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的队伍在蜿蜒的雪山小径上行进了五天。海拔不断攀升,空气稀薄而凛冽,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刀割般的寒意,却也纯粹得仿佛能洗涤灵魂。连绵的雪峰在阳光下闪烁着圣洁而冷漠的光芒,亘古的冰川沉默地俯瞰着这群渺小的行者。
每日清晨,天光未亮,「洛桑」便与僧人们一同起身,在凛冽的寒风中开始早课。他跟随众人盘膝坐在冰冷的毡垫上,低沉而富有韵律的诵经声在雪山间回荡,与风声、远处雪崩的闷响交织成一曲奇特的交响。他手中的转经筒匀速转动,发出令人心安的“沙沙”声,铜质的冰凉逐渐被掌心焐热。
洛桑贡嘎师傅时常在歇息时,与「洛桑」探讨经文奥义。
“雪域的佛法,与这山、这雪、这风密不可分。”老喇嘛指着远处阳光下融化的雪水,汇成溪流奔向山谷,“你看这雪化水,水润万物,如同‘因果循环’,看似消散,实则以另一种形态延续、利生。经文中的智慧,也当如此,结合这眼前的自然去体悟。”
「洛桑」安静聆听,将这些蕴含在朴素言语中的哲学思辨,与「维度审判」对能量流转、物质守恒的冰冷分析相互印证,对这片土地和其信仰的理解,似乎又多了一层模糊的感知。
夜晚,队伍在背风的岩壁下扎营,点燃篝火抵御刺骨的寒冷。大家围坐在一起,捧着滚烫的酥油茶,咸香浓稠的茶汤是雪域最好的慰藉。
「洛桑」拿出小周给的仙人掌干,用匕首细细切碎,撒入自己的茶碗,也分了一些给好奇的僧人们。
“这是沙漠里的东西,带着点那边的味道。”他解释道。
僧人们尝试着将仙人掌干碎末加入茶中,好奇地品尝。那略带酸涩、迥异于高原风味的独特气息融入酥油茶的醇厚之中,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层次感。
“有趣!这茶里,有了沙漠的炽热,又有了雪山的清凉,像是把天和地都喝进去了!”一个年轻的僧人笑着说道,引得众人纷纷点头称奇。这碗特殊的“天地酥油茶”,在寒冷的雪夜,散发出一种跨越地域的、质朴的温情。
小扎西挨着「洛桑」坐下,伸手指着夜空中一颗格外明亮、似乎恒定不动的星辰,小声说:“洛桑师傅,你看那颗星,老人们都叫它‘守护星’,说它会一直保佑着雪山上的寺庙,保佑虔诚的人。”
「洛桑」仰头望着那颗星辰,星空在他眼中不仅是光点,更是无数能量与规则的映射。他轻轻“嗯”了一声,手中的转经筒依旧匀速转动。
第七日,朝圣队伍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终点——白居寺。
寺庙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白色僧舍簇拥着宏伟的主殿,鎏金的殿顶在雪山映衬和阳光下,反射出耀眼而庄严的光芒,仿佛真的沟通了凡世与净土。寺庙周围,无数大大小小的转经筒组成长长的回廊,虔诚的信徒和僧人们络绎不绝,推动经筒,发出连绵不绝的“哗啦啦”声响,汇成一片信仰的海洋。
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身着绛红色袈裟的老喇嘛——寺院的住持阿克班玛,亲自在山门外迎接朝圣的队伍。他的眼神睿智而深邃,但眉宇间却笼罩着一层难以化开的忧色。
“你们终于到了,洛桑贡嘎。”阿克班玛住持与洛桑贡嘎师傅行了碰头礼,声音苍老而缓慢,“路上辛苦了。只是……寺里近来有些不安宁。”
他引着众人往寺内走,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主殿方向,压低了声音:“大经堂里的那尊镀金强巴佛……最近,总在夜深人静之时,自发地泛起白光,尤其是佛像胸口的位置。有些僧人私下传言,说是佛陀震怒,将有‘神罚’降临雪山……唉,人心惶惶啊。”
就在踏入寺庙范围,尤其是主殿方向的瞬间,「洛桑」感到怀中金属盒内的三枚核心产生了极其细微的共鸣。同时,「维度审判」的感知已如同无形的触须,悄无声息地覆盖了整个寺庙区域,扫描、分析着每一个能量波动:
【目标确认:白居寺大经堂,镀金强巴佛像。】
【第四个核心锁定:嵌入佛像胸口正中内部,深度约5厘米。能量形态:冰蓝色,高度凝聚,处于被动吸收与低频率放射状态。能量特征:‘凝固’、‘信仰扭曲’。】
【关联威胁确认:‘雪之傀儡师’本体潜藏位置:寺庙后山,专供高阶僧人闭关修行的‘寂静窟’(标记为闭关房)。当前状态:高度活跃,正持续制造并释放‘信仰孢子’(微观精神控制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