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湘西别绪(1 / 2)

长沙黄花机场的停机坪还沾着晨露,陈诚刚踏出机舱就拨通了何炅的电话,指尖在手机按键上轻叩,语气里满是感激却带着不容置喙的仓促:“何老师,多谢你在湘西安排的院落,太周到了——只是我们得立刻赶过去,行程实在太紧,这次怕是没机会见面叙旧了。”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几句“客气啥,梅姑安心养病最重要”的叮嘱落定,陈诚便挂了机,转身扶住刚站稳的梅艳芳,低声道:“阿姐,我们走,车已经在外面等了。”

车子驶离机场高速,一路向湘西腹地开去。窗外的景致渐渐从城市的钢筋水泥,换成了连绵起伏的青山,云雾像轻纱似的缠在山腰间,空气里的尘埃少了,多了草木与泥土的湿润气息。何炅提前置办的院落藏在山坳里,白墙黑瓦隐在竹林深处,院门前有条潺潺的小溪,溪水清澈得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正是秦老先生平日里采药、栖身的僻静所在。

陈诚提着提前备好的伴手礼,亲自登门时,秦老先生正坐在院中的老槐树下晒草药,竹匾里摊着的鱼腥草、莓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见他进门,老人缓缓抬眼,目光如古井般深邃,捋着胸前的白须颔首:“后生仔,倒是比我预想的来得早。”陈诚连忙躬身行礼,语气谦逊得近乎恭敬:“秦老,叨扰您了。这位就是梅艳芳女士,还请您费心。”

秦老先生放下手中的药锄,示意梅艳芳坐在竹凳上,指尖搭在她的腕脉上,闭目凝神片刻。庭院里静得只听见风吹竹叶的沙沙声,陈诚站在一旁,连呼吸都放得极轻。半晌,老人才收回手,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遗憾:“若是早来半年,气机还没乱得这么厉害,调理起来也能省些力气。现在嘛,得沉下心在山里住满两年,用草药慢慢养,用银针细细调,才能把失衡的身体拉回来。”

梅艳芳闻言,眼帘轻轻颤了颤,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悔意。是啊,若不是被香港的西医结论困住,若不是早些放下手头的工作,或许病情不会走到这一步。可转念一想,若不是陈诚四处奔波、动用所有资源找到这位隐居深山的神医,自己此刻恐怕还在病房里受着化疗的煎熬。她望着院外漫山的苍翠,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袖,轻声感慨:“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贝,我们倒是差点忘了。”

“秦老,梅姑她们就拜托您了。”陈诚看了眼腕表,时针已指向上午十点,“我北京那边还有一堆事等着处理,这一两日就得动身回去。”

“后生仔,放心。”秦老先生摆摆手,语气里满是笃定,“我在这山里守了几十年,治过的疑难杂症,比你这辈子见过的人都多。梅姑娘是个心志坚韧的,再加上这山里的灵气滋养,错不了。”他侧身指了指院内一间亮着灯的厢房,“她们刚服了我配的安神茶,已经歇下了。你要是不急着走,不妨坐下喝杯莓茶,本地特产,解乏得很。”

“多谢秦老好意,实在是北京那边催得紧。”陈诚再次欠身,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掏出一本装订整齐的册子,“每月我都会让人往县城的邮局寄补给,吃的用的都按您之前说的清单准备。这册子上记着我的联系方式,若有任何情况,您让护工到县城打个电话就行,号码在最后一页。”

话音刚落,身后忽然传来细碎的脚步声。陈诚回头,只见梅艳芳披着件素色的羊毛披肩站在廊下,晨光透过薄雾洒在她脸上,刚退了烧的脸颊泛着淡淡的红晕,往日里略带疲惫的眼神,此刻却亮得像山间的溪水。

“阿诚,多留两日吧。”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恳切,“山里的莓茶秦老亲手炒的,最是解乏。你让他也给你把把脉,你看你眼底的血丝,都快连成一片了。”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眼底的倦意藏不住,却还是挤出一抹温和的笑:“梅姑,等你身体好些了,想逛遍这湘西的山山水水,想尝遍山里的野果,我都陪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听秦老的话,安心养病。我那边《真爱至上》要定档,魅影数字基地的设备刚到,一堆事等着我回去拍板,实在耽搁不得。”

梅艳芳望着他眼底的红血丝,终究还是没再挽留,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声音轻得像叹息:“那你路上小心,别太累了。”

车子碾过院门前的青石板路,发出“咯吱”的轻响,将那座静谧的院落和连绵的青山渐渐抛在身后。陈诚靠在副驾驶座上,闭目养神时,鼻尖似乎还萦绕着湘西特有的气息——草药的清苦、莓茶的回甘,还有泥土混着水汽的腥甜。这味道,与他即将奔赴的北京,俨然是两个世界。

与刘亦菲一同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时,舷窗外的云层正被朝阳染成一片金红,像熔化的熔金泼洒在天际。刘亦菲邻座坐着,手里捧着一本边角卷翘的《百年孤寂》,看了几页便侧过头,望着窗外轻声道:“秦老先生看着就特别让人安心,说话慢悠悠的,眼神也慈和,梅姑一定会好起来的。”

陈诚睁开眼,顺着她的目光望向窗外,地面上蜿蜒的溪流、成片的稻田,渐渐缩成了地图上细细的线条,最后被云海彻底吞没。他喉结动了动,轻声应道:“嗯,她向来要强,认定的事,总会坚持到底。”

2003年的北京首都机场T2航站楼,远没有后世的气派,玻璃幕墙带着几分九十年代的厚重感,大厅里回荡着略显沙哑的航班广播声。非典的余波尚未完全散去,旅客们大多戴着一次性口罩,偶尔有几声咳嗽从人群里传来,格外刺耳。入口处的体温检测台还没撤,穿着蓝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举着“请配合测温”的纸牌,额温枪“嘀嘀”的提示音此起彼伏,在嘈杂的大厅里格外清晰。

陈诚拉着行李箱经过检测台,冰凉的额温枪贴在太阳穴上,让他打了个轻颤。“36.5℃,正常。”听到工作人员的确认,他才暗暗松了口气。北方的秋风从航站楼的通风口钻进来,卷着几分枯叶的萧瑟,不同于湘西的温润,却奇异地让他连日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些许。

路边的报刊亭摆着最新的《北京青年报》,头版用加粗的黑体字印着“非典后首个黄金周旅游回暖,国内游客量环比上涨三成”。旁边的《看电影》杂志,封面是《无间道3》的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