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同心铸史·新途启帆(1 / 2)

一、全界协防·日常守安

秋末的正阳界,处处透着安宁的气息。西部迷雾森林边缘,赵磊的灵沙狼小队正按例巡逻,五只灵沙狼鼻子贴着地面,时不时对着影雾浓度稍高的区域低吼——这是每日三次的“影雾监测”,从最初的修士单独行动,变成如今“灵沙狼+百姓观察员”的组合,沙棘村的两名村民背着预警旗,跟在小队身后,遇到异常就用简易检测符标记,再通过传讯符同步给前哨站。

南部碧渊泽的灵苇田里,芦苇村的王老汉正带着村民收割新一批灵苇。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灵苇田周围多了三圈“苇席防御带”,每隔十步就嵌着一个灵韵罐,村民们一边收割,一边检查罐内的灵韵余量,“现在不用等修士来,我们自己就能维护防御带,影雾来了也不怕。”王老汉擦着汗,指着田边的水火净化阵模型,“村里的年轻人还跟着传承班学了简易净化术,以后灵苇田的守护,我们自己就能扛起来。”

东部的灵晶雪橇商道上,江小远的商队正运送一批新制作的抗漩涡装备,前往西部前哨站。雪橇旁,渡头村的船工老周带着两名年轻船工,驾驶着改装的“影雾渡船”,沿着商道旁的水域随行——这是新建立的“水陆协同补给线”,商队负责陆地运输,渡船负责水域补给,遇到影力异动,双方能第一时间互相支援。

北部冰原的寒水泉边,阿古拉的萨满正带着部落猎手,用寒灵晶加固寒灵阵。冰原的少年们围在一旁,认真学习阵纹绘制,他们手中的“寒灵绘图笔”,是总盟传承班专门定制的,笔芯含着少量寒泉灵韵,画出来的阵纹能暂时激活,方便初学者练习。“以前冰原的守护靠萨满,现在孩子们也能学,以后冰原的‘北大门’,就有更多人守了。”阿古拉望着远处的雪山,眼中满是期待。

这就是第三卷“门派风云”落幕时的正阳界——没有惊心动魄的战斗,只有日复一日的协作守安。修士、百姓、传承者各司其职,像无数个齿轮,咬合在一起,让“协作网”平稳运转,将影力威胁挡在生活之外。

二、石漠御影·协作自洽

初冬的一个清晨,东部石漠村的预警钟突然响起——村外的灵矿附近,村民发现了一处影力残留,黑色的影痕顺着矿洞蔓延,检测符瞬间变成深紫,这是石漠村加入协作网后,第一次独立遇到影力威胁。

村长李老根没有慌,他按照《协作应急手册》的步骤,先让村民们撤出灵矿,用避沙灵粉在矿洞口画了临时防御圈;然后激活传讯符,联系了最近的东部商队补给点和南部水泽修士站——这两个点都在石漠村的“半小时协作圈”内,是之前总盟根据地形规划的支援范围。

不到一刻钟,东部商队的应急物资舱就赶到了,商队弟子送来五张影痕净化符和一台简易定位仪;紧接着,南部水泽修士站的两名修士也抵达,他们带着小型水火净化阵,与村民们一起进入矿洞。李老根和几名年轻村民负责用定位仪标记影痕位置,修士们则释放净化符,商队弟子协助调整阵基——三个小时后,矿洞的影力被彻底净化,灵矿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更让李老根惊喜的是,传承班的两名见习学员恰好路过石漠村,他们主动留下,给村民们补了一堂“影力应急课”,还教大家用灵矿的碎石制作简易检测符,“以后再遇到小股影力,不用等支援,你们自己就能处理。”学员们的话,让李老根心里更踏实了。

消息传到总盟时,林辰正在整理协作网的响应数据。看到石漠村的应急报告,他笑着对陈默道:“这就是我们建协作网的目的——不是总盟包揽所有事,而是让每个协作点都有能力应对危机,让协作变成‘自洽’的体系。现在看来,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

陈默点头,指着数据报表上的“半小时响应率100%”:“全界58个协作点,都能在半小时内联系到支援,其中32个像石漠村这样,能独立处理低阶影力威胁——这比任何战功都更能证明‘声名鹊起’的价值,因为百姓真正觉得,守护是自己的事。”

三、总盟复盘·成果铸册

年末的青云山总盟,迎来了第三卷“门派风云”的最终复盘会。议事厅的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正阳界协作成果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标记,清晰展示着这一卷的所有成果:

- 分盟建设:从最初的3处分盟,扩展到6处分盟,覆盖西、南、东、北、中、虚漠六大区域,每处分盟都有独立的防御、净化、支援能力;

- 协作点覆盖:58个凡人协作点,遍布沙漠、水泽、冰原、石漠,每个点都配备预警设备、简易防御阵和百姓观察员,实现“无死角预警”;

- 传承力量:传承班培养学员300余人,其中50人已成为分盟的基层导师,20人组成“流动授业队”,深入偏远协作点教学,将守护知识传递到正阳界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