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哽咽着,断断续续,如同挤牙膏般,说出了压抑在心底最深处的、带着血泪的诉求:
“我……我叫李念……是市一院心内科的护士……”她的声音沙哑破碎,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硬抠出来的,“一周前……我值班……王大爷……他走了……我尽力了,真的尽力抢救了……”泪水再次不受控制地涌出,“可是他们……家属说我用错了药……说我害死了他……医院停了我的职……网上所有人都骂我……我……我还收到……”她颤抖着,无法说出“死亡威胁”那几个字。
“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没有人信我……”她紧紧抓住自己的胸口,那里仿佛堵着一块巨大的石头,“我好难受……每一天,每一分钟……愧疚……像石头一样压着我……我喘不过气……闭上眼睛就是王大爷的样子……还有那些骂我的话……”
她抬起头,泪眼婆娑地望着阿影,眼神里充满了痛苦与一种卑微到尘埃里的乞求:“我听说……这里能实现愿望……需要付出代价……我愿意……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我的记忆,我所有的快乐记忆,都可以拿走!只要……只要能减轻一点点这份愧疚……能让家属知道,我真的没有故意害人……能让他们……哪怕只是一点点……原谅我……让我能从这无尽的折磨里……解脱一点点……一点点就好……”她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变成了喃喃自语,仿佛连她自己都不再相信这世上还存在救赎的可能。
阿影静静地听着李念语无伦次、充满痛苦的倾诉,清冷的目光始终如同最精密的传感器,落在她身上。她没有像寻常安慰者那样,说出“别难过”、“一切都会过去的”或者“我理解你”之类苍白无力、隔靴搔痒的话语。作为星界守护族最后的血脉之一,她对生命体情绪能量的感知远超任何精密仪器,她能直接“看到”缠绕在李念灵魂周围的、那浓稠得几乎化为实质的愧疚能量——它们像沉重的、锈迹斑斑的黑色枷锁,缠绕着她的四肢、脖颈,甚至试图捂住她的口鼻,将她拖入永恒的黑暗。这强烈的负面情绪波动,本身就是一种鲜明的“坐标”,引动了「星筵阁」的规则。
然而,就在这片浓郁的、几乎要将李念整个意识海都染成墨色的“愧疚”黑雾深处,阿影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却如同风中残烛般顽强闪烁着的、截然不同的能量光泽——那是委屈。一种被误解、被冤枉、真相被恶意掩盖后产生的、带着不甘与纯净愤怒的情绪能量。这缕“委屈”如同被厚重淤泥覆盖的珍珠,虽然微弱,被强大的愧疚感所压制,但其本质纯粹,与那主导性的、带着自我攻击性质的“愧疚”格格不入。
这能量指纹清晰地表明,李念的灵魂深处,并不完全认同“自己是导致老人死亡的唯一且直接责任者”这个外界强加给她的结论。她的愧疚,更多是源于未能从死亡手中抢回病人的职业性无力感与自责,以及对无法澄清真相、还自身清白所产生的巨大沮丧和愤怒被压抑后,扭曲而成的自我惩罚。
阿影没有立刻点破这一点。过早的揭示,对于精神状态如此脆弱的李念而言,未必是好事,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混乱。她需要更确切的信息,需要理解这“委屈”背后隐藏的具体因果,更需要……等待店主的指示。这里的规则,最终由林夜界定。
她示意李念稍坐片刻,尽量放松。然后自己则转身,步履无声地走向小厅更深处,那里是能量场更为稳定、也更适合进行跨维度联络的区域。
她再次取出那枚依旧带着一丝深渊硫磺余温、内部纹路若隐若现的星界水晶吊坠,将其托在掌心,闭上双眼,全力凝聚精神,尝试再次联系远在危机四伏的深渊边缘的林夜。这一次,或许是因为李念那强烈而纯粹的“赎罪”诉求,引动了某种无形的因果线,产生了更强大的信号引力;或许是林夜那边恰好暂时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能量间歇期,跨维度通讯的干扰似乎减弱了一丝。
水晶表面泛起一层朦胧的微光,内部仿佛有星云开始缓慢旋转。林夜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依旧夹杂着深渊特有的、如同万千怨魂低语的背景能量杂音,但几个关键的词语和核心意思,却比之前清晰了不少,如同穿透暴风雨的灯塔光束,准确地传递到阿影的意识中:
“…感知到了…强烈的、指向明确的‘赎罪’波动…灵魂频率纯净,但被严重污染…” 林夜的声音带着一种置身险境的冷静与抽离,“…她表层诉求是情绪‘原谅’…但那是表象,是结果,非根源…核心是‘真相’被外力掩盖、扭曲…” 短暂的静电噪音般的干扰,“…火焰果…其蕴含的‘燃尽’法则,针对的正是此类依附于灵魂与因果线上的‘伪饰’与‘污秽’…等我带回…以其为核心,配合净心莲露,可制作‘赎罪汤’…效力并非抹除,而是‘显真’…能点燃被蒙蔽的因果线,如同火焰驱散黑暗,让被刻意隐藏、扭曲的‘事实’,如同火焰下的阴影,无可遁形,清晰呈现于关联者意识之中…”
林夜的指示明确无误,带着他特有的、直指问题本质的洞察力:李念真正的、深层的诉求,并非简单的情绪安抚或代价交换,而是揭示被掩盖的真相。而火焰果,将是撬动这一切、让真相大白的唯一关键“钥匙”。目前,需要的是等待,以及必要的保护。
阿影带着林夜的指示和理解,回到气氛依旧凝沉的小厅。她看到李念依旧捧着那杯已经微凉的“定心茶”,目光却怔怔地、仿佛被某种无形力量牵引着,投向了悬挂在侧面墙壁上的那幅画作——苏晚留下的《逆旅》。
画面上,大片的、浓重得化不开的墨色与扭曲混乱的线条,构成了仿佛没有尽头的幽暗路径与嶙峋怪石,象征着人生旅途中无法回避的迷茫、困顿与看似绝对的绝境。压抑感几乎要冲破画布。然而,在画面最深处,在那仿佛永远无法触及的遥远地平线上,却有一束极其微弱的、仿佛随时都会被周遭黑暗吞噬熄灭的星光,顽强地、固执地穿透了重重阻碍,投下一线熹微却无比坚定、带着冷冽质感的希望之光。那光芒并不温暖,却带着一种洗净铅华、直面本质的纯粹与清澈。
李念仰望着那束“绝境微光”,泪水再次无声地涌出,顺着她苍白憔悴的脸颊滑落。但这泪水,似乎与之前那蕴含着绝望与崩溃的洪流有所不同,其中混合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深刻的共鸣与灵魂被触及后的震颤。那束光,像极了她现在身处的、看不到出口的绝境;也像极了……她内心深处那丝被重重污名与愧疚掩埋、却始终不肯彻底熄灭的、对于真相与清白的微弱渴望和坚持。画作仿佛一个沉默的知己,道出了她无法言说的心境,也似乎在告诉她,即便在最深的黑暗里,依然存在着某种等待被发现的、微小的可能性。
阿影看着李念与画作之间产生的强烈共鸣,心中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感知和店主的判断。这个女孩的“愧疚”背后,确实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被强行扭曲的隐情。她平静地开口,声音如同深山古泉流淌过青苔遍布的岩石,清冷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与肯定力量:
“在此等候。‘定心茶’的效果会持续庇护你的心神。店主归来之前,你是安全的,无人能在此地伤害你。”她顿了顿,目光深邃地看向李念,“你所寻求的,表层是‘原谅’,内核是‘真相’。而真相,往往需要等待恰当的时机,与……一把独一无二的‘钥匙’。”
李念似懂非懂,阿影的话语如同谶语,超出了她的日常理解范畴。但对方语气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平静,以及这片空间带给她的、前所未有的安宁感,让她莫名地感到一丝久违的、微弱的安全感。她点了点头,像一只终于找到临时巢穴的受伤小动物,将自己更深地蜷缩进柔软的藤椅里,目光却依旧离不开那幅《逆旅》,仿佛要从那束冰冷而坚定的微光中,汲取继续坚持下去的、渺茫却真实的勇气。
然而,就在这片刻的宁静与如同嫩芽般微小的希望,在逆旅小厅内悄然萌发的同时,冰冷的危机也如同潜行的毒蛇,悄然投下了它的阴影。
正门大厅内,一直如同蛰伏蜘蛛般端坐于网中央、暗中留意着后门区域所有能量流动与人员进出的沈墨,敏锐地注意到了阿影之前不同寻常地频繁出入后门,此刻更是亲自带入一个明显精神状态极度糟糕、穿着护士服的陌生年轻女子进入,且许久未曾出来。他优雅地晃动着杯中琥珀色的干邑,眼神却锐利如鹰,大脑飞速运转,进行着冷酷的分析。
“后门……看来并不仅仅是员工通道和储藏区那么简单。”沈墨在心中冷静地评估,如同在分析一个复杂的战术模型,“那里似乎承载着另一套运行规则,接待的‘客人’,都带着一些……用常规世俗方法无法解决的、强烈的‘问题’或‘诉求’。这或许……是一个比强行突破能量屏障更值得利用的突破口。”
一个计划迅速在他脑中成形。与其耗费巨大代价、冒着未知风险去冲击那坚固无比的规则屏障,不如从这些相对脆弱、且与「星筵阁」核心可能存在特殊联系的“后门食客”身上寻找线索。他需要知道,这些人在进入那扇门后,究竟经历了什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又得到了何种“结果”。这些信息,或许能帮助他逆向推导出「星筵阁」隐藏的另一套规则逻辑,找到那能量屏障的潜在“漏洞”或开启“钥匙”。或者,至少,可以通过对这些“食客”施加影响或制造事端,来引发混乱,为他创造趁虚而入的宝贵时机。
他的目光,如同两道无形却冰冷的锁链,穿透了空间的阻隔,牢牢地锁定了逆旅小厅的方向,以及那个刚刚进去、名叫李念的护士。一个阴暗而精确的计划,开始在他那被守序者教条重塑过的大脑中,清晰地勾勒出来。风暴的触角,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在正门大厅的奢华表象下徘徊,开始向着那扇承载着更多绝望、希望与秘密的后门,更加危险地悄然延伸。他决定,下一个离开后门的“食客”,将成为他重点关注和“接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