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湮灭五行:旧日之烬手记 > 第25章 沙漠?离别:雪山线索与喇嘛身份

第25章 沙漠?离别:雪山线索与喇嘛身份(1 / 2)

黑水城的死寂,在沙之吞噬者湮灭后,显得愈发沉重。科考队迅速整理了剩余的设备和珍贵的考古样本,准备撤离这片被诅咒的土地。返程的路,因流沙退去而显得平坦了许多,但每个人心头都萦绕着劫后余生的恍惚与对那位神秘向导的复杂情绪。

临别前,陈教授将「沙棘」拉到一边,从贴身的口袋里,取出一块用软布仔细包裹的物件。打开一看,是一片深褐色的、边缘粗糙的旧陶片,上面刻画着几个模糊不清、线条古朴扭曲的符号,正是黑水城主殿壁画附近发现的残片。

“沙棘兄弟,”陈教授将陶片郑重地放在「沙棘」掌心,眼神深邃,带着学者特有的敏锐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托付,“这片陶,是从主殿废墟里找到的,上面的符号,与壁画上‘沙神’周围的纹饰类似,很可能记载着某种古老的信息,或者……是指向其他类似存在的线索。我研究了大半辈子,也看不透其中的奥秘。你……非同一般,或许这陶片在你手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帮你找到下一个……目标。”

「沙棘」接过陶片,指尖传来泥土烧制后的粗粝感,以及一种跨越千年的微弱信息残留。无相纹路泛起一丝暖意,这并非强烈的情感冲击,而是一种来自人类学者对未知的探索精神与信任的传递。这片古老的陶片,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知识与使命的新情感载体。

他点了点头,将陶片小心收好。“谢谢教授,我会妥善保管。”

当队伍终于走出“枯萎之喉”的最后一片沙丘,抵达沙漠边缘的绿洲补给点时,所有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站在绿洲的边缘,已经能感受到从北方吹来的、带着冰雪气息的凉风。

「沙棘」寻了一处安静之地,再次取出那盛放着三枚核心的金属盒。意识沉静,「维度审判」的感知如同无形的信鸽,循着冥冥中的能量联系,投向那遥远而寒冷的北方。

【目标锁定:极北雪域,雪山寺庙‘白居寺’(地理坐标:北纬xx°,东经YY°)。】

【第四个核心确认:藏匿于白居寺主殿‘大经堂’内,一尊历史约三百年的‘镀金强巴佛’佛像内部。能量形态:冰蓝色,性质偏向‘凝固’与‘信仰扭曲’,处于中活性状态。】

【关联威胁确认:‘雪之傀儡师’(旧日眷族)。活动模式:已深度渗透白居寺,通过精神暗示与能量干涉,操控部分僧侣及当地信徒,散布‘雪山神罚’、‘佛光异象’等谣言,扭曲纯正信仰,收集恐惧与盲从之念,为核心提供养料,并逐步侵蚀寺庙守护结界。】

【环境评估:高海拔,极寒,常伴有暴风雪。社会结构:封闭的藏传佛教寺庙及周边信徒聚落。】

【建议身份:游方喇嘛或朝圣僧人(可利用语言、经文知识及对藏传佛教文化的了解,自然融入寺庙环境,近距离接触核心,并规避‘雪之傀儡师’的监视)。】

信息流冰冷而清晰。雪山,寺庙,被亵渎的佛像,操控信仰的傀儡师……一个与沙漠的炽热死亡截然不同,却同样危机四伏的舞台,已然拉开帷幕。

祂进行战略推演与身份构建,迅速检索着在雪域与雪灵族共处时学习的藏语发音、语法,以及接触到的、关于高原宗教信仰的皮毛知识。「千面拟态」核心开始微调,将沙漠向导的坚韧外壳褪去,注入属于高原僧侣的、带着虔诚、温和与内在定力的精神特质。一个名为“洛桑”的、曾在着名寺院学习过的游方喇嘛形象,逐渐在祂的意志中变得丰满、真实。

就在绿洲小镇的市集旁,一小队风尘仆仆、身着绛红色僧袍的僧人引起了「沙棘」的注意。他们大约七八人,正围坐在一起休息,面带愁容。领头的是一位年纪稍长、面容慈祥却难掩疲惫的喇嘛,他正对着手中的一卷经书轻声叹气。

“……唉,贡布师弟病倒在了路上,我们之中,对《甘珠尔》和《丹珠尔》大论最精熟的就是他了。剩下的路程,没有精通经文的人带领念诵,总觉得少了主心骨,怕是不够圆满啊……”老喇嘛对身边的年轻僧人们说道,语气充满了遗憾。

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沙棘”——或者说,即将成为“洛桑喇嘛”的他——整理了一下因沙漠之行而略显凌乱的衣着,调整呼吸,让周身散发出一种属于修行者的平和气息。他步履沉稳地走到僧人们面前,右手竖掌于胸前,用一口流利而地道的安多藏语,温声说道:

“诸位师父吉祥。打扰了,方才听闻诸位需要懂经文的人同行?”

僧人们惊讶地抬起头,看着这个突然出现、肤色黝黑却眼神澄澈平静的陌生男子。

领头的老师傅打量着他,回了一礼,疑惑道:“这位师弟是?”

“我叫洛桑,”他微微躬身,语气谦和而自然,“曾在色拉寺跟随嘉措上师学习过三年,主要研习《般若部》与《律部》经典。如今正在游学朝圣的路上,听闻诸位师父欲往白居寺,不知可否容我同行,路上或可一起念诵经文,共积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