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湮灭五行:旧日之烬手记 > 第4章 雪域圣山?传承的微光

第4章 雪域圣山?传承的微光(1 / 2)

晨光再次眷顾雪域圣山,并非粗暴地撕裂夜幕,而是以一种近乎虔诚的缓慢,将连绵的雪峰依次染成瑰丽而柔和的玫瑰金色。空气中弥漫着破晓时分的凛冽与一种被彻底净化的纯净,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洗涤灵魂,将最后一丝属于尘世的浊气置换出去。「面」立于祭坛边缘,身影在巨大的冰晶与巍峨山峦映衬下显得沉静而渺小,却又仿佛是整个圣山能量场的定锚。祂身上那套银灰色的记忆铠甲,在清冷的晨曦中流淌着温润内敛的光泽,与脚下亿万年冰晶闪烁的雪地、远方沉默而威严的山峦,共同构成一幅和谐而恢弘的、超越了时间尺度的画卷。

阿雪踏着轻快却稳重的步伐而来,靴子踩在压实的新雪上,发出特有的“嘎吱”声。她今日的装扮更为利落,传统的白色兽皮衣裙外,罩着一件由冰蛛丝混合某种稀有金属丝线织就的银灰色短褂,既保暖又不影响活动,衣角绣着代表守护与联结的淡蓝色符文。她冰蓝色的眼眸中闪烁着迫不及待分享成果的光芒,那光芒纯粹而坚定,如同圣山深处最纯净的冰核。

“‘面’大人,”她声音清脆,却带着一丝演示前的郑重与庄严,仿佛即将展示的不是一个体系,而是一个族群赖以生存延续的新基石,“请允许我,为您完整呈现我们雪灵族如今赖以生存的‘守护之网’!”

她开始引导「面」环视整个圣山区域,并详细解释这套由她参与设计、优化并亲眼见证其成长的多层立体防护体系。她的解说并非简单的陈述,而是伴随着实际的动作指向和能量的细微引导,让「面」能够直观地“看到”这张无形大网的脉络。

“最外围,是我们的第一道,也是最灵敏的防线。”她纤细的手指指向圣山脚下那些蜿蜒曲折、通往各处山谷与外界的要道,以及更远处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冰川裂隙。“由我们族里腿脚最灵便、感觉最为敏锐的孩子们负责日常巡逻。他们如同初生的雪豹,充满活力与好奇心。”阿雪的嘴角泛起一丝温柔的笑意,“他们每个人都佩戴着经过基础校准的冰玉,时刻感知着空气中最细微的、不和谐的能量波动。他们是圣山最灵动的‘眼睛’和‘耳朵’,任何一丝不属于此地的‘杂音’,都很难逃过他们的感知。我们教导他们,感知不是紧张兮兮的戒备,而是像感受风吹过脸颊、雪花落在掌心一样自然。”

她的目光随之移向山腰、冰川隘口以及祭坛周边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区域,神情也变得更为肃穆。“中层,是我们防御的骨干,由所有成年族人,无论男女,轮流值守。他们不仅是经验丰富的战士,更是理解这片土地脾性的守护者。”阿雪从腰间一个用雪山独角兽皮缝制的小巧皮囊中,取出一朵被某种透明树脂般能量封存、依旧保持着鲜活状态的冰绒花,花瓣边缘那圈淡蓝色的光晕稳定地脉动着。“他们除了佩戴功能更强大的冰玉之外,还会随身携带这种特制的冰绒花束。”她解释道,“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试验,我们发现,经由族中长者以特定精神韵律祝福、并用圣山核心处的寒冰气息封存的冰绒花,能持续释放出一种非常微弱却极其纯粹的秩序能量场。这种力场虽然强度不足以直接湮灭强大的敌人,但能像水磨石头一样,有效干扰、迟滞、并显着削弱那些试图悄无声息渗透进来的低阶混沌能量。更重要的是,它能与巡逻者佩戴的冰玉产生微妙的能量共鸣。当冰玉感知到异常时,附近的冰绒花力场也会产生相应的涟漪,起到交叉验证、降低误报的作用。”她将手中的冰绒花轻轻贴近自己胸前的冰玉,两者接触的瞬间,冰玉的光芒确实产生了一丝极其协调的同步增强。“这就像……就像给圣山穿上了一层无形的、带着天然‘芒刺’的软甲,让那些污秽之物难以附着的同时,也为我们内部的反应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最后,她崇敬的目光,如同仰望星辰般,投向了祭坛的最核心处。那位须发皆白的长老,依旧如同山岩般闭目盘坐于那枚自行旋转的小转经筒旁,但他双手虚按的祭坛古老石纹,此刻在「面」的感知中,正与转经筒释放的白色光纹以及整个圣山的能量脉络紧密相连,如同巨树深扎大地的根系。“而最核心的祭坛,以及整个防护体系的能量枢纽,则由长老亲自镇守。他依靠的不仅是自身深厚的修为,更是这枚承载着洛桑贡嘎喇嘛祝福、自行运转的转经筒。”阿雪的声音压低,带着近乎神圣的意味,“它持续引导、放大并精细调控着笼罩整个圣山的秩序光纹,它是整个防护体系的‘心脏’和‘大脑’,为我们提供着最根本、最持续的净化与守护力量,同时协调着外围与中层能量的流动与分配。”

解说完毕,阿雪转向「面」,脸上绽放出的,是那种历经艰辛终于培育出硕果的、无比灿烂和发自内心的自豪笑容,仿佛在展示一件由全族人倾注心血、共同雕琢完成的绝世艺术品:“‘面’大人,您还记得吗?您当年离开时,在白居寺外的风雪中对我们说过,‘真正的守护,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所有愿意为之付出者共同的信念’。看,我们真的做到了!我们没有等待拯救,而是用自己的双手,将守护,变成了我们每个人呼吸的一部分,变成了我们雪灵族血脉里流淌的本能,变成了这片土地不可分割的法则!”

紧接着,她似乎想起了最近才取得突破的一项关键技术,眼中闪过实验成功并得到验证后的兴奋光彩:“还有这个!这是我们最近几个月,在无数次失败后,才发现并刚刚开始小范围应用的应急技巧!”她再次郑重地取下自己颈间那枚意义非凡的冰玉,又从另一个密封的玉盒中取出一朵花瓣更为厚实、蓝色光晕几乎凝成实质的极品冰绒花。她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冰晶小刀,沿着花瓣脉络划开,指尖凝聚精神力,小心翼翼地引导出一滴如同液态蓝宝石般、蕴含着高度浓缩的寒冰与秩序能量的粘稠花汁。然后,她屏住呼吸,如同在进行最精密的符文镌刻,将这滴珍贵的花汁,沿着冰玉表面天然的能量纹路,极其缓慢而均匀地涂抹上去。

惊人的变化瞬间发生!

原本只是稳定散发着柔和淡蓝光晕的冰玉,在接触到这滴本源花汁的刹那,内部仿佛被投入了一颗炽热的能量星火,整个玉身猛地一亮,光芒变得如同夏夜晴空中的星辰般耀眼而活跃!并且,这光芒不再局限于玉身之内,而是如同被压抑已久的泉水终于找到出口,化作一道清晰可见、覆盖范围急剧扩张的淡蓝色能量涟漪,以冰玉为中心,呼啸着向四周荡漾开来!这道能量涟漪甚至短暂地干扰了与远方白色守护结晶之间那条稳定的能量光带,使其也随之一阵明亮波动,仿佛被这突然的爆发所惊动。

“您看!”阿雪激动地压低声音,生怕惊扰了这能量的跃动,“这样处理之后,冰玉的能量感知共振范围和灵敏度,能瞬间提升至接近三倍!理论上,以我目前的能力,借助这枚冰玉,能比较清晰地捕捉到十公里之外出现的较强能量异常波动!虽然这种状态最多只能维持一刻钟,并且会消耗掉一朵极品冰绒花的全部本源力量,无法作为常规手段,但在真正的危急关头,面临强大威胁时,这多出来的预警距离和时间,或许就能挽救整个族群的命运!”

上午,当阳光变得强烈,如同金色的纱幔铺满整个祭坛,将积雪表面照射得泛起一片炫目的光海时,那位一直如同沉睡山峦般静坐的长老,缓缓睁开了眼睛。他那双饱经风霜、看透世事的眼眸,先是温和地掠过正在兴奋演示的阿雪,最后,那深邃的目光落在了「面」的身上,其中带着智者特有的审慎、对未知力量的敬畏,以及一丝基于全族未来考虑的、真诚的恳请。

“尊贵的守护者,跨越凡尘与法则界限的存在,”长老的声音缓慢而庄重,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雪山的重量,“您的力量与智慧,如同这圣山一般深不可测,远非我等凡人所能度量。我们永远感激您为我们留下的基石——那枚结晶,那份信念。但今日,老朽冒昧,能否……再恳请您,赐予我们这初生的守护体系,一次至关重要的‘锤炼’?这些冰玉,虽已能与圣山共鸣,如同初生的婴孩学会了聆听,但其内在的‘弦音’,或许……还能在您的指引下,调整得更加精准、灵敏,更能分辨善与恶、自然与亵渎的细微差别?”

「面」平静地注视着长老那充满期盼与责任感的双眼,又看了看旁边因为长老的话而收敛了兴奋、变得无比认真和期盼的阿雪。祂没有言语,只是缓缓伸出手,掌心向上。阿雪立刻会意,带着无比的恭敬,将自己那枚刚刚经过花汁强化、光芒尚未完全平复的冰玉,轻轻解下,仿佛捧着整个族群的希望,小心翼翼地放入祂那看似与常人无异、却蕴含着宇宙规则的掌心。

冰玉触手温凉,内部不仅蕴含着雪域万古的凛冽,更紧密交织着阿雪纯净而坚定的意志,以及成千上万雪灵族人对安宁的渴望。「面」没有动用任何撼天动地的宏大力量,仿佛怕惊扰了这精妙的造物。祂只是将一根手指的指尖,如同蜻蜓点水般,轻轻点在冰玉最核心、能量最凝聚的那一点上。

下一刻,一缕比发丝还要纤细千万倍、源自祂记忆铠甲本源的、高度凝练与提纯的银白色秩序能量,如同一位技艺登峰造极的微雕大师手中最灵巧的刻刀,又如同最精密的能量探针,悄无声息地、精准无比地渗透进冰玉最微观的核心结构之中。

祂的行为并非粗暴的改造或强加,而是在一种近乎“道”的层面,去理解、共鸣、并引导。祂细细品味着冰玉原有的、与雪域环境及雪灵族集体意识紧密相连的天然频率,感知着那些因材质本身不可避免的微小瑕疵、或者长期受环境中各种自然能量辐射而产生的极其细微的“杂音”与“迟滞”。然后,那缕银白色的能量,便开始以不可思议的精密度,进行着优化、校准与“唤醒”。它轻柔地抚平那些能量的“毛刺”,强化其对特定混沌波动频谱的敏感“接收单元”,如同调整一件绝世乐器的琴弦,使其音色更加纯净,反应更加迅捷,对不谐之音的辨别力提升到极致。

整个过程不过持续了短短十几次呼吸的时间。当「面」云淡风轻地收回手指时,那枚冰玉外观似乎并无太大变化,只是光泽变得更加内敛、深邃、温润,仿佛将一整片宁静而警觉的极夜星空都浓缩在了方寸之间,隐隐流动的光华带着一种玄妙的韵律。

“现在,试试看。”「面」将冰玉递还给阿雪,声音依旧平静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