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荒谬!简直是对圣人之言的亵渎!” 一位皓首穷经的老儒生气得胡子直抖,差点把手里的竹简摔了。
“三十而立竟是……是站起来打三十个?这……这成何体统!” 另一位儒生痛心疾首。
“君子不重则不威……下重手才能树威?这分明是暴徒逻辑,非君子所为!” 无数信奉“仁政”、“王道”的读书人感觉三观受到了冲击。
然而,也有一些身处乱世或崇尚事功的兵家、法家人物,在最初的错愕之后,却流露出若有所思甚至隐秘的赞同。
“话粗理不粗。” 一位正在研读兵书的将军暗自点头,
“乱世之中,若无实力,空谈仁义确实苍白。孔夫子周游列国,若无一技之长,恐怕也难以安身立命。”
“此解虽戏谑,却道出了强弱之势的本质。” 某位法家名士捋须沉吟,
“规则,往往由强者制定。强到一定程度,自然‘从心所欲不逾矩’,因为矩由己出。”
而当东风-31AG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视频伴随着震撼的轰鸣和激昂的解说呈现时,
整个天幕下的世界陷入了一种死寂般的震撼,随后爆发出更剧烈的哗然!
速度——25马赫!尽管很多人不懂马赫,但“每秒八公里”、“比流星还快”的描述足以让人胆寒。
射程——公里!这意味着从大地的一端可以打到另一端,超出了几乎所有古人对距离的想象极限。
打击范围——覆盖潜在对手全境!这是何等恐怖的灭国能力!
打完就跑的灵活性!这简直颠覆了他们对战争攻防、城池要塞的认知!
这“大火箭”竟然可以像幽灵一样在国土上机动,随时从任何地方发出致命一击!
“这……这已非人间兵器,实乃天神之罚!”
一位见识过大型攻城器械的古代将领面色惨白,他无法想象有什么城墙能抵挡这种从天而降、速度远超投石的打击。
“千里之外,取敌首级如探囊取物……” 另一位谋士喃喃自语,感到深深的无力,
“若后世之战皆如此,我等所学之兵法、阵型,还有何用?”
“这‘钱学森弹道’,竟能让如此巨物在空中随意转向,无法拦截?这……这如何防御?”
无数负责城防的官员感到了绝望。
对于“阅兵”,各朝古人通过天幕的零星信息和嬴子慕的语境,大致理解为是后世国家集中展示最新、最强军事实力的一种盛大仪式,类似于古代的“大阅”或“观兵”,但规模和先进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嬴子慕期待今年阅兵会出现更厉害的导弹,古人们的心情复杂无比。
一方面,他们恐惧于这种毁天灭地的力量竟然还能“更强”;
另一方面,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也被勾起——比这“东风-31AG”更厉害的,会是什么样子?
难道真能如嬴子慕所说,达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甚至更高的“马赫”境界?
许多人已经开始下意识地用“马赫”来衡量这种恐怖的毁灭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