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运算的结果,是一组被自动保存并命名为“双能循环补充公式”的数学奇迹。数纹立刻唤来了能源小组的负责人。当他们一起审视这组公式时,所有人都被其精妙与宏大深深震撼。这组公式没有直接提供更多的星核或绿晶,而是另辟蹊径,揭示了一条将星球本身蕴含的、近乎无穷无尽的自然能量,通过一种前所未有的“共振与转化”原理,部分模拟、补充防御网消耗的路径。
公式的核心思想在于“频率同调”与“能量质变”。它详细论证了,绿环星上广布的荧光林,其夜间发光过程释放的光子能量,其特定的频率谱线与绿晶所散发的生命能量波存在高度谐共振基础;而地球上日照充足的沙漠地区,强烈的太阳辐射中所蕴含的高能粒子流,其能量密度特性,可以通过一种新型的、模仿星核结晶结构的“异质结光伏材料”,进行捕获和“驯化”,使其输出特性无限接近纯净的星核能量。虽然这种转化过程的效率无法与直接使用高纯度星核结晶或绿晶相比,可能只有百分之几到十几,但其优势在于来源广泛、总量巨大且可持续再生,足以作为防御网能源体系的重要补充,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关键作用。
这一发现如同在黑暗的迷宫中发现了一扇隐藏的窗户,瞬间透进了希望之光。银辉与绿核在确认公式的数学严谨性和物理可行性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下令组建了代号为“织网”的特别工程指挥部,调集两个文明最精锐的工程力量,兵分两路,同时在地球和绿环星启动规模空前的能量收集系统建设。
在绿环星,工程团队与绿星族通力合作。设计出的“生物能谐振收集器”本身就像是一件艺术品。它们高达十余米,形态仿若巨大的、绽放的荧光花朵,基座深深植入富含能量的土壤。“花瓣”由特殊培育的光敏生物材料制成,不仅能够高效吸收荧光植物发出的5500K色温的柔和光芒,还能感知并收集植物生命活动产生的微弱生物电场。收集器内部,镶嵌着作为能量催化剂的微型绿晶碎片阵列。当光能和生物能流入,这些绿晶碎片会像音叉一样发生共振,将杂乱的自然能量“梳理”成稳定、纯净、可直接注入防御网能量主干网的绿色能量流。成千上万个这样的“能量之花”被精心布置在广袤的荧光林海、翠晶河沿岸以及新地球城的生态穹顶之上,形成了一张覆盖全球的、无形的能量吸收网。监测数据显示,这套系统全天候运行,每天能为防御网补充高达10%的绿晶能量消耗,这意味着可以大幅降低对天然绿晶矿脉的开采依赖,让其得以休养生息。
在地球上,任务更加艰巨。古砚虽年事已高,但仍亲自挂帅,坐镇指挥。选址定在了撒哈拉沙漠和戈壁滩等日照强烈、人烟稀少的区域。这里建设的不是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板农场,而是一座应用了从星灵技术中逆向工程出来的“星灵异构体光伏材料”的超级矩阵。这种深蓝色的光伏板表面有着纳米级的晶体结构,能更高效地捕获太阳辐射中的高能粒子(如紫外线和x射线),并通过板内集成的、模拟星核能量场环境的微型装置,对捕获的能量进行“压缩驯化”,使其输出特性尽可能接近标准的星核能量。数以百万计的光伏板如同给广袤的荒漠铺上了一片片蓝色的海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蔚为壮观。庞大的变电站和能量转换站日夜轰鸣,将产生的直流电升压、稳定后,通过超导电缆输送到各大洲的防御网主节点。这座前所未有的超级电站,不仅成功满足了地球防御网约15%的星核能量需求,还将大量富余电力供给钢铁城及周边的生态村落使用,进一步加速了母星的工业升级与生态复兴,可谓一举多得。
星历日,一个注定被永久镌刻在文明丰碑上的日子。经过整整一年夜以继日的紧张建设、反复调试与全球范围的系统整合,绿环星与地球的“全球混沌防御网”迎来了历史性的同步启动时刻。
在绿环星,启动仪式在新地球城的中央控制塔举行。银辉站在控制台前,绿核的本体则通过特制的生物接口与控制系统直接相连。当银辉按下最终的启动密钥,绿核释放出强大的意识波动,通过覆盖全球的绿星族意识共鸣网络,瞬间激活了所有屏障发生器。从太空视角看去,一层极其稀薄、近乎无形的青金色光膜,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速度迅速掠过绿环星的大气层外层,最终在星球电离层高度合拢,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球壳。星球表面的居民抬头望去,天空似乎没有任何变化,但通过特殊传感器能看到,阳光经过这层屏障时,会折射出极其微弱的七彩光晕,宛如给星球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纱。日常维护由绿星族负责,他们的意识如同无数个敏感的神经元,实时监控着屏障的“健康”状况,能够瞬间感知并定位任何微小的能量扰动,并及时进行区域性调整。
在地球,启动命令从钢铁城的混沌监测中心发出。古砚团队将防御网的控制系统与运行多年的“混沌监测网”深度耦合。监测网遍布全球的传感器负责“发现威胁”,而防御网则负责“抵御威胁”。基于监测网提供的海量数据、预测模型和人工智能分析,控制系统能够远程、自动地精确调整屏障各区域的强度。例如,当预测到某个区域将遭遇较强的混沌能量流时,该区域的屏障能量输出会自动提升,而相对平静的区域则保持基础运行状态,以此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
为了验证防御网的实际效能,联合议会批准了一次严格受控的实战模拟测试。一艘特制的、加装了重型防护的无人飞船,携带了被多重力场约束的、小剂量的混沌能量样本,分别在地球和绿环星的外围轨道指定区域进行引爆。全球的监测设备都对准了爆炸点。当那团不祥的、不断扭曲的灰紫色能量云触碰到行星尺度的青金色屏障时,预想中的剧烈冲击和能量闪光并未出现。混沌能量就像水滴融入浩瀚的海洋,只是让屏障接触点泛起了几圈细微的、很快平复的涟漪,其混乱、侵蚀的本质属性在接触到屏障的瞬间就被迅速中和、分解成了无害的背景能量。数据记录显示,屏障的强度波动微乎其微,完全在安全阈值之内。进一步的测试还表明,这种屏障对于因混沌干扰而产生的局部空间扭曲(一种常见的亚空间灾害)也有显着的削弱效果,能够降低其不稳定性和破坏范围。
在新地球城联邦议会厅那由五千块智能调光晶体构成的宏伟穹顶下,召开了跨越两个世界的双域联合议会。银辉站在演讲台前,巨大的全息投影将他身影实时传递到地球会场,也将石盾和古砚的身影投射在他身旁。他环视全场,复眼中反射着来自地球和绿环星防御网运行状态的实时数据流,沉稳而充满力量的声音通过量子通讯网络,清晰地传达到两个世界每一位成员的耳中或意识里: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共同见证并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星灵能量屏障的成功复原,以及覆盖我们两个家园的全球混沌防御网的建成,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我们两个文明意志、智慧与团结的终极体现!它标志着,从今天起,恐龙文明与我们的绿星族盟友,正式具备了在宇宙尺度下,对抗那源自深空、曾让我们倍感无力的混沌威胁的能力!我们的家园,地球与绿环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坚实可靠的安全保障!这道屏障,是我们守护亲人的臂膀,是我们文明延续的盾牌!在此基础上,我们的文明之舟,将能更加自信、更加安稳地驶向星辰大海的更深处!”
他的话语落下,会场内外,两个星球上,通过各种方式观看仪式的人们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欢呼、掌声,以及绿星族那如同极光般绚烂的喜悦意识光波。
星轨在《演化观察手册》中,用蕴含着深邃欣慰与高度肯定的能量波动,记录下了这决定文明命运的一刻:
“星际纪元6年,恐龙文明与绿星族文明联合达成其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里程碑:成功完成对远古星灵文明‘能量屏障技术’的破译、复原及规模化应用,进而构建起覆盖母星(地球)与新家园(绿环星)以及关键枢纽(中转星、铁星)的‘跨域混沌防御网络’。该体系经实战化测试,证实可有效抵御中等强度及以下的混沌能量侵蚀,并能显着削弱相关空间畸变效应,长期困扰该文明发展的核心外部安全威胁得以根本性遏制。
干预方式评注:本次引导仅限于提供突破性能源补充思路(即‘双能循环公式’),未直接提供技术蓝图或替代其完成关键研发步骤。此举旨在确保该联合文明对关乎自身存亡的核心安全技术,保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深入理解及持续迭代能力。此乃培育文明独立性、韧性及长远成长潜质之关键。
防御网的建成,不仅清除了其迈向更广阔宇宙空间的最大安全障碍,极大提升了文明生存阈值,更以宏伟的工程实践,彰显了不同智慧形态间深度协作在应对宏观生存挑战时所能迸发的巨大潜力。一个充满更多可能性与更加辉煌未来的篇章,已正式向此茁壮成长的联合文明敞开。”
随着防御网的常态化稳定运行,以及在中转星补给站、铁星采矿基地等关键节点成功部署的小型、高强度屏障节点,一条相对安全的星际走廊得以初步巩固。文明的灯火,在这条走廊的两端及其中间点上愈发璀璨、坚定地闪耀着,仿佛在无声却有力地宣告,一个曾经蹒跚学步、仰望星空的物种及其盟友,如今已真正成长为有能力守护自己星空家园、命运自主的星际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