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湮灭五行:旧日之烬手记 > 第21章 军事科技突破与 “星空防卫网” 构建

第21章 军事科技突破与 “星空防卫网” 构建(2 / 2)

烈爪站在同一个发言台前,眼中燃烧着坚定的光芒:\"我向各位保证,联邦的每一分资源都不会浪费!联邦的安全将由钢铁和星核来守护!\"

他随即启动\"三大军事项目\",整个联邦机器全面转向战时状态。资源调配优先级重新排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被紧急调派到防卫项目,连民用工厂也开始转产军用物资。

技术院内,银辉带领团队攻关能量护盾技术。小型护盾发生器已经成熟,但要扩展到覆盖十平方公里的区域,能量消耗呈指数级增长。实验室里堆满了各种设计和原型机,空气中弥漫着臭氧和金属加热的气味。

\"又失败了。\"工程师晶面沮丧地看着测试数据,\"护盾只能维持十分钟,能量结晶就会过载。按照这个消耗速度,我们需要每天更换所有护盾发生器的能量核心,这根本不现实!\"

团队尝试了各种方案:优化能量分配、改进护盾波形、甚至尝试使用不同纯度的星核结晶。但问题始终无法根本解决。有时候护盾稳定性提高了,但能耗反而更大;有时候能耗降下来了,但防护强度又不够。

就在团队一筹莫展时,奇迹悄然发生。第二天清晨,当银第一个来到实验室时,发现中央实验台上多了一块从未见过的幽蓝色晶体。它表面有着复杂的几何纹路,内部似乎有能量在自行循环流转,散发出柔和的光芒。

\"这是...能量循环晶体?\"银辉小心翼翼地用仪器探测,震惊地发现它能够将散逸的能量回收再利用,回收效率达到惊人的30%。更奇妙的是,这种晶体似乎能够自我调节,根据能量流的大小自动调整回收效率。

\"立即分析晶体结构!复制这种能量循环模式!\"银辉下令,眼中重新燃起希望。实验室立刻忙碌起来,光谱仪、粒子扫描器、能量探针等各种设备全部启动。

研究过程并不顺利。这种晶体的原子结构异常复杂,其能量循环机制涉及量子层面的现象,团队花了数周时间才初步理解其工作原理。又经过无数次失败的尝试,他们终于成功合成了第一块人工能量循环晶体。虽然效率只有天然晶体的一半,但已经是突破性进展。

三个月后,基于这种奇妙晶体的\"区域护盾发生器\"研制成功。第一台发生器在树栖族矿场部署那天,全体工匠屏息凝神地观看着测试过程。发生器是个三米高的塔状结构,表面覆盖着散热鳍片,顶端的能量发射器缓慢旋转着。

当测试用的能量炮轰击在护盾上时,淡蓝色的能量屏障稳稳地接下了所有攻击,只在表面漾开美丽的涟漪。监测数据显示,能量消耗比之前降低了70%,而防护强度反而提高了15%。

一周后,恐爪龙群再次来袭。这一次,淡蓝色的能量护盾如期升起。猛兽撞在护盾上,只激起圈圈涟漪,无法越雷池一步。矿场内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有些工匠甚至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五十台护盾发生器陆续部署在各关键设施周边,形成了一张覆盖联邦的\"地面防卫网\"。每台发生器都通过地下能量管道与中央能源站相连,确保能够持续运转。

与此同时,星际防卫舰的研发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瓶颈。

以\"探月二号\"为基础改造的\"守护者级防卫舰\"原型舰正在进行空间测试。这艘五十米长的流线型舰船装备了两门星核能量炮和一组小型护盾发生器,设计目的是在近地轨道巡逻,拦截可能威胁\"启航号\"的陨石或空间异常。

开始的一切都很完美,舰船的动力、武器、生命维持系统都表现优异。直到测试航线接近那个混沌能量场。

\"导航系统失灵!所有星象参照点都在扭曲!\"测试飞行员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恐慌,\"惯性导航系统也受到干扰,我们正在失去方位!仪表显示我们在三个不同位置同时存在!\"

导航专家星络盯着失控的数据流,尝试了所有已知的算法都无济于事。那个混沌能量场似乎能够扭曲空间本身,使一切常规的导航手段失效。最糟糕的是,这种干扰还在不断增强,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到舰船的其它系统。

那个夜晚,星络带着焦虑入睡,却在梦中看到了奇异的景象。梦中,星空不再是固定的图案,而是在不断变化扭曲。但有一种算法能够通过计算扭曲本身来反推真实方位。他醒来时,脑海中清晰地记得那句箴言:\"在混沌中寻找秩序,在扭曲中定位真实。\"更重要的是,他完整地记住了那个复杂算法的每一个步骤。

星络立即投入工作,基于梦中的启示开发出\"星象补偿算法\"。经过一周不眠不休的努力,新算法终于完成。再次测试时,防卫舰成功穿越混沌能量场,导航精度恢复到正常水平,甚至比之前更加精确。

十艘\"守护者级防卫舰\"开始24小时近地轨道巡逻,它们流线型的舰身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每艘舰配备两门星核能量炮和一组小型护盾发生器,成为联邦在太空中的眼睛和盾牌。它们以精确的编队巡逻,监视着混沌能量场的任何变化,并成功拦截了三块可能撞击钢铁城的大型陨石。

联邦卫队的升级同样在紧张进行。新一代\"星核动力装甲\"不仅提供防护,更能提升穿戴者的速度与力量。装甲表面覆盖着特制的合金鳞片,内置微型星核结晶作为能量源,背部的推进器允许短途飞行和快速机动。

年轻战士锐牙第一次穿上动力装甲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感受。\"就像第二层皮肤一样灵活!\"他兴奋地测试着装甲的喷射功能,在训练场内做出各种复杂的战术动作。装甲的传感器将周围环境信息直接投射到面罩显示器上,武器系统与使用者的神经系统直接连接,反应速度快得惊人。

选拔出的千名精英组成\"星际陆战队\",在新建的失重训练中心接受严格训练。中心是个巨大的球形结构,内部可以模拟太空战舰的各种环境:零重力走廊、紧急减压场景、火灾控制演练区。队员需要学会在失重状态下作战、维修、甚至救援,每个动作都要重新学习,因为太空中传统的战术动作可能完全失效。

训练异常艰苦。许多队员最初都经历了严重的空间适应综合征,呕吐、头晕、方向感丧失是家常便饭。但没有人放弃,他们知道,自己可能是\"启航号\"和全体乘员最后的防线。训练课程包括太空武器操作、紧急维修、登船作战等,每项技能都要在模拟器上重复练习数百次。

一年后的联邦议会,烈爪再次站在发言台前。这一次,他播放的不再是预警影像,而是\"星空防卫网\"实战测试的画面。

影像中,能量护盾轻松抵御了最强的星核能量炮轰击,蓝色的能量屏障稳如泰山;防卫舰在轨道上精准拦截陨石,能量炮的光束在夜空中划出优雅的弧线;星际陆战队在模拟战斗中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他们的机动性和火力配合令人惊叹。

当影像结束,议会内响起长时间的掌声。议员们一致认为:\"文明安全屏障已构建完成。我们可以安心推进'启航号'的最终调试了。\"

星轨在《演化观察手册》中记录下这一切:\"白垩纪中期初期,恐龙联邦构建起'地面+近地轨道'的星空防卫网,有效应对内外威胁。干预方式:威胁模拟影像引导共识,关键技术节点提供材料或算法提示。安全屏障的建立,为'启航号'升空扫清了外部障碍。\"

夜幕降临,钢铁城的能量护盾泛起淡淡的蓝光,与空中巡逻的防卫舰指示灯交相辉映。在地面与星空之间,一道无形的屏障已经建成,守护着一个文明迈向星海的梦想。

在遥远的轨道上,星轨的能量场柔和脉动着,注视着这个已经学会自我保护的生命摇篮。威胁依然存在,但这一次,恐龙文明已经准备好了。

而在那片混沌能量场的深处,某个未知的存在似乎也察觉到了这种变化,悄然调整着自己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