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不然还能咋样?(1 / 2)

祁同伟顿了顿,又道:

“华东六省一市属于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先进的区域,在东大这片区域,我们正尝试打造一个示范样本……”

“其实,真正最容易推进‘信息高速网络’建设的,并不是我们,而是阿美。”

嗯?

两位领导的脸色瞬间凝重起来。

祁同伟语气平静,目光坚定:

“阿美的产业体系最成熟,资金雄厚,技术储备也足,完全有能力率先铺开这张网。”

“我敢肯定,他们迟早会意识到信息网络在未来战略中的关键地位。”

“一旦意识到,必然会集中力量投入资源,全力推动。”

赵立春当即表态:“同伟,这份材料不用提交给华东论坛了——就当是你给我准备的明年全省工作的核心思路。”

祁同伟微微颔首:“我清楚了。”

钱丰在一旁补充道,语气温和却充满支持:“小祁啊,你大胆往前走,后面的事,有我们顶着。”

祁同伟笑了笑,点头应下。

于是,就在新年的第一天,赵立春正式宣布:汉东省将全面启动“信息高速网络”建设计划。

不是征求意见,也不是试点探讨,而是直接落地实施。

消息一出,震动不小。

松江知府第一时间拿到文件,反复研读之后,立即下令:松江必须紧跟步伐,迅速跟进。

短短时间内,凡是具备条件的城市,纷纷启动相关项目。

这一年年底,祁同伟和赵瑞龙几乎连轴转,忙得脚不沾地。

丰收集团规模庞大,再像去年那样集中在二王村操场发奖金,已经不可能实现。

只能分散到各个城市总部进行。

Abc银行、宇宙行都被调动起来,人手紧张到极限。

无论是丰收集团本身,还是祁同伟名下的其他企业,既是纳税主力,也是金融机构眼中的顶级客户。

比如在姑苏的生产基地,宇宙行甚至抽调了一个分行和两个支行的全部现金人员现场支援。

现钞数量太大,连续烧坏了十二台点钞机。

今年虽然没有去年那种奔驰轿车作为奖励,但头奖依旧重磅——一汽出品的家用轿车,整整二十辆,轰动一时!

各地情况大体相似。

在手机制造厂,凡是在岗半年以上的员工,都拿到了年终红包,多数是两千起步。

几位提出优化流程、提升效率的工人,更是拿到了上万元的特别奖励。

工厂一直运转到腊月二十二才正式停工。

返乡的员工,一律由公司安排大巴统一接送——或送至各县城区,或直达火车站。

这件事薛向阳亲自过问,毫不含糊。

自己的员工,一个都不能落下!

二王村的年庆照旧热闹,只是地点换了——改到了大学操场,因为别的地方根本容纳不下这么多人。

万响鞭炮齐鸣,震耳欲聋。

不过庆典的第一天,并非直接发钱,而是先发钥匙——新房分配正式开始。

工人们满脸喜气,能在过年之前住进新楼房,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的呢?

丰收集团盖的宿舍楼,基本都是三室一厅,少数为两室一厅。

人们对住房的渴望从未改变。

有了宽敞的房子,就能把家人接到身边团聚。

从幼儿园到大学,从诊所到医院,全都在家门口解决,生活还能更便利吗?

一天之内,房屋分配完毕。

第二天,便是劳动模范们披红戴花,喜提新车、新手机的高光时刻。

二等奖略逊一筹,是一整套家电。

三等奖则是红包加一部新款手机。

每年这个时候,二王村都像过节中的节日,沸腾不已。

其实丰收集团人人有奖,但能戴上大红花走上台接受表彰的,终究是极少数。

可别小看这份荣誉。

它不只是意味着数倍年薪的奖金,更附带诸多隐性福利:子女入学免费、家属看病优先、内部晋升加分……

既体面,又实在。

没评上的工人,鼓掌鼓得手掌通红,心里暗暗发誓:明年一定要拼上去!

红旗飘扬,人群如海,笑声不断。

辛苦了一整年,这一刻,才是真正收获的季节。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还没完!

第二天,年货发放继续。

山珍海味、米面粮油,按车间逐一发放。

当然,也可以选择折现,每户五十元。

可谁会选折现呢?

这点钱,连一袋大米都买不回等值的东西。

就连打算回老家的员工,也坚决不换现金。

大家要的是那份实实在在的年味,和被记住的归属感。

带这么多东西,顶多就是路上麻烦些罢了,可一想到带回家里那份热闹劲儿,那都是值得的。

今年春节,祁同伟没在帝都过,而是回到了二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