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湮灭五行:旧日之烬手记 > 第4章 雪域圣山?传承的微光

第4章 雪域圣山?传承的微光(2 / 2)

阿雪深吸一口气,郑重地接过冰玉。就在她的指尖触碰到玉身的瞬间,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便清晰地传递过来。那不再仅仅是一件能量感应器,更像是一个被赋予了更敏锐“听觉”和“直觉”的活物。一种更加通透、更加清晰的“聆听”感从玉身深处传来,仿佛能捕捉到空气中每一丝能量流动的微弱歌声。她集中精神,尝试着模拟感知——并非具体的敌人,而是远处天际偶然掠过的一缕因剧烈冰川运动而产生的、极其稀薄且混乱的次声波与地磁扰动(这是「面」在她感知范围内悄然引导并弱化了的自然现象,用以测试)。

只见她手中的冰玉内部,那深邃的蓝光如同被微风拂过的湖面,极其精准而快速地轻轻一闪!与此同时,一声极其轻微、却异常清晰、宛如冰晶在绝对寂静中相互叩击的“叮——” 声,直接从玉身内部传了出来,清脆悦耳,毫不含糊!

“它……它会发出声音了!这种声音……好奇妙!”阿雪又惊又喜,冰蓝色的眼眸瞪得大大的。她忍不住再次集中精神,去感知周围纯粹的自然能量(如阳光、风雪),冰玉毫无反应。只有当她的意念再次引动那缕被「面」弱化的混乱扰动时,那声清脆的“叮——”才会再次响起,精准无误。

“这样,即使在能见度极低的暴风雪之夜,或者在需要保持绝对静默的潜伏侦查中,守护者也能通过这独特的声响,第一时间察觉到潜在的威胁,而不必完全依赖视觉或触觉。”「面」平静地解释着这看似微小却可能决定生死的改进。然后,祂的目光变得愈发深远,仿佛穿透了阿雪,穿透了圣山,投向了雪域之外那更加广阔、更加复杂多元的世界,“但是,阿雪,你以及雪灵族未来若要将此法门传授他人,必须牢记一个核心法则。”

祂微微俯身,从脚边覆盖着苔藓的岩石旁,拾起一朵在岩石缝隙中顽强生长、形态与平地上略有不同的变异冰绒花,继续说道:“雪灵族的冰玉,其独特的共振频率,是与雪域这极端严寒的气候、冰绒花特有的能量属性,乃至你们族人千百年来形成的坚韧、团结的集体意志紧密耦合的。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能量签名。每一个部落,每一片孕育文明的土地,其自然环境、其传承的文化、其族群集体的精神特质——也就是他们的‘灵魂频率’——都是独一无二的。”

祂轻轻捻动那朵变异冰绒花的花瓣,感受着其中与平地冰绒花细微的能量差异:“就像你们的冰绒花,只有在圣山这般纯净、凛冽且蕴含着特定秩序能量的环境中,才能绽放出如此蕴含强大守护之力的花朵。若强行将它移往温暖潮湿、能量属性迥异之地,或许它凭借顽强的生命力依然能存活,但其内在最核心的秩序特性,必然会发生改变,甚至可能彻底消亡,沦为凡花。因此,传授此法时,关键在于引导他们,去发现、识别并连接属于他们自己的‘冰玉’(能量核心或载体),去找到他们土地上的‘冰绒花’,去深刻理解他们自身血脉与土地的灵魂,然后,依靠这份理解,调整、孕育出最适合他们自身环境与文化的共振频率。真正的、可持续的守护,绝非简单的模仿与复制,而是扎根于自身血脉与土地深处的、充满智慧的创造、适应与演进。”

阿雪听得无比认真,仿佛每一个字都如同刻刀般镌刻在她的心版上。她冰蓝色的眼眸中,最初的好奇与兴奋逐渐沉淀,转化为一种深刻的领悟与沉甸甸的责任感。她立刻尝试着,在「面」耐心而细致的引导下,对自己这枚刚刚被优化过的冰玉,进行极其细微的、尝试性的频率微调。她小心翼翼地用精神力去“触摸”那玄妙的“弦音”,感受着其中哪怕最细微的变化,并与周围环境的能量反馈相互印证。她学得极快,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不过半个时辰,已经能够初步独立进行一些基础的、安全的频率校准操作,虽然手法还略显生涩,精神力的消耗也很大,但方向无比明确,理解极为透彻。

一旁的长老,始终默默关注着这一切。他看着阿雪那专注而不断进步的侧影,看着她与冰玉之间那愈发默契的能量交流,布满风霜皱纹的脸上,露出了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欣慰、骄傲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笑容。他转向「面」,声音因为激动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颤抖中蕴含的是看到一个文明火种被成功传递的巨大喜悦:“守护者大人,您看,阿雪这孩子,她的灵魂,天生就与这片土地的脉搏,与这份守护的职责,有着最深刻的共鸣。她不仅是学习者,更是领悟者,是开创者。假以时日,她一定会成为我们雪灵族,不,或许是这片广袤高原上,最优秀、最智慧的守护者与传承者之一。就像……就像您当年,如同划破永夜的第一缕晨光,为我们点亮了前路,播下了这希望的种子一般。”

正午时分,太阳高悬,提供了些许虚假的暖意。雪灵族人在祭坛下风向一处背风的巨大冰壁后,架起了数口厚实的黑铁大锅,熬煮着雪域最具代表性的硬核食物——浓香牦牛肉汤。大块带着骨头的、纹理清晰的牦牛肉,与高原特产的、耐寒且淀粉含量极高的霜根薯、岩衣块茎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带着清香的耐寒野菜,在乳白色、翻滚着巨大气泡的浓汤中沉沉浮浮,散发出混合着肉香、油脂香与植物清香的、极其粗犷而诱人的气息。负责烹饪的几位健壮妇人,还特意在起锅前,根据每口锅的人数,精准地撒入了一把细细切碎的、新鲜的冰绒花花瓣。淡蓝色的花瓣在滚烫的汤水中迅速软化、融化,将最后一丝精华释放出来,使得原本乳白的汤色,隐隐透出一抹极其淡雅的、如同冰川深处颜色的蓝晕。

“快来趁热尝尝,”阿雪用木碗给「面」盛了满满一大碗,汤里肉块和根茎作物堆得冒尖,汤面上漂浮着几片若隐若现的、已经融化的蓝色花瓣痕迹,“这汤不仅能快速暖身子,驱散深入骨髓的寒气,加入了冰绒花之后,还能缓慢补充体力,安抚因长时间感知能量而可能产生的精神疲惫,算是我们这里特有的、带着一丝仪式感的‘能量补给’了。长老说,长期饮用,甚至能稍微增强对寒冷和一般性能量侵蚀的抵抗力。”

下午,「面」随着阿雪和几位被挑选出来的、心思缜密的雪灵族少女,前往一处更为偏僻、人迹罕至,但冰绒花却因为某种独特的地脉能量而生长得格外繁盛硕大、蓝色光晕也更加浓郁的山谷进行采集。山谷中寂静无声,只有风吹过冰棱的细微呜咽。

阿雪一边熟练地运用特制的冰晶工具,挑选着那些能量充盈、形态完美的花朵,小心翼翼地采摘,并立刻用带有符文的小玉盒封存,一边对跟在身旁的「面」低声说道,声音在山谷中产生空灵的回响:“‘面’大人,这些品质最为上乘的冰绒花,我们一部分会严格筛选,留下作为族中战略储备,用于强化核心区域的防护、制作关键时刻救命的药茶或者进行您刚才看到的那些深度研究。而另一部分,品质稍次但依然有效的,”

她顿了顿,眼神明亮而坚定,望向南方那些低矮的、被其他部落占据的山峦,“我们会由经验丰富的族人进行初步处理,然后交给往来于高原各处的友好商队,或者在某些重要时刻,由我们族中值得信赖的战士亲自护送到高原上其他与我们世代交好、或者表达出善意的部落。

他们或许没有圣山这样强大的守护结晶,也没有我们这样成体系的防护知识,但有了这些蕴含着秩序力量的冰绒花,他们至少能制作一些简单的防护药剂,或者用来净化被轻微污染的水源,或者在部落周围布置小范围的警示结界。这至少能帮助他们抵御一些最基础的、游荡的混沌侵蚀,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她抬起头,目光清澈而真诚,“守护,不应该,也不能只属于雪灵族。这片高原的安宁,需要生活在其上的所有生灵共同维系。这是您教导我们的,也是我们正在实践的。”

傍晚,巨大的篝火再次被点燃,跳动的火焰比前一夜更加旺盛,似乎也映衬着族人更加轻松欢快的心情。有族中善于工艺的长者,拿出了雪灵族世代相传的珍贵乐器——一种主体用千年冻土深处挖掘出的巨兽肋骨雕琢而成,琴弦则用一种生活在极寒深潭中的冰蚕所吐的丝线混合少量秘银拉制而成的“冰韵琴”。琴身线条流畅优雅,带着岁月的包浆,上面刻画着古老的雪山星图。阿雪在族人的鼓励下,接过这沉甸甸的传承之物,盘膝坐在篝火旁一块铺着雪豹皮的平整岩石上。她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仿佛在与手中的乐器,与周围的雪山,与传承的意志进行沟通。随后,她纤细而有力的手指,开始在冰冷的琴弦上拨动。

刹那间,一串串清越、空灵、带着水晶般质感,却又奇妙地蕴含着内在生命律动的旋律,从她指尖流淌而出。那旋律时而如同冰泉从岩缝中涌出,叮咚作响;时而如同雪花在静谧的夜空中盘旋飞舞,轻盈曼妙;时而又带着一种庆祝丰收或胜利的、简单而欢快的节奏,仿佛阳光在雪原上跳跃。这音乐,与篝火燃烧的噼啪声、远处隐约的风啸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属于雪山、属于生命、属于传承的独特交响。

孩子们立刻被这充满魔力的音乐感染,忘却了一天的疲惫和学习,自发地围绕着熊熊燃烧的、带来光明与温暖的篝火,踩着祖辈相传的、模仿雪山动物和自然现象的简单而富有活力的舞步,尽情地跳跃、旋转,发出银铃般清脆而畅快的笑声,那笑声在寒冷纯净的夜空中,传出很远很远,仿佛能直达星辰。

「面」坐在稍远处,一块被火焰光芒柔和触及的阴影中的冰砾上,安静地注视着这充满原始生命力与纯粹喜悦的一幕。祂的手,几乎是无意识地、遵循着某种内在的牵引,轻轻抚上胸前——那里,贴身佩戴着一枚祂自己闲暇时,以对雪域的全部理解与记忆为蓝本,凝练而成的、更为小巧玲珑却内部结构无比繁复精密、蕴含着祂所有与雪域相关记忆与情感的冰玉复刻体。指尖触及那微凉而熟悉的玉身,甚至不需要主动调动「维度审判」的力量去探查,一股庞大、温暖、坚定、充满了具体细节与鲜活情感的、属于这片雪域圣山和雪灵族的集体记忆与情感洪流,便自然而然地、温和地涌入祂的感知,如同回家般自然:

有年幼的阿雪在风雪中笨拙却认真地堆砌那个代表“老陈爷爷”的雪人时,冻得通红的小脸上那纯真无邪的笑脸;有长老在篝火旁,用苍凉悠远的语调讲述先民与雪山共存智慧时,眼中闪烁的睿智光芒;有族人们围坐在一起,捧着热气腾腾的牦牛肉汤,发出满足的叹息时,脸上那简单而踏实的幸福;有冰绒花在凛冽寒风中傲然绽放、摇曳生姿的倔强姿态;有冰韵琴那清越空灵、直击灵魂的旋律在脑海中回荡;有眼前这篝火旁,孩子们无忧无虑、充满生命力的舞蹈身影……所有这些具体的、鲜活的、充满了“生”之喜悦、挣扎、坚韧与希望的片段,都如同世间最珍贵的宝藏,被这枚小小的冰玉,以一种超越物质的方式,悄然记录、压缩、储存,并与祂自身的核心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结。

这份由极致严寒环境包裹着的、内核却无比灼热与沉重的情感重量,让祂那本应只有冰冷规则与逻辑计算的非人核心,也清晰地感受到了一种沉甸甸的、无比真实的、名为“羁绊”的温暖。这温暖,不同于奈亚拉托提普许诺的那种绝对、静止、虚无的永恒,而是动态的、充满不确定性、却也因此无比真实、值得为之付出一切去守护的——人间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