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 > 第136章 这种事,他可不干!

第136章 这种事,他可不干!(1 / 2)

钱丰拎着汽水回来,略显无奈地说:

“我这个人吧,挺喜欢小孩的,想着跟孩子们分享一下快乐,结果倒被误会了。”

赵立春好奇地问:“怎么回事?”

今天是钱丰第一次到访,赵立春一直没怎么插话,把主角让给了他。

钱丰笑着解释:“这几个小家伙啊,只认橘子味的汽水。”

众人一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钱丰喝了口苹果味汽水,咂了咂嘴:“这苹果味儿还挺浓的,孩子们怎么就不喜欢呢?”

他转头问祁同伟:“小祁同志,这些汽水是你们生产的吗?”

祁同伟摇头:“谈不上是产品,这是给二王村和丰收集团员工的福利,不对外卖。”

“我们这边的工作人员,每天有三瓶汽水或者五根冰棍的配额。”

“一个人肯定吃不了那么多。”

“也不限制他们带回家给家人用,只要不拿出去卖就行。”

“大人小孩都爱喝,尤其夏天,解渴又实惠。”

“小孩子嘛,嘴挑,就认一个口味。”

钱丰好奇地问:“为什么不对外卖呢?”

祁同伟坦率地说:“这种汽水工艺简单,随便哪家厂子都能做。”

“我们做这个主要是服务内部员工,暂时没打算商业化。”

“以后我们要重点发展果蔬类饮品,汽水就不考虑市场了。”

钱丰点头表示理解。

老支书张国友感慨地说:“谁能想到,短短一年时间变化这么大?简直像做梦一样。”

“一年前,全村上下,谁见过汽水?”

“一年后,村里的娃娃喝汽水还挑口味。”

“一年前,吃饭都舍不得放油,一年后,每天必须吃一个鸡蛋,不吃还不行,还要罚款。”

钱丰惊讶:“不吃鸡蛋还要罚?”

张国友郑重地点头:“对,要罚!”

“最开始是罚三块钱,现在罚五十!”

“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得按规矩来。”

“不过,村里没人真交过罚款——”

“政府免费给你鸡蛋吃,给你牛奶羊奶喝,这种好事去哪儿找?”

“我们二王村三百四十三户人家,全都打心底拥护政府的领导!”

钱丰听得出来,张国友说的是实话,之前孩子讲的也是真的。

他心情轻松了许多,看祁同伟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满意。

难怪上头那些领导一提到祁同伟,都是一致称赞。

能把工作做到这么细致的基层干部,谁不喜欢?

钱丰笑着问:“示范区已经挂牌了,你们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祁同伟笑着问易学习:“学习同志,你来讲还是我来讲?”

易学习大方地说:“咱俩分工明确,具体计划你来负责,你来说吧。”

祁同伟点点头,说:“目前示范区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发展不均衡。”

“二王村和小桥镇去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做工作,经济基础比别的地方要好一些。”

“总体来看,农业现代化我们还没完全实现。”

“我们下一步的重点,是推动全区除小桥镇外的其他乡镇完成农业供销协议的签署,首先实现农业全流程或主要环节的机械化操作。”

“这样一来,就能让大多数农民摆脱单一作物种植带来的重复劳动,引导他们根据当地条件,改种高价值的经济作物,或深入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技术。”

钱丰忍不住问:“机械化操作具体指的是什么?”

祁同伟解释说:“就是我们日常接触到的耕种、育苗、施肥、田间管理、收割等等,这些环节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由机械来完成。”

钱丰来了兴致:“这个目标能实现吗?”

祁同伟笑了笑:“当然可以!”

“老支书,你给大家讲讲咱们村是怎么做的。”

张国友立刻接话:“我们村就是个典型例子。”

“因为村里有农机厂,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厂里做工。”

“有的人家还不止一个两个。”

“留在村里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孩子。”

“那农忙时怎么办?”

“最初的时候,厂里还专门放农忙假,让工人回去帮忙。”

“后来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开始推广科学种植。”

“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

“根本不需要人工。”

“人手不够没关系,花点钱租台机器,原本五六个人干一天的活,机器一个小时就搞定了!”

“有时候甚至一个小时都不到。”

“节省下来的时间可太宝贵了。”

“灌溉也方便,有抽水机,不用再跑老远去水库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