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小艾已经快到预产期了,再有两个月就要生,祁同伟无论如何也不肯让她奔波。
钟声和钟妈妈也完全支持女婿的决定——一家人来回折腾,实在没必要。
许正阳也没回中原,就留在这里陪着他们过年。
杨建华也一样,把父母送上车后,干脆就直接住进了祁同伟家。
钟小艾看了看杨建华,又瞄了眼许正阳,忽然笑了:
“你们俩我越看越顺眼,要不,试着往一块儿处一处?”
她语气轻松:“同事之间结成夫妻的不少,毕竟天天在一起,彼此知根知底,比外人强多了。
我看你们俩品性都不错,这才提一句。”
话音刚落,许正阳却悄悄伸出手,握住了身边人的手——正是杨建华的。
他笑着回应:“艾姐,其实我们早就在一起了。”
钟小艾一下子愣住:“啊?哎?……”
高小琴和高小凤两个小姑娘立刻捂住嘴,眼睛睁得像铜铃:
“正阳叔叔牵着建华阿姨的手诶!”
杨建华咧嘴一笑:“以前怕影响工作,就没说嘛。”
钟小艾好奇追问:“你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杨建华挠了挠头:“我家爸妈搭的桥。”
“正阳一个人在城里,我家又离得近,我爸妈总喊他来吃饭。
来得多了,自然就熟了。”
“后来家里修水管、搬家具这些事,也都叫他帮忙。
他做事靠谱,从不推脱。”
“时间久了,心意也就到了。”
这时祁同伟刚好打完电话回来,一听这话便插嘴:
“这事儿我懂,太懂了。”
钟小艾纳闷:“师兄,你懂啥?”
祁同伟笑道:“姜老师那个相声《虎口脱险》里说的——每到周末,有对象的全往对方家里跑,不是修灯泡就是通下水道,图个踏实呗!”
“这不是咱们帝都的老传统么?”
钟小艾斜他一眼:“这哪是帝都的事,全国都这样吧?”
祁同伟刚想反驳,手机又响了,只得无奈地走出去接。
今天电话格外多。
他一趟趟进出,饭都没吃安稳。
没办法,找他的人太多了——下属企业的负责人、战略部的骨干、还有合作方的高管,一个都不能怠慢。
杨建华看得有些心疼:“伟哥非得一直接吗?”
钟小艾却很从容:“一年就这么一回,过了九点他就关机了。”
杨建华惊讶:“九点就断联?”
钟小艾解释:“想早点拜年的人,天刚亮就打了;拖到最后才打的,多半是应付差事。
那种人,爱打不打。”
许正阳接过话:“伟哥平时手机都交给我管,唯独这几天亲自拿着。”
杨建华听了忍不住笑。
钟小艾眨眨眼,打趣问:“那你呢?就在她家吃吃饭、干干活,就成了?”
杨建华乐了:“不然还能咋样?”
“你要了解他,就知道他根本不会主动搭理陌生人。
在他那儿白吃半年饭、干半年活,没点心思能行?”
“我心里也有数,我爸妈也喜欢他,顺理成章就在一起了。”
许正阳认真点头:“她说得没错。”
钟小艾心里嘀咕:该不会是误会促成的姻缘吧?
以她对许正阳的了解,这家伙去杨建国家干活,说不定最初真是为了不欠人情、不吃白食……
但不管怎么说,两人能走到一起,是件好事。
一个是祁同伟身边的保镖兼秘书,一个是自己身边的贴身护卫兼助理,平日里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机会谈恋爱?
如今彼此相知相守,再合适不过。
晚上九点一到,祁同伟果断关机。
他掏出四个红包,分别塞给了许正阳、杨建华,还有高小琴和高小凤。
钟小艾见状,也笑着跟上,一人又发了一个。
许正阳接过红包还有些意外:“我也有份?”
祁同伟指了指杨建华:“按南粤的规矩,没领证的都算‘未婚’,逢年过节就得给压岁钱。”
“你们还没办酒,收着吧。”
许正阳还真就收下了,随后从怀里摸出两个红封,分别递给了高小琴和高小凤。
钟小艾轻轻揉了揉两个小姑娘的发丝,柔声道:
“今儿是节上,谁给红包都先拿着,但记得回头跟我说一声。”
俩丫头乖巧地点头应下。
杨建华也笑着掏出一对厚实的红包——这在南粤可不常见,那边过年能给个五块十块的压岁钱,已经算是亲厚人家了。
高小琴和高小凤乐呵呵接过,甜甜地道谢,声音像蜜糖化开似的。
杨建华看着她们俩,心里不禁感慨:要不是遇上了祁同伟,这两个女孩的日子指不定得多艰难。
哪还能像现在这样,活得体面又舒展,像被人捧在手心里养大的闺女?
在他眼里,这姐妹俩如今真是被照顾得妥帖极了——吃穿不愁,心情敞亮,身子骨养得好,容貌气质更是出挑,举手投足间都有股说不出的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