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笑得直捂胸口,指尖沾着泪星:“我记着这事!后来你躲在化妆间哭,还是我塞给你半盒纸巾。”刘嘉玲也跟着笑:“何止青霞,我刚来香港时,背后总有人叫‘北姑’,那调子尖得能扎人——有些本地演员端着架子指手画脚,早忘了自己也是跑龙套熬出来的。”
陈诚坐在一旁安静听着,偶尔插一两句话。他年纪虽轻,在座的却无一人敢小看——横扫格莱美时的锋芒,捧红新人时的手腕,早让他在圈里站稳了脚。只是他向来不与那些自命清高的香港演员来往,能聊到一块儿的,就谢霆锋、郭富城、成龙那么几个人。就连东方梦工厂的宴会,也多是江志强、杨守成带着艺人来捧场。
“说起来,成龙大哥是真够意思。”陈诚趁笑声歇了歇插话,嘴角漾着笑意,“我第一次办首映礼没敢请他,是郭富城哥领着见的。那天包厢里有张国荣先生、华哥、梅姐,大哥看我演示完动作戏,拍着我肩膀说‘后生仔,身手够硬’。后来《爱情至上》上映,他还特意带着房祖名来捧场,那时候我还是新人,这份情分记到现在。”
他没说出口的是,早让助理小e盯着房祖名的交际圈,想能帮就帮一把——只是这事终究该成龙大哥自己说,他辈分浅,开口不妥。
聊到圈子里的事,陈诚坐直身子,神情认真却不张扬:“说实话各位姐姐,单论混娱乐圈,港澳台三地我敢说没人比我占优——就算没钱,我有才就够了。”他指尖轻点石桌,“好剧本我能随手写,好电影能拍出来,捧红新人也容易。《爱情至上》就是例子,我班上八个新人,现在亚洲票房都破2.3亿美金了,下礼拜全球上映,只要欧美票房不崩,就能真正走进国际视野。”
这话让席间静了瞬,刘嘉玲挑了挑眉:“没请香港演员,是故意的?”
“哪能。”陈诚摆手,“《爱情至上》和七月要拍的《超体》,连内地大咖都没请,全是新人撑场——就是想给年轻人多点机会。”
谈及票房号召力,他说得直白:“香港真正能扛票房的,就成龙、李连杰、周星驰三位。成龙大哥是一拳一脚打出来的,再普通的剧本都有保底;星爷的喜剧独一份,一个人就能撑一部电影。发哥是好演员,但得靠好剧本托着,你让他演普通爱情片,票房未必好看。”
他看向几位女星,语气诚恳:“姐姐们要想走得远,挑剧本比挑搭档重要。我们老师说,好剧本能把新人捧成影后,烂剧本能把影后熬成路人。连续几部烂片,影迷印象就磨没了。”
“华哥就可惜了。”陈诚轻叹,“他人太好,什么本子都接,反而没了定位。一辈子能红是真的,但到不了成龙、星爷那样的高度——‘刘天王’的头衔,一半是拼的,一半是媒体捧的,你们圈里人都懂。”
聊起内地演员,他眼里多了点赞赏:“老一辈功底扎实,年轻一代里,周迅是老天爷赏饭吃。老师总说,有些人学十年演技,不如周迅一个眼神——她演戏太自然,根本看不出是演的。”
晚风渐凉时,院子里的灯笼被点亮,暖光映着石径。梅艳芳招呼佣人备餐:“都不吃辣,就做清淡的粤式菜,还有本地的清蒸溪鱼和老母鸡炖山药,秦大师说这些养人。”
长桌上很快摆满了菜:清蒸东星斑的鱼肉泛着莹白,白切鸡蘸沙姜酱香气扑鼻,上汤焗龙虾的芝士香混着老火靓汤的醇厚漫开。众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气氛更热络了。
饭后移到茶座,刘嘉玲走到陈晨身边,声音放轻:“陈诚,有没有适合伟仔的角色?想找机会合作。”
陈诚立刻应道:“嘉玲姐放心,正有个角色很适合伟哥。我马上要拍一部动作片,自己主演,冲全球市场——角色有股内敛的狠劲,伟哥的眼神戏刚好能驾驭。”
这话一出,大家都凑过来打听细节。陈晨简单讲了剧情:一对被同一母亲收养的兄妹在海外相依为命,卷入黑帮纷争,动作戏密集,情感线却细腻。“女主角要年纪轻、气质干净,还得能扛动作戏。”
他说着,目光柔和地望向坐在角落的刘亦菲——她是跟着陈晨一起来的,安静待了许久,此刻被点名,微微一怔,随即露出浅笑。陈晨语气笃定:“这个角色早有人选了,给我妹妹亦菲留的。”
众人会心一笑,不再提推荐新人的事。梅艳芳看着他,眼底满是赞许:“你倒是有心,知道亦菲缺个打磨演技的角色。”
夜色渐深,山坳里静得能听见虫鸣。梅艳芳忽然认真地对陈晨说:“在圈子里,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你有才又聪明,但别被名利迷了眼。”
陈诚郑重点头,把这话记在心里。他望向院外的远山,夜色中隐约能看见溪流的反光——心里对未来的路更清楚了,不光要站稳脚跟,还要拍出能流传的好作品。
夜深了,客人们陆续告辞。陈诚送众人到门口,回头看时,庭院里的灯光还亮着,暖暖的,像在守护着这群电影人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