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人惊喜的是,传承班的两名见习学员恰好在渡头村学习,他们在战斗中主动承担了“阵眼看护”的任务,帮修士们更换灵韵罐,确保协同阵的灵光不中断。“以前只在演练场见过影魔,这次真刀真枪地上,才知道平时的训练没白费!”一名学员兴奋地说,“修士们负责攻击,我们负责辅助,村民们负责预警,每个人都有活儿干,这就是林盟主说的‘同心御险’吧!”
战斗结束后,林辰赶到渡头村,看着完好无损的灵苇田和满脸笑容的村民、修士、学员,心中满是欣慰。老周拉着林辰的手,指着田边的协同阵:“这阵真是我们的‘救命阵’!以前遇到影魔,我们只能看着灵苇被破坏,现在有了它,再加上大家的帮忙,影魔连田边都靠近不了——正阳盟的协作,真是把‘守护’送到我们心坎里了!”
这次小规模的实战,成了战术推广成果的最佳检验——从预警到防御,从攻击到辅助,修士、学员、百姓各司其职,协作网的每一个环节都发挥了作用,没有短板,没有漏洞。林辰将这次战斗的全过程记录下来,作为《协作实战案例集》的开篇,供各分盟和协作点学习。
四、成果展叙·声名扎根
战术推广满月之际,总盟在青云山广场举办了“协作成果展”。各分盟、协作点都带来了自己的“守护成果”,广场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展品,热闹得像一场盛会。
西部展区,沙棘村的村长带来了改良版的“防影挂毯”——在原有基础上加入了灵韵罐的触发装置,影力靠近时挂毯会自动亮起红光,既预警又防御;赵磊则展示了灵沙狼小队的“影卫诱敌记录”,上面详细记录了五十次模拟训练的成功率,从最初的六成提升到了现在的九成八。
南部展区,李柔的水泽修士展示了升级后的“三脉协同阵”——体积缩小了一半,灵韵消耗降低三成,却能抵御更高浓度的影力;芦苇村的王老汉带来了“灵苇阵基”的量产版,用机器代替手工编织,成本降低,效率提升,能更快地配送到偏远协作点。
东部展区,江小远的商队展示了“应急物资舱2.0”——新增了“影力屏蔽层”,能在高影力环境下保护物资,还加装了自动导航功能,不用修士操控也能精准抵达目的地;渡头村的老周则带来了“漩涡流向仪升级版”,不仅能预警漩涡,还能显示影力浓度,功能更全面。
传承班的展区最热闹,阿泽小队现场演示了“低阶修士简易战术”,几名新学员在没有高阶修士指导的情况下,成功布下协同阵、困住模拟影魔,引来阵阵喝彩;学员们还带来了《战术口诀集》,用漫画的形式讲解战术步骤,连不懂灵韵的百姓都能看明白。
林辰站在展区中央,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修士们在讨论战术细节,百姓们在询问展品的使用方法,孩子们在传承班的展区围着看漫画口诀,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青玄子长老走到林辰身边,轻声道:“你看,这就是‘声名鹊起’的真正模样——不是高高在上的威望,是百姓愿意靠近你、信任你,愿意和你一起守护家园。”
成果展的最后,林辰和各分盟、协作点的代表一起,在总盟的“同心墙”上按下了手印——每一个手印,都代表着一份守护的承诺;每一个名字,都记录着一段协作的故事。这面墙,成了第三卷“门派风云·声名鹊起”最鲜活的见证。
五、卷末回望·新途待启
成果展结束后的深夜,林辰独自站在观星台,手中的源珠泛着温润的金光,与同心墙上的手印遥相呼应。他翻开《第三卷协作日志》,里面记录着这一卷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从影魂渊决战后的联盟初立,到第一处分盟的建立;从第一次百姓协作点的预警成功,到全界协作网的织就;从传承班的成立,到新辈修士独当一面……每一页都写满了“协作”与“传承”,每一段都浸透着“守护”与“信任”。
陈默拿着刚解读的同源珠残片赶来,残片上的最后一段纹路终于清晰:“同源珠之核,非正阳之力不能启;正阳之力,非同心不能聚——同心者,修士与百姓共守,老辈与新辈同担,是为正阳界之根。”
林辰看着这段文字,心中豁然开朗,真正的意义,不仅是建立了一个联盟,织就了一张网,更是凝聚了“同心”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来自强大的修为,也不是来自高阶的术法,而是来自每一个人对家园的热爱,对守护的担当。
他抬头望向迷雾森林的方向,源珠的金光中,隐约浮现出浮空影城的轮廓,也浮现出第四卷的微光——那里有更艰巨的挑战,有未解开的谜团,但林辰心中没有丝毫畏惧。因为他知道,无论未来有多难,他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有无数的修士、百姓、传承者,有一张用同心与信任织就的“平安网”,这张网,会陪着正阳界,走过风雨,走向光明。
观星台的夜风拂过,带着青云山的草木清香,也带着各协作点的安宁气息。林辰握紧源珠,轻声念出残片上的最后一句话:“同心在,正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