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平衡各方关系(1 / 2)

《超体》那近乎"北电全家福"的演员阵容正式公布后,果然在娱乐圈掀起了惊涛骇浪,其引发的连锁反应远超预期。

最先流露出不满的是香港演艺圈。在一场半公开的行业聚会上,几位香港演艺协会的资深人士举着酒杯,语带讥讽:

"北佬就是北佬,眼界太窄,拍来拍去都是自己那班同学,小家子气!"

"这么大的制作,连个香港演员的位置都没有?这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啊。"

"年轻人不懂规矩,以后有他苦头吃。"

这些阴阳怪气的评论很快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内地。与此同时,内地一些游离在京圈边缘的电影公司,以及部分自诩资历深厚的老前辈,也开始在私下场合表达不满:

"这个陈诚,太不会做人了。这么大的项目,一点资源都不肯分出来?"

"听说中影那边对他也有意见了,这么明目张胆搞派系,吃相太难看了。"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不懂人情世故,路走不长远。"

无形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就连与陈诚有过交情的华谊兄弟王中军、王中磊也坐不住了,亲自找上门来。话虽说得客气,但意思很明确:陈诚这么操作,让圈内其他人都很难做,这个圈子向来讲究的是平衡之道。

陈诚明白,回避不是办法。他索性主动出击,在京城一家顶级的私房菜馆设宴,邀请了韩三平、姜文、王中军、王中磊、叶大鹰等京圈核心人物。

包厢内,气氛起初有些微妙。酒过三巡,陈诚端起酒杯起身,态度诚恳:

"韩董,各位前辈,今天请大家来,一是聚一聚,二来是想就最近的一些传言做个说明。"

他环视众人,语气坦然:"先说说《真爱至上》。不瞒各位,去年我刚当上班长时,就在班里向同学们承诺过,要带着大家一起做一部好戏。现在剧本完成了,资金也到位了,如果因为外界压力就换掉当初答应给同学们的角色,那我陈诚成什么人了?这话我说不出口,这事我也做不出来。所以,这部戏的主要角色,我必须顶着压力,优先考虑北电的同学。这一点,恳请各位前辈理解。"

这番情真意切的话,特别是抬出"对同学的承诺"这面旗帜,让在座几位大佬都不好再说什么。韩三平微微颔首,姜文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最后就是这部《超体》。"陈诚的语气带着几分无奈,也透着宠溺,"这事怪我,当初就是茜茜,看到《真爱至上》里她的戏份不多,就缠着我非要我给她量身打造一部大女主戏。没办法,谁让我是她哥呢?只能绞尽脑汁写了这部《超体》。我这个当哥哥的,总觉得亏欠她,就想补偿一下,给她弄个又爽又酷的本子。我考虑这部片子视觉效果要求高,故事也比较国际化,打算尝试全球发行。"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抛出了解决方案:"各位前辈,我知道一下子启动两个项目,又几乎全用了北电的人,外面都说我不懂规矩,吃独食。这样,为了表示诚意,《超体》这个项目,我愿意放开部分投资份额。各位如果有兴趣,都可以参与进来,有钱大家一起赚,也省得外面风言风语,说我这小辈不懂事。如何?"

这番连消带打,既解释了缘由,抬出了情谊,又给出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方案,给足了在座众人面子。

陈诚接着说道:"这两部戏,韩总,还有王总,你们两家公司怎么看?可以考虑投一点。"

韩三平和王中磊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实在不敢轻易投资,毕竟陈诚是第一次拍电影,谁也不知道他到底能拍成什么样。万一拍砸了,两家公司都要跟着赔钱。而陈诚显然赔得起——圈内人都知道他资金雄厚。

韩三平直截了当地说:"你小子,我还不知道你打的什么算盘?发行可以交给我们,投资就免谈了。

上次你把剧本拿给我看,我就知道你想拉中影一起投资。我就已经明确的拒绝了,也告诉你了,中影的存在的意义不是说到处去投资电影要赚多少钱,而是要扶持你们这些民营企业起来跟国外的电影公司去竞争,我上次也明确了,拒绝了投资这个事宜。"

陈诚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不是还是想拉你们中影这个大旗倒在前面嘛?你看一下这次事情闹出来,搞得别人都说我是让北电吃独食,别人一点手都插不进来,特别是香港那边的人,更他妈的说的我是一无是处,我现在都懒得搭理他们了。"

"作为朋友,我就直说了。"韩三平推心置腹,"作为你的前辈呢,我实话实说哈,你这样的做法确实有点妥当,会让人觉得你是在破坏团结,如果你在体制内,你是走不长的,而且呢,你写的剧本是没有问题,这点我也没法可说的哈

你现在还没有拿得出手的电影作品。就算我投了,成功了别人会说我有眼光,可要是失败了...小陈啊,我坐在这个位置上,也很难办。"

陈诚一时有些发愣。前世他听说韩三平是个很有魄力的董事长,发掘了不少人才,但现在看来,似乎还要等到2006年宁浩出现才行。如今才2003年,确实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