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 > 第196章 “奢侈”背后,竟是这般运作方式

第196章 “奢侈”背后,竟是这般运作方式(2 / 2)

“都是手工做的,没法量产,难道不算?”

祁同伟轻轻一笑,摇了摇头:

“不算。”

两位姐姐顿时愣住,脸上露出不信:

“怎么会不算?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祁同伟嘴角微扬,反问一句:

“你们知道这些牌子是怎么起来的吗?”

一旁的钟小艾和赵瑞龙对视一眼,心里咯噔一下——他们太了解祁同伟说话的路子了,估摸着他接下来要揭老底,怕是要让这两位嫂子下不来台。

可那两位姐姐还一脸期待地看着他:

“你说说看,我们听着呢。”

祁同伟正色道:

“那些什么驴、马、狗打头的牌子,还有那些贵得离谱的家具,最早压根儿就跟‘奢侈’不沾边。”

“在没工业化那会儿,欧洲满街都是这类小作坊。”

“打个比方,就像咱们东大以前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纺车。”

“每个镇、每条街都能找到这种铺子。”

“做出的东西也就那么回事,谈不上多精良。”

“你要是真买过就知道,这些所谓高端包,根本不经用。”

“论结实程度,还不如流水线生产的便宜货。”

“听起来荒唐,可事实就是如此。”

“要说设计有点讲究,那确实,但那份价值撑不起天价。”

他顿了顿,看着两人:

“所以问题来了——”

“为什么一堆没啥实际价值的东西,最后成了身份象征?”

两位姐姐齐声追问:

“是啊,到底为啥?”

祁同伟耸耸肩:

“因为一开始,这些东西压根儿就不是拿来卖钱的。”

众人一怔。

连赵立春都抬起了眼。

“奇怪吧?”

“既然不为赚钱,怎么后来反倒成了大品牌?”

“其实源头不在商业,而在黑账。”

“西西里那边有些特别活跃的社会团体,过去出名,现在更出名,影子都伸到全世界去了。”

“像《教父》拍的那样,他们躲警察有一套,可再能躲,也得花钱、得周转资金。”

“来路不明的钱怎么集中起来不被查?得有个巧妙的办法。”

“于是有人想到一招——开铺子。”

“前面说了,那种手工小铺在当年遍地都是,不扎眼。”

“这些人就把一个普通帽子或包包标出吓死人的高价。”

“东西质量一般,正常人不会买。”

“但组织内部的人会买——花大价钱把黑钱变成‘货款’,钱就这么洗干净了。”

“说白了,最早的奢侈品公司,其实是洗钱通道。”

赵瑞龙的大姐听得睁大眼睛:

“后来呢?然后怎么样了?”

“什么特别之处?”

祁同伟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调侃:

“一开始啊,大伙儿看到这家店里东西标价那么高,心里都嘀咕——这店主怕不是脑子有问题?这么卖法,迟早关门大吉。”

“可怪就怪在,十几年下来,人家不仅没倒,生意还稳得很。”

“外头人不明就里,就开始琢磨了。”

“敢定这么高的价,莫非这些东西真值这个数?”

“这些店天生有个门槛——普通老百姓一看价格就退了,直接筛掉一大片。”

“剩下的呢?全是闲得发慌、手里有钱的主儿,还真有愿意掏钱买的。”

“老板一看,哟,居然还真有人买单?”

“日子久了,名气慢慢攒起来了,牌子也就立住了,成了真正拿得出手的招牌货。”

“现在那些名牌包的路子,打的就是这么个底子。”

全场一片寂静,几乎能听见众人倒吸冷气的声音。

赵瑞龙的大姐嘴角抽了抽,勉强扯出个笑:

“同伟,你别逗我们了吧?”

祁同伟摊了摊手:

“我也想瞎编几句轻松一下,可我说的句句属实。”

“实话讲,这种包要是想完全照着原样复刻,其实很难。”

赵瑞龙大姐眼睛忽然亮了:

“那不就是奢侈品?”

祁同伟不急不忙地给钟小艾母女三人夹了菜,这才慢悠悠开口:

“难不在样式,也不在皮料这些表面功夫。”

“欧洲那些包,比起咱们东大丝绸的绣工精细程度,差远了。”

“真正的难点是——一旦走量产路线,工厂做出来的包,质量反而比专柜卖的还要好。”

“一眼就能看出来不一样。”

赵瑞龙大姐愣住了:

“你是说……名牌店卖的包,还没你们做的结实?”

祁同伟轻轻点头。

“真正值钱的包,材料得顶级,手工得讲究,设计要新潮,耐用性也不能差。”

“……就像之前我送给龙哥的那个。”

赵瑞龙立刻从怀里掏出他的手包,脸上写满得意,往腋下一夹:

“我只要这么一拎一走,气场立马就不一样了。

谁见了都知道,这是个有身份的人物!”

“伟哥亲手做的这包真是绝了,用了一年,一点没坏。”

“好多朋友看见都问我在哪买的?”

“我能说这是我大哥亲自给我定制的?”

祁同伟这一番话,像一盆冷水,浇得赵瑞龙母亲和两个姐姐心头直发凉。

女人对贵重物件向来敏感。

两位姐姐平日里就爱这些精致玩意儿,喜爱也是真心实意。

可万万没想到,那些她们曾仰望的“奢侈”背后,竟是这般运作方式。

心中的幻想碎了一地,哪还能高兴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