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湮灭五行:旧日之烬手记 > 第5章 绿环星周边探测与"资源星"发现——宇宙探索的拓展

第5章 绿环星周边探测与"资源星"发现——宇宙探索的拓展(2 / 2)

测试表明,将这种防护剂以2毫米厚度涂抹在防护服表面,可以隔绝99%的有害辐射。更妙的是,防护剂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形成自我修复的保护层,即使出现破损也能在30秒内自动修复。实验室数据记录显示,处理后的辐射水平从500毫西弗\/小时降至5毫西弗\/小时,完全在安全范围内。

团队立即开始大规模制备防护剂。他们在铁星表面搭建临时工作站,安装小型粉碎机和混合设备。生产线每小时可处理200公斤原料,生产出足够10套防护服使用的防护剂。每个队员的防护服都经过特殊处理,表面覆盖2毫米厚的防护层。同时,工程团队用星核能量构建起\"防辐射屏障\",在开采区域上空形成直径100米的保护穹顶。

测试结果令人振奋:在防护措施下,辐射水平降至2毫西弗\/小时,完全在安全范围内。仪器在防护棚内工作正常,数据采集精度恢复到100%。风翎立即组织全面的勘探工作,出动所有探测艇进行详细测绘,绘制出精确的资源分布图。

勘探数据显示,铁星的资源远超预期。主要矿层分布在地下50-200米,铁矿平均品位达到65%,铜矿品位8%,还含有丰富的稀有金属。初步估计,铁星的铁储量约3000亿吨,铜储量200亿吨,锌储量80亿吨,镍储量50亿吨。这些资源足以支持大规模工业发展,为新地球城提供充足的原料供应。

风翎通过量子通讯系统向新地球城传回全部勘探数据。银辉接到报告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组建\"铁星采矿队\"。计划在3个月内派遣首批500名矿工和工程师,建立永久性采矿基地。基地将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生活区、采矿厂、精炼厂和运输中心,预计年开采能力达到1亿吨矿石。

在继续勘探的过程中,探测队还有另外两个重要发现。在距离铁星2.3光年处,他们发现了一颗代号\"蓝溪星\"的行星。该行星有稀薄的大气层(气压0.3标准大气压),表面温度在-50c至30c之间,存在液态水形成的溪流。虽然大气含氧量只有10%,但生态环境相对稳定,适宜建立考察站。

另一颗\"青原星\"距离4.7光年,体积与地球相当(直径公里),有较厚的大气层(气压0.9标准大气压),表面覆盖着青色植被。初步扫描显示,大气含氧量18%,二氧化碳浓度0.05%,平均温度15c。虽然不适合立即殖民,但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探测队对这两颗行星进行了详细勘察,使用无人机群进行地表测绘,收集了大量环境数据。生态感知者确认,这两个星球的生态环境虽然与绿环星不同,但都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可以作为未来的殖民备选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蓝溪星发现了简单的多细胞生物,这可能是地外生命的首个证据。

星历日,探测队结束为期5个月的勘探任务,开始返航。在这次远征中,他们航行了超过20光年的距离,探测了15个星系,收集了50tb的科学数据。最重要的是,他们为恐龙文明找到了宝贵的资源星和潜在的殖民星球。

星轨在《演化观察手册》中详细记录了这次探测任务:\"星际纪元3年,星际探测队完成绿环星周边探测任务,发现铁星资源基地和两颗潜在宜居星。通过自主研发辐射防护技术,成功解决资源开采难题,展现出卓越的创新能力。\"

\"这次探测的成果不仅拓展了恐龙文明的资源版图,更证明了他们具备独立进行深空探索的能力。从星球定居到星系探索,恐龙文明正在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成长。铁星的开发将为文明发展提供重要资源保障,而潜在宜居星的发现则为未来扩张提供了更多选择。\"

当探测队的飞船重返绿环星轨道时,新地球城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银辉亲自到航天港迎接风翎和他的团队。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探测队收集的数据被详细分析,为后续开发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铁星开发计划立即启动。工程团队开始设计适应高辐射环境的采矿设备,科学家们继续优化防护技术,后勤部门规划着运输路线。预计在6个月内,第一批矿工将抵达铁星,开始建立永久基地。采矿基地将采用自动化设计,使用机器人进行高危作业,确保人员安全。

与此同时,对蓝溪星和青原星的深入研究也在进行。环境学家正在分析这两个星球的生态系统,寻找可能存在的本土生命形式。殖民规划团队则开始制定长期的开发计划,预计在5-10年内建立初步的考察站。特别工作组正在研究如何在这些星球上建立可以自我循环的稳定生态系统。

这次探测任务的成功,标志着恐龙文明正式进入\"星系探索\"的新阶段。从此,他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单个行星系统,而是投向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在无尽的星海中,一个年轻的文明正在稳步走向成熟,准备书写属于自己的星际传奇。每一次探索,都在扩展着文明的边界;每一次发现,都在丰富着对宇宙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