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提篮桥进修?(1 / 2)

祁同伟一边回忆一边解释:

“只是没想到,这如意算盘只响了一半。”

“欧罗巴那边三个国家,背后有煤钢共同体支撑,影响不大,真正的受害者反而是冈本。”

“冈本的货币对美元一路上涨,很快进入泡沫阶段。”

“最疯狂的时候,东京一间老房子都能值上百万美元。”

“冈本也开始四处投资,大肆宣扬要买下阿美。”

赵立春听了直摇头:

“这是自己找死!”

祁同伟笑着继续:

“我现在要做的事,就是在冈本身上捅一刀——他们的央行已经开始意识到泡沫的严重性,整个经济已经停滞。”

“虽然还没陷入衰退,但冈本的经济学家确实有两把刷子。”

“可我这刀,非捅不可。”

“趁他病,要他命,不然我心里不踏实。”

赵立春倒是没关心这些细节,只问:

“按你估计,能赚多少?”

祁同伟摊了摊手:

“没有千百倍的收益,也对不起我这些年受过的教育。”

赵立春有些惊讶:

“你有把握吗?”

祁同伟仍是那副笑容:

“这笔钱本来就是意外之财,赚不到也无所谓,不影响我接下来的布局。”

赵立春眼神一动:

“你要动用多少资金?”

祁同伟依旧从容:

“两亿或者三亿美金……还得看谈判最后的结果。”

赵立春一惊:

“什么?你要全押进去?”

祁同伟郑重地点头:

“当然,只有压上重注,才能真正伤到冈本,别忘了,它可是有万万亿Gdp的经济体。”

赵立春一时语塞,过了好一会儿才摇头感叹:

“你这步棋,太冒险了。”

祁同伟语气坚定:

“但我年轻,失败一次也不怕。

只要还有机会,我就有翻本的可能。”

“正因为我没有退路,所以才敢放手一搏。”

“我心里有数,能算清楚。”

赵立春久久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

“真羡慕你们年轻人啊!”

望着祁同伟那股朝气蓬勃的劲头,赵大人心里有些恍惚,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祁同伟一回到二王村,就把这些纷繁复杂的事抛在脑后。

重生之后,他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

只有踏踏实实把握当下,才能谈得上憧憬未来。

未来,不过是由一个个今天积累而成的。

现在都做不好,还谈什么美好的明天?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归根结底,人生其实没有所谓的未来,只有眼前的这一刻。

没过几天,祁同伟接到了阿廖沙打来的电话。

电话那头,他激动地说:

“亲爱的伟哥,莫慈格那边对我的表现非常满意,我已经正式调过去了。”

“等下次见面,我一定带莫慈格的特色礼物给你。”

祁同伟为他送上了祝福。

他心里早有打算,要把阿廖沙这条人脉好好维系下去。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这条线将为他带来持续不断的收益。

很快,赵立春通知他,学生代表的名额已经批下来了,他需要准备出发参加大会。

夫妻俩商量了一阵,最后决定不坐火车,直接坐飞机去。

开介绍信对他们来说不是难事,很快就办妥了。

可还没等他们出门,赵瑞龙就急匆匆地跑来了。

他一进门就兴奋地大喊,最后还是把两人拉进屋里说话。

赵瑞龙压不住激动,脱口而出:

“伟哥,发了!你发财了!”

“咱们和俾斯麦的谈判敲定了,你的分成是三亿美元!整整三亿!”

祁同伟却皱起了眉头,对这多出来的一亿并不感到意外高兴:

“怎么会多出一亿来?”

赵瑞龙叹了口气:

“因为咱们目前实力还不够,最终确定,虎头奔的基础款由我们东大生产,但份额不是三分之一,而是四分之一。”

人若势单力薄便容易遭欺,国若孱弱便要挨打。

祁同伟很早便参透了这个道理。

“三亿美元就三亿吧,这种局面也只能认了。”

东大这边的配套产业跟不上,这也是祁同伟一开始就只打算让对方在国内制造三分之一车辆的主要原因。

倘若工业体系完善、技术工人充足,祁同伟恐怕根本不会提出只生产三分之一的要求,而是会希望整车都能在东大完成。

“大龙,你现在去一趟粤东,能调用的资金全部投进去。”

“我要你办的事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