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烬站在那张绘满敌我态势的巨幅地图前,目光沉静地扫过每一张面孔。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让那份沉重感在寂静中沉淀。
“同志们,”他终于开口,声音平稳而有力,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我们赤火公社,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有过颍川星火的微光,也有过北疆燎原的壮阔;有过中原探索的激情,也有过险些覆舟的教训。”
他顿了顿,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那片被标注为“赤色”的区域。
“现在,我正式宣告,我们结束了战略初期的迅猛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战略相持阶段。”
台下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有人不解,有人凝重,也有人若有所思。
“我知道,有些同志渴望速胜,恨不得明天就打到许昌、邺城;也有些同志,经历了中原的波折,心生悲观,觉得曹贼势大,前路艰难。”陈烬的声音陡然提升,“这两种情绪,都要不得!”
他转向地图,系统地剖析起来:
“曹操,看似势大,地盘广,兵马多。但他内部,士族与寒门矛盾重重,豪门兼并导致流民四起,他的‘屯田制’饮鸩止渴,底层怨声载道。他看似铁板一块,实则裂缝丛生!”
“而我们,”他的手指划过赤火控制的区域,“我们人少,地贫,兵力寡。但我们有他们永远没有的东西——觉醒的民心,先进的理念,还有……时间!”
“敌人希望速战速决,凭借体量优势一口吞掉我们。我们偏不!”陈烬斩钉截铁,“我们要反其道而行,把战争拖下去,拖垮他,拖死他!今后的总方针,就是六个字——‘熬下去,建起来’!”
他环视全场,目光灼灼,提出了相持阶段的三大核心任务:
“第一,军事上,‘零敲牛皮糖’!” 陈烬握紧拳头,又缓缓张开,“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不搞主力决战。运用我们最擅长的游击战、运动战,小股出击,频繁袭扰。今天吃掉他一个斥候队,明天端掉他一个粮草站,后天伏击他一支运输队。积小胜为大胜,像敲牛皮糖一样,一点一点消耗他的兵力、士气和物资!让他防不胜防,寝食难安!”
秦狼听得眼中精光爆射,忍不住低吼一声:“好!这个法子好!让他曹阿瞒浑身痒痒,没处挠!”
“第二,经济上,‘深耕根据地’!” 陈烬继续道,“再不能犯中原的错误!各根据地,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保障自给。推广北疆的农具改良和耕作技术,兴修水利,鼓励手工业,建立我们自己的小型矿冶、织造、军工作坊。我们要把根基扎深,扎牢!只有我们自己的根基稳了,才能源源不断地支持长期斗争!”
孟瑶认真记录着,眼中充满了希望。韩澈则面露惭愧,随即化为坚定。
“第三,政治上,‘扩大统一战线’!” 陈烬的声音带着强大的感召力,“曹操的敌人,不止我们一个。那些受他压迫的寒门子弟,那些被他猜忌的地方豪强,那些在他苛政下挣扎的平民百姓,甚至他内部那些与他有矛盾的势力……都是我们可以团结、可以争取的对象!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不是投降,这是智慧,是为了孤立最顽固的敌人,最终彻底战胜他!”
他最后总结道:“相持阶段,是意志的比拼,是耐力的较量,更是我们积蓄力量、孕育反攻的关键时期!可能会很苦,会很漫长。但只要我们路线正确,团结一心,今天撒下的种子,必将在未来,迎来燎原的丰收!”
陈烬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驱散了迷雾,统一了思想。原本急于求成的干部们沉静下来,开始思考如何“零敲牛皮糖”;原本有些悲观的同志,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光,看到了“深耕”与“统战”的巨大潜力。
林枫坐在角落,依旧面无表情,但在他的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持久战”、“矛盾利用”、“根基建设”等关键词,他的目光,深不见底。
韩澈站起身,代表中原干部表态:“社长,我们明白了!中原的教训,我们一定吸取!这持久战,我们熬得起,也建得成!”
会议在昂扬的气氛中结束。持久战的战略,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赤火公社在艰难时局下的前进道路。熬下去,建起来——这不仅是战略,更是一种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