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劲松和王红卫两位老师对《情满四合院》剧本不吝溢美之词的评价,如同给陈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他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一分。剧本是基石,但要将文字转化为鲜活的影像,导演是灵魂,演员是血肉,缺一不可。
几天后,陈诚再次将两位老师请到一起,在王劲松的办公室开了一个小型的“项目研讨会”。议题明确:确定导演人选和主要演员。
陈诚开门见山,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王老师,王导,剧本承蒙两位肯定,我心里踏实了。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找一位能精准把握这部剧气质的导演。我的想法是……”
他话未说完,王劲松就带着些许讶异打断了他:“听你这意思,你没打算自己执导?” 旁边的王红卫也抬了抬眼皮,目光中带着一丝探究。他们都见识过陈诚在导演系旁听的专注,也知道他具备超越年龄的视野和想法,本以为这个他倾注如此心血的本子,他会亲自上阵。
陈诚闻言,连忙摆手,态度诚恳而清醒:“两位老师太看得起我了。我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写剧本,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琢磨就行。但执导一部几十集的电视剧,尤其是《情满四合院》这样人物众多、年代感要求极强的戏,需要的是极其丰富的现场调度经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一个时代的精准复刻。这绝非我一个表演系大一学生能驾驭的。我不能拿这么好的本子冒险,必须找一位功力深厚的成熟导演。”
他这番清醒的自我认知,让王劲松和王红卫对视一眼,眼中都流露出赞许。年少成名而不自矜,懂得敬畏专业,这份心性难得。
“那你有人选了吗?”王红卫直接问道。
“有。”陈诚肯定地点点头,说出了他深思熟虑的名字,“我觉得,刘家成 导演非常合适。”
“刘家成?”王劲松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他确实擅长现实主义题材,对市井生活、百姓情感的把握很精准,作品像《手心手背》、《幸福街》都很有生活气息。风格上,倒是很契合。”
王红卫也表示认可:“刘导叙事稳健,尤其擅长调教演员,能让演员在生活化的表演中迸发出戏剧张力。找他来拍,剧本里的这些人物,肯定能立得住。” 他顿了顿,看向陈诚,“而且,我听说他最近正好有档期。需要我帮你牵个线吗?”
陈诚大喜过望:“那太好了!麻烦王导了!” 有王红卫这层关系引荐,事情会顺利很多。
“至于演员,”陈诚继续汇报,“男主角何雨柱,我还是坚持认为何冰老师是不二人选。女主角秦淮茹,郝蕾老师无论从演技、气质还是观众缘,都是顶级选择。”
这一次,王劲松和王红卫都没有再提出异议。在研读完剧本后,他们不得不承认,陈诚的眼光毒辣到令人惊叹。何冰那种“混不吝”底色的善良、郝蕾那份美丽与坚韧并存的特质,仿佛就是为这两个角色量身定做。
“行,何冰和郝蕾这边,我们也可以帮着递个话,探探口风。”王劲松主动揽下任务。以他在圈内的人脉和威望,出面联系演员,分量自然不同。
事情进展得出乎意料的顺利。有王劲松和王红卫两位业界大拿的背书和引荐,导演刘家成在拿到剧本后,几乎是连夜读完,第二天就主动联系了陈诚,语气中充满了兴奋与迫不及待:“陈诚是吧?本子我看了,太好了! 这种扎根本土、充满烟火气的故事,现在太少了!这个导演,我接了!我们尽快见面详谈!”
另一边,何冰和郝蕾在接到剧本和邀约后,反应也是出奇的一致。起初听到是一个大一学生写的本子,还心存疑虑,但一旦翻开,就被其中鲜活的人物和扎实的台词深深吸引。
何冰拿着厚厚的剧本,在自己家里来回踱步,对着经纪人又是感慨又是兴奋:“嘿!这‘傻柱’,写得真他娘是个人才!看着愣,心里门儿清,重情重义,还有点小狡猾……这角色,有嚼头!接了!必须接!” 他那张惯常演正剧、带着几分严肃的脸上,竟因为一个尚未谋面的角色,露出了跃跃欲试的笑容。
郝蕾则是在看完秦淮茹的戏份后,沉默良久。这个女人的挣扎、牺牲、无奈与那份深藏心底的倔强,深深打动了她。她几乎能瞬间捕捉到这个人物的灵魂。没有太多犹豫,她也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主要班底初步敲定,陈诚心中大石落下一半。他立刻安排,在南城一家颇有老北京风味的“丰泽园”饭庄,设宴邀请即将合作的导演和主演们提前见面,沟通感情,也聊聊剧本。
当晚,丰泽园的雅间里,气氛热烈。导演刘家成、男主角何冰、女主角郝蕾,以及陈诚和他的三位室友作陪,济济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