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 > 第112章 你放心,不会亏待他们

第112章 你放心,不会亏待他们(1 / 2)

祁同伟若有所思,然后问钟卫国:“大哥,你们单位每年退伍或者转业的战士一般都怎么安排的?”

“人数多不多?”

钟卫国实话实说:“多,每年都有不少。”

“怎么,你这边有用人需求?”

“要是你能帮忙安排一部分,我倒是很感激。”

祁同伟笑着问:“每年退伍的人大概有多少?”

钟卫国爽快地说:“你需要多少,我就能给你安排多少。”

“小艾的性格我很清楚,她做事大方,不会亏待人。”

“你能被老爷子看重,人品肯定也靠得住。”

“说吧,你要多少?”

祁同伟没有直接回答钟卫国,而是转向钟声问道:“岳父大人,我可以全部接收大哥部队退伍的人员吗?”

钟卫国一脸疑惑?

全部?

你认真的?

钟声摆摆手:“不行。”

“卫国的单位性质特殊,就算是一般的单位,也不可能让你把退伍的都接收走。”

“别人心里也不踏实。”

祁同伟想想也是这么回事。

钟卫国睁大了眼睛,终于听懂了,原来妹夫真的有实力安置这些退伍人员,连忙给祁同伟递上一杯茶:“妹夫,也不用全都要,有些地方你想要接收,人家还不愿意放人呢!”

祁同伟当然明白这个道理。经济条件好的地方,根本不会在乎这些退伍兵的安置问题,他们有足够的岗位。

真正困难的是像流水县这样的地方。

那些贫困县,岗位少得可怜,退伍人员很难安排工作,这才是祁同伟最想帮忙解决的。

东大的军队是真正的锻炼场,不管什么样的人,只要在部队待上几年,出来后都是顶天立地的硬汉。

祁同伟当即对钟卫国说:“我们集团今年要大扩张,需要大量安保人员。”

“大哥能不能帮着安排一些?”

之前管春秋推荐了不少退伍兵,但数量还是太少了。

丰收集团在快速发展,单是流水县就至少需要四百名安保人员,管春秋介绍的那点人,远远不够。

但也没办法。

虽说管春秋是战斗英雄,但他是基层出身,不然退伍之后也不会从靠水村跑到二王村来工作。

钟卫国拍着胸脯说道:“同伟,你想要多少,我就给你安排多少。”

祁同伟笑道:“那就太好了。”

“先来个两三千人吧。”

钟卫国随口应道:“两三千人好……你说多少?”

祁同伟淡定地说:“两三千人。”

“后面可能还会有一些,但不会那么多。”

钟卫国有点紧张地说:“同伟,你可不能做违法的事啊!”

“两三千人……这可是一支不小的队伍啊。”

祁同伟轻轻皱眉:“我们集团的业务范围广,各个地方都需要人。”

“你也知道现在国内的情况,路上有地痞、车站有混混、市场上有恶霸、菜场也有地头蛇。”

“我们要保证基层员工的人身安全。”

“所以,安保工作是必须的。”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大量安保力量。”

钟卫国喃喃地说:“可也不至于要这么多人吧。”

祁同伟掰着指头算:“一个市配十个安保人员,应该够了吧?”

钟卫国略显犹豫:“一个市十个人,会不会有点紧张?”

祁同伟摊了摊手:“说实在的,一个分部十个人确实不多,但也差不了多少。”

“要不加到二十人,你看行不行?”

钟卫国点点头:“行,没问题。”

祁同伟接着说:“汉东省一共十三个市,这样算下来就得两百六十人。”

“但从实际运作来看,这人数还得翻一番。”

“我跟你说啊,我们集团的业务面铺得挺广的。”

“我们不是搞推销的,主要是在各个乡镇设点,然后安排人员驻村办公。”

“通常一个村子配备一两个人就够了。”

“到了县级层面,大概需要安排二十人左右。”

“要是当地建了仓储中心,安保人数就得再翻一倍,甚至两倍。”

钟卫国忍不住感慨:“同伟,你这摊子铺得可真不小。”

“可即便这样,你们在汉东也不至于需要两千人吧?”

祁同伟笑了笑:“大哥,我们可不只是做汉东这一块,说实话,今年我们计划覆盖华东六个省加一个直辖市。”

钟卫国差点从座位上跳起来:“什么?”

“华东六省一市?”

他狐疑地看着祁同伟:“我听父亲说,你们是做农业相关的?”

“能有这么大的规模吗?”

钟声沉下脸来:“你这是看不起农业?”

钟卫国赶紧辩解:“我哪敢看不起农业?”

“没农业咱们早就饿肚子了。”

“只是……这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农业真需要这么多人吗?工业才更吃人手吧?”

“现代化农业不是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吗?”

祁同伟笑了笑:“现代农业确实比传统农业节省了大量人力。”

“但一旦细分下来,我们还是需要很多工作人员。”

“比如说依托农业发展的畜牧业。”

“单纯种点经济作物,最多就是个高端原材料基地,只有经过深加工,才能掌握高附加值的产品。”

“我们做的是整个产业链。”

“说实在的,今年我们要招的人不少,真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