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赤火汉末魂 > 第556章 诸葛亮的叹息

第556章 诸葛亮的叹息(2 / 2)

“如今,我愈发体会到,寄望于‘群众自发力量’之纯粹……在此等坚固无比的堤坝面前,是何其的苍白与无力! 散沙,如何能撼动山岳?”

书房内陷入长久的寂静。诸葛亮的叹息,不仅是对一次具体政事受阻的感慨,更是对一种历史性困境的深刻体认。

他清晰地看到了那堵横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由旧体系构筑的铁壁,并为此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

这铁壁,并非单靠主公仁德与军师才智便能轻易摧毁。北伐固然艰难,但欲革新这内部的沉疴,似乎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龙骧谷,赤火公社总部的议事堂。

油灯将与会者的身影拉长,投在悬挂着北疆地图与《赤火律》摘要的土墙上。

在座的不仅是秦狼、孟瑶等核心骨干,更有从各根据地选拔而来、最具潜力的新生代干部。气氛严肃,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烬身上。

他手中没有书稿,只有一杯清水。议题直接而深刻:如何回应蜀汉诸葛亮对“群众自发力量”的疑虑,以及如何打破历史上无数次自发反抗终归失败的循环。

“同志们,”陈烬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我们看到了江东李四的鲜血,也听到了成都军师府里那声无奈的叹息。他们都证明了一件事:散沙般的善意,与仅凭血勇的自发斗争,无论初衷多么纯粹,在旧世界那架精密而残酷的机器面前,终将被无情地碾碎。”

他环视众人,目光锐利如炬,抛出了核心问题:

“那么,劳动人民,这世间财富的创造者,究竟如何才能不再是历史被动的承受者,而成为自己命运真正的主宰者?”

短暂的停顿后,他给出了斩钉截铁的答案,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历史的回音壁上:

“历史的教训,我们自身的经历,都在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必须有一个由劳动人民中间,那些最先认清自身历史使命、最有觉悟、最富于牺牲精神的先进分子,所组成的‘先锋队’!”

“先锋队”三个字,如同惊雷,在议事堂内炸响。有人振奋,有人沉思。

陈烬清晰地阐述了它的本质与任务,杜绝任何误解:

“这个先锋队,绝不是新的老爷,绝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新的统治阶级!”他的语气无比严肃,“它是什么?它是服务的公仆,它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于服务人民;它是思想的火种,要在黑暗的旧世界里,率先点亮真理的光芒,并让这光芒在万千民众心中燃成燎原之势;它更是斗争的脊梁,在最危险的时候要顶在最前面,在最困难的时候要成为信心的支柱!”

他走到悬挂的《赤火律》前,手指划过上面“人民主权”的字样:

“先锋队的全部任务,可以归结为三点:启发民智——让每一个石夯、每一个孟瑶,都明白自己为何而受苦,又该如何去争取;组织力量——将分散的个体,凝聚成能够改天换地的集体意志;指明方向——在历史的迷雾中,找到那条通往‘大同’的唯一道路。”

最后,他回到问题的原点,声音高昂而充满信念:

“蜀汉的困境在于,贤主明君与济世军师试图替人民做主,却撼不动旧体制的根基。而我们的道路,我们先锋队存在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不是代替人民去斗争,而是启发、组织并带领人民,让他们自己解放自己!让千万劳动者,亲手成为新世界的主人!”

陈烬的《组织论》,如同一份宣言,为赤火社的斗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它回应了历史的疑问,也指明了未来的方向。先锋队的理念,如同一颗投入水面的石子,其激起的涟漪,将从这间议事堂,扩散至整个赤火,乃至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