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赤火汉末魂 > 第510章 “朋友”论

第510章 “朋友”论(2 / 2)

《优待工商令十条》颁布那天,赤火谷外的布告栏前挤满了人。绸缎长衫的商贾们捻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而穿着短打的工人们则伸长脖子,脸上写满困惑。

“三免两减一保证……”一个老工匠喃喃念着,眉头越皱越紧,“这‘三免’——免工会监督,免劳动稽查,免超额利润税……咱们这些年争来的规矩,就这么没了?”

没人回答他。商贾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围住了新设立的“工商司”衙门,捧着钱匣子争先恐后。

吴瀚站在新落成的织造局高台上,看着下方近百台新式织机轰隆运转,白花花的棉布如瀑布般倾泻。

他意气风发地对身旁的林枫说:“看看,林政委!三个月,仅仅三个月!这样的规模,靠我们原先那点家底,一年也办不到!”

林枫微微颔首,目光冷静地记录着一切:“资本的能量确实超乎想象。只要给予适当的激励,他们就能创造出惊人的生产力。数据不会说谎——中原地区的工商业产值同比增长了四倍。”

这时,一群穿着染满各色颜料的粗布衫的印染工人闯了进来,带头的是个脸上带着烫伤疤痕的中年汉子——印染工会的负责人老周。

“吴总管!林政委!”老周的声音因激动而沙哑,“工坊现在一天要我们干六个时辰,机器不停人就不能歇!工钱却按件计,熟练工还不如从前!娃娃们的手都被染料泡烂了,这和我们当年在士族工坊里有什么两样?”

吴瀚脸上的笑容淡去,他走下高台,目光扫过工人们粗糙的手和期盼的脸。

“老周,还有各位工人弟兄,”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你们要认清形势。没有这些资本家老板的投资,这些织机、这些工坊从哪里来?你们连现在的饭碗都没有!”

他拍了拍老周的肩膀,语重心长:“要学会感恩,要顾全大局。现在是我们赤火公社积累资本的关键时期,等我们壮大了,自然会改善大家的生活。”

老周愣住了,他不敢相信这话是从赤火公社总管嘴里说出来的。他张了张嘴,还想争辩什么。

林枫上前一步,用他特有的冷静语调补充道:“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看,初级工业化阶段必然伴随劳动条件的阵痛。这是为了更快实现生产力飞跃的必要代价。工人同志们应当理解并支持。”

工人们哑口无言。感恩?阵痛?这些词汇像冰冷的雨水,浇灭了他们心头最后的希望。

效果立竿见影。

更多的资本如潮水般涌入中原。冶铁工坊、陶瓷窑厂、货运码头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市集上货品琳琅满目,商旅络绎不绝,表面一片繁荣。

但在光鲜的背后:

工会干部被禁止进入工场“干扰生产”。

工人每日工时被拉长到八个时辰,工伤频发。

童工重新出现在最危险的工序上,因为他们工钱更低。

《劳动律》中规定的休息权、安全保障形同虚设。

夜幕降临,在新开设的“四海酒楼”雅间里,吴瀚、林枫与几位大商人把酒言欢。窗外是灯火通明的工坊,窗内是觥筹交错。

“吴总管英明!林政委高见!”一个胖商人举杯谄媚,“有了这《十条》,咱们做生意才放心啊!”

吴瀚微笑着举杯回应,余光瞥见楼下巷口几个下工的工人正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家走。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很快被坚定取代。

“为了中原的繁荣。”他朗声道,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林枫轻轻转动着酒杯,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在他的笔记本上,清晰地写着一行字:“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社会矛盾的激化是必然现象。此为通往更高阶段之必要代价。”

而在工坊区边缘低矮的窝棚里,老周看着小儿子被染料腐蚀得红肿的双手,第一次对墙上那张“赤火公社”的标语产生了怀疑。

糖衣很甜,但包裹在里面的,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