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湮灭五行:旧日之烬手记 > 第11章 烙印的共颤与群星的错位

第11章 烙印的共颤与群星的错位(2 / 2)

同一时刻,距离密斯卡托尼克大学数百公里外,一座早已废弃的维多利亚时代天文台的地底深处。

这里并非完全废弃。穿过布满灰尘和蛛网的地面建筑,通过一道隐蔽的、刻有非人符号的活板门,沿着锈迹斑斑的铁梯向下数十米,是一个被悄然改造过的空间。

空气冰冷刺骨,带着浓厚的尘土和某种…臭氧与旧血混合的甜腥味。墙壁是粗糙开凿的岩壁,但上面用暗红色的、疑似干涸血液的颜料绘制着巨大而复杂的几何图案,这些图案在不断闪烁的幽暗光源下仿佛在缓慢蠕动。空间中央,是一个由黑色石头垒成的祭坛,祭坛表面光滑如镜,却倒映不出任何光影,只有一片吞噬光线的虚无。

祭坛之上,悬浮着的,正是那个暗紫长袍、苍白面具的调音师。

他并非实体,更像是一个高度凝聚的投影,一个由纯粹阴影和紫黑色能量构成的虚像,但其细节逼真到令人窒息。华丽的长袍纹理,光滑面具的弧度,以及那双隐藏在面具之后、仿佛能洞穿维度的冰冷“视线”,都清晰可见。

他修长的、非人的手指(如同阴影凝聚,指尖锐利)正虚握着一个同样由能量构成的、与他手中实物完全一致的音叉装置投影。

这投影音叉正在发出稳定而强烈的紫黑色光芒,其核心的光点高频振动着,发出一种人耳无法捕捉,却能直接作用于空间结构和更深层现实的精密波动。

调音师的姿态优雅而专注,如同一位站在宇宙级交响乐团前的指挥家,正进行着演出前最精细的校音。他微微调整着虚握音叉的角度和姿态。

他所发出的波动,其核心频率并非直接、粗暴地模拟那足以唤醒格赫罗斯的“亵渎频率”——那太明显,太容易被狄雷特那样的仪器捕捉并预警。

他的手法更加巧妙,更加恶毒,充满了奈亚拉托提普特有的、将希望转化为绝望的嘲弄。

他发出的波动,正在极其精准地与两个已经存在于主时空的“噪音源” 产生共振和谐和!

一个是来自印斯茅斯“混沌之痂”灰雾核心能量场中,那个被狄雷特标记为“band-7 theta”的、危险的次级谐波。这本是“界域稳定场”技术无意中产生的、具有潜在致命缺陷的副产品。

另一个,则是来自密大地下,塞拉眉心的烙印中,那个因感知格赫罗斯余烬而活跃起来的、稳定搏动的能量节点所散发出的微弱嗡鸣!

调音师的音叉波动,就像一根精准的绣花针,巧妙地穿过这两个本就极不稳定的“噪音源”,将它们杂乱的、本可能相互干扰甚至抵消的振动,引导、梳理、叠加起来!在他的“指挥”下,这两股源于不同悲剧和污染的能量波动,开始以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同步性共鸣、放大!

仿佛在一片嘈杂的、无意义的噪音海洋中,强行赋予了它们一个共同的、逐渐清晰的节拍!

而这股被引导、强化后的复合波动,并未散向四面八方。它被调音师手中的音叉装置聚焦着,如同一个无形的、跨越维度的能量透镜,精准地投射向祭坛上方——穿透了厚厚的地层和岩壁,射向外部真实的夜空,射向一个特定的、因星空基础结构开始细微“错位”而变得异常“柔软”和“敏感”的时空点!

那个方向,恰好与塞拉之前感受到的“指向性”嗡鸣所指引的方向,完全一致。

调音师那光滑的苍白面具,微微仰起,仿佛在“凝视”着波动射出的方向,感受着那频率完美共振带来的、只有他(或其本体)才能欣赏的“和谐”。他的姿态从容不迫,甚至带着一丝沉浸于艺术创作般的愉悦。

他不需要立刻奏响终结的乐章。他正在做的,是更基础、更致命的工作——调试乐器,校准琴弦,静待所有音符就位,等待指挥棒挥下的那一刻。

而在密斯卡托尼克地下,塞拉瘫坐在阳台冰冷的地面上,背靠着墙壁,剧烈地喘息着。他徒劳地用手按压着灼痛欲裂的眉心,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一种…被窥视、被利用的冰冷恶心感。

他不仅能“听”到那宇宙级的杂音,不仅能“看”到星空的诡异错位,他现在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灵魂中最痛苦、最不堪重负的那一部分,正在变成某个遥远存在手中…调音的音叉上一个微不足道、却不可或缺的零件。

群星正在肉眼无法察觉地错位,而他的灵魂,也随之发出不堪重负的、共颤的哀鸣。陷阱的齿轮,咬合得越来越紧,发出的噪音,只有最痛苦的受害者才能率先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