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双影案 > 第20章 烛龙之首

第20章 烛龙之首(2 / 2)

“时机未到。”凌云鹤缓缓道,“英宗在位期间,虽然晚年清算功臣,但朝政还算稳固,皇权集中,裕王即便潜伏下来,也难以找到可乘之机。而宪宗即位后,初期虽然想有作为,但后来沉迷后宫,宠信万贵妃,朝政逐渐被厂卫和外戚把持,官场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尤其是西厂的设立,汪直权重一时,与东厂相互倾轧,特务机构横行,人心惶惶。这样的局面,正是裕王(也就是‘烛龙’首脑)所希望看到的。”

他继续分析道:“而且,这二十年来,‘烛龙’组织一直在暗中发展势力,渗透到朝廷、厂卫、军队甚至江湖各个层面。他们需要时间积蓄力量,培养心腹,收集情报,等待最佳的出击时机。如今,宪宗病重,朝野动荡,东西两厂火并,人心惶惶,正是‘烛龙’组织发动总攻的最好时机。‘双影案’的出现,就是为了制造恐慌,动摇人心,为他们的政变铺平道路。”

裴远恍然大悟,心中的疑团豁然开朗。“这么说来,之前的‘鬼胎案’‘宫心案’‘盐枭案’,都是‘烛龙’组织精心策划的?他们一步步布局,就是为了削弱朝廷的力量,制造混乱,最终实现颠覆政权的目的?”

“正是如此。”凌云鹤点头道,“‘鬼胎案’揭露了黄河赈灾贪腐,动摇了朝廷的公信力;‘宫心案’牵扯到皇室子嗣,引发了后宫与藩王的矛盾;‘盐枭案’则摧毁了朝廷的部分财政来源,还牵扯出白莲教叛乱,消耗了朝廷的兵力。这一系列案件,看似各自独立,实则环环相扣,都是‘烛龙’组织庞大阴谋的一部分。他们就像一只潜伏在暗处的毒蛇,耐心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一旦时机成熟,便会给予致命一击。”

说到这里,凌云鹤的语气变得愈发沉重:“而‘双影案’,就是他们最终的杀招。通过制造‘复制人’的恐慌,让朝野上下相互猜忌,人人自危,破坏朝廷的统治秩序。同时,他们还想从血统和法统上否定宪宗的合法性,暗示当今的朝廷已经被‘妖人’渗透,而裕王作为‘正统’的朱氏血脉,理应顺天应人,取而代之。”

裴远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他万万没有想到,这看似诡异离奇的“双影案”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惊天的阴谋。一场潜伏了二十年的复仇计划,一个遍布朝野的秘密组织,一个意图颠覆皇权的“死而复生”的亲王……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不寒而栗。

“先生,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裴远握紧了腰间的佩剑,眼神坚定,“既然已经知道了‘烛龙’首脑的真实身份,我们是否应该立刻禀报陛下,调兵围剿?”

凌云鹤摇了摇头,神色凝重:“不可。一来,我们目前只有推测和一些间接证据,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裕王还活着,更无法证明他就是‘烛龙’的首脑。贸然禀报,不仅不会被相信,反而可能打草惊蛇,让‘烛龙’组织提前发动政变,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二来,宪宗皇帝病重,宫中局势复杂,万贵妃与厂卫势力盘根错节,我们无法确定宫中哪些人是可信的,哪些人已经被‘烛龙’组织渗透。如果消息泄露,我们不仅会陷入危险,还可能给‘烛龙’组织可乘之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三来,‘烛龙’组织势力庞大,遍布朝野,我们即便调兵围剿,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彻底清除。而且,他们既然敢发动‘双影案’,必然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我们必须谨慎行事,不能贸然出击。”

裴远闻言,不由得有些焦急:“那我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吧?‘双影案’已经引发了巨大的恐慌,再拖下去,局势恐怕会更加失控。”

“放心,我们不会坐以待毙。”凌云鹤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当务之急,是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裕王还活着,并且就是‘烛龙’的首脑。同时,我们要尽快找到‘塑形师’,从他口中套取更多关于‘烛龙’组织的秘密,包括他们的具体部署、政变计划以及核心成员的名单。”

他看向裴远,语气坚定:“你继续追查‘塑形师’的下落,扩大搜索范围,动用你所有的江湖关系,务必将他捉拿归案。我则会继续深挖‘夺门之变’的真相,寻找更多关于裕王假死的证据,同时密切关注宫中局势,与汪直保持联系,试探他的真实意图。”

“另外,”凌云鹤补充道,“我们还要加强自身的防备。‘烛龙’组织既然已经开始行动,必然会视我们为眼中钉、肉中刺,极有可能会对我们采取暗杀等手段。你要挑选一些可靠的人手,加强行辕的守卫,确保我们的安全。”

裴远重重地点了点头:“属下明白!先生放心,我一定会尽快找到‘塑形师’,绝不辜负先生的期望!”

夜色渐深,晚风微凉,吹动着廊下的灯笼,光影摇曳。凌云鹤望着裴远离去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一场关乎大明国运的生死较量,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而他,作为这场较量的核心人物,肩负着查清真相、稳定危局的重任。

他抬手看了看手中的青铜残片,那扭曲的烛龙纹在灯火的映照下,显得愈发诡异。“裕王朱见泽,”他低声喃喃,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二十年的潜伏,二十年的谋划,你的心,究竟藏着多少怨恨与野心?这世间,果然只有人心,比鬼怪更可怖。”

远处的皇宫深处,传来几声梆子响,沉闷而悠长。凌云鹤知道,今夜注定无眠。而接下来的路,将会更加艰难,更加凶险。但他别无选择,只能迎难而上。因为他心中的正义,不允许这样的阴谋得逞;因为他肩上的责任,不允许大明的江山陷入动荡。

他转身回到书房,点亮烛火,将那本泛黄的官员名册摊在桌上,开始仔细翻阅起来。每一个名字,每一段记载,都可能隐藏着关键的线索。他必须在“烛龙”组织发动最终政变之前,找到破解之法,揭开所有的真相。

烛火跳动,映照着他清癯而坚毅的面容。窗外,夜色如墨,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而凌云鹤,就像一盏孤灯,在这无边的黑暗中,坚守着真相与正义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