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一辈子都不会忘记(1 / 2)

钟卫国好奇地问:“同伟,那辆车要是量产上市,得卖多少钱?”

祁同伟想了想:“大概一百万左右吧。”

钟卫国一脸疑惑:“我记得你说过,国内生产的是基础版本?”

祁同伟点点头:“没错。”

钟卫国有些不满:“基础版本也这么贵?”

祁同伟叹了口气:“谁让咱们的工业基础还不够呢?”

“等生产走上正轨三个月后,工业品成本能降三分之一。”

“产量越大,成本降得越多。”

“但受限于当前的工业水平,虎头奔的价格降不下来。”

“至于我给小艾做的那辆,那是顶配的……这么说你可能没概念,要不要我也给你做一辆?”

钟卫国连忙摆手:“算了算了,连我父亲都不敢要你的车,我哪敢跟你比?”

钟声问道:“那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祁同伟认真地说:“接下来我要解决农业全过程的机械化问题。”

“全过程?”

钟声有些疑惑。

祁同伟解释道:“现代化农业其实已经不需要那么多人力了。”

“真正意义在于,把人从土地里解放出来,去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

“从播种、施肥、除草到收割,这一整套流程都可以靠机械完成。”

“当然,有些环节还是得靠人工。”

“比如油菜籽的收割,成熟时间不统一,如果全靠机器,会造成很大的损耗。”

“我做过模型测算,发现如果全部机械化收割,损耗率会达到一成左右。”

“这个损失我们承受不起。”

“像油菜这种作物,还是要人工采摘为主。”

“而小麦、玉米、稻谷这些,基本上可以实现机械化收割。”

“不过,像水稻种植,现阶段还是人工更合适,也许以后科技更进步了,会有更高效的方式。”

钟声一听,就知道祁同伟是真正研究透了,不是随便说说。

他曾经务过农,提出一个关键问题:“施肥这一步,你们怎么实现机械化?”

祁同伟耐心解释:“有两个方案,一种是半机械化,借助小型辅助设备完成。”

“另一种是完全机械化的,用小型飞机或者无人机进行施肥。”

钟声眼睛一亮:“你还真敢想!”

祁同伟神情认真地说:“正是因为祖先们敢于思考、勇于行动,才能在面对自然灾难与人为祸患时存活下来,并逐渐繁荣壮大。”

钟声轻轻点头:“这话很有道理。”

祁同伟继续说道:“农业机械化是一方面,这次回去,我们还有一件大事要做——夏收结束后,我们要集中力量开展水利建设。”

“就算是现代农业,也还是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所以水利设施是必须的。”

“干旱时能灌溉,洪涝时能排水,这就是古人的智慧。”

“我们这些后人,是不是也该继承下去?”

为什么人们总说大汉王朝强大?强大就强大在它以当时有限的人口,修建了延续两千年的水利工程,一代代造福百姓。这背后所体现的组织动员能力,想想就令人敬畏不已。

钟声对祁同伟愈发欣赏,转头对钟妈妈和钟卫国摆了摆手:“咱们回吧,别打扰人家小夫妻了。”

婚宴结束后,小夫妻俩第二天就告别了家人,飞回了二王村。

没办法,赵瑞龙不在,村里一堆事务等着他们处理。

一见面,易学习就急匆匆地说:“你们可总算回来了,再不回来,我都想去市正府要人了。”

“你们这个集团的事情实在太多,虽然有人分担,但我还是忙得脚不沾地。”

“真怕辜负了你们的信任。”

祁同伟和钟小艾交换了一下眼神,立刻明白易学习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

现代企业管理强调的是职责清晰、权责分明,不能出现一人多职或权责不清的情况。否则不但效率低下,还会导致推诿扯皮。

更重要的是,什么事情都亲自上阵,迟早会累垮。

易学习显然犯了这个错误。

但人家是来帮忙的,这些批评的话自然不能说出口。

祁同伟笑着说道:“学习同志,你也该回去准备准备了,搬新家的事可不能拖。”

易学习一愣:“搬新家?”

“谁要搬?”

祁同伟笑道:“咱们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很快就要批下来了,你还不赶紧准备一下?”

易学习一边高兴,一边有些困惑:

“示范区不是落在你们二王村吗?跟我流水县有什么关系?”

穿着一身红衣的钟小艾笑盈盈地答道:“我们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覆盖整个流水县。”

“学习同志,你马上就要升任区长啦!”

易学习一时没反应过来:“啊?!”

祁同伟笑着说:“别啊了,快回去做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