钟。”
“知道了,明天我过去。”
挂了电话,陈诚叹了口气——本来想好好歇两天,没成想又来事。就算自己不找活,清闲日子也轮不上,真是没辙。
第二天一到电影总局门口,陈诚彻底愣了:院里全是熟面孔,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导演齐刷刷到场,连第六代和新晋导演都来了,国内、香港的电影人基本到齐,一看就是场重磅大会。
他有自知之明,资历尚浅,没资格坐前排,索性找了个靠边的角落坐下。眼瞅着冯小刚也一个人缩在旁边,他立马挪了过去——他俩在这儿,大概是最“格格不入”的两个。
俩人都不算“正规路子”:陈诚是学演员转的导演,好歹沾点业内边;冯小刚则是纯外行人闯进来的,偏偏票房号召力强得离谱。圈内那帮人瞧不上他俩,他俩也懒得凑上去热脸贴冷屁股,自然融不进核心圈子。
陈诚拍了拍冯小刚的胳膊:“怎么坐这儿?不往前凑凑?”
冯小刚翻了个白眼:“前面有我的位置吗?凑过去纯属找恨。你没看见那帮老登,看我电影赚钱就眼气,一副‘干不掉我又想揍我’的样子,看着就好笑。”
这话把陈诚逗乐了:“这不是正常的?人家本来按部就班拍戏,你横空出世当出头鸟,票房一骑绝尘,显得他们都没用,不屌你屌谁?要学他们一起摆烂,大家都赚不到钱,反倒相安无事。”
“得了吧,你比我还不受待见,还好意思说我。”冯小刚怼了回去。
“我知道啊,所以干脆不理他们。”陈诚耸耸肩,“进来就跟管虎打了个招呼,其他不熟的,懒得搭话。”
“也就管虎跟你合得来?”
“谈不上朋友,都是拍电影的,偶尔能聊到一块儿罢了。”
俩人正低声唠着,没注意到童刚带着一众电影局领导,还有中影董事长韩三平已经走了进来。童刚扫了一圈,一眼就看见角落里嘀嘀咕咕的他俩,没多说,径直走到中间主位坐下,其他人跟着落座。
“大家安静一下,开会了。”童刚敲了敲桌子,开门见山,“今天叫大伙儿来,就定几个大方向:现在市场急需有票房号召力的电影,导演们得尽量往商业片转型。不是不让你们做艺术片,而是现在艺术片根本卖不动。”
他话锋一转,语气加重:“现在国内市场全靠中影顶着外来片打压,你们扪心自问,把你们的片子跟国外大片放同一档期,有几分胜算?”
“这一点,你们得感谢韩三平。”童刚看向身旁的韩三平,“若不是他把国外片集中安排,让他们内部厮杀,你们早被冲得稀里哗啦了。换你们坐他的位置,有这魄力?能顶得住这么大压力?”
“可偏偏有人说闲话,说韩三平打压国内公司。”童刚眼神扫过全场,“我倒要问,哪家公司、哪部片子被他打压了?你们连跟自己人竞争的勇气都没有,就想独占档期?自己片子票房差,不想着反思,反倒怪对手太强,有这么办事的吗?”
一番话怼得台下导演们个个低头,没人敢吭声——明摆着是骂他们“扶不起”。“现在是经济社会,不是以前按需分配的年代,拍电影不能再跟经济脱节,只当政治任务。”童刚补了一句,语气没缓和半分。
见气氛凝重,韩三平站起身,语气稍缓却字字有力:“同志们,我们都是影视行业的一线人。中影的目标,是培育市场,让国内电影人守住自己的根据地,再往外走。可现在99%的导演,思想还没转过来,总躲在舒适圈里,不愿碰商业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