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赤火汉末魂 > 第509章 宪章风云(二)——落地

第509章 宪章风云(二)——落地(1 / 2)

制宪会议的争论持续了数日,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激烈碰撞,仿佛一场思想的拉锯战。

当所有的观点、担忧、激情与恐惧都被摊开在阳光下反复辩驳后,会场的气氛反而从最初的沸腾逐渐沉淀下来,变得凝重而肃穆。

所有人都意识到,此刻的决定,将真正塑造赤火公社的灵魂,定义这个新生政权的性质。

轮到陈烬做最后的总结陈词。他没有再纠缠于具体的条款辩驳,而是站起身,走到台前,用一种深沉而充满历史感的目光扫过全场。

他的声音不高,却仿佛带着千钧重量,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后世将这次讲话的核心思想整理为 “水与舟”的辩证关系。

“同志们,”他缓缓开口,如同一位与历史对话的哲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旧时代的王朝,那些皇帝、官僚、士族老爷们,他们是如何对待这‘水’的?”陈烬的目光变得锐利,“他们视民如洪水猛兽,惧怕这水的力量。他们拼命地修筑堤坝,堵塞言路,压制一切不满的声音,企图让这水永远平静,甚至枯竭!结果如何?”

他停顿了一下,让那历史的教训在寂静中回荡。

“结果就是,民怨如同被不断抬高的水位,终有一日,会冲垮一切堤防,形成毁灭一切的滔天巨浪!一个个看似固若金汤的王朝,便在这巨浪中,身死国灭!这是历史的周期,是旧统治者的宿命!”

接着,他话锋一转,声音中充满了开创性的力量:

“而我们,我们赤火公社,要走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我们的办法是什么?不是去堵,不是去怕!”

“我们的办法,是主动地去开凿运河,修建水库!”

他挥动手臂,仿佛在描绘一幅宏伟的蓝图:

“我们要给人民,给这看似汹涌的‘水’,开辟出合法的、宽阔的、顺畅的渠道,让他们能够表达诉求,能够监督我们这些掌舵的‘舟’!让他们积攒的力量,能够通过这些渠道释放出来,灌溉农田,驱动水轮,成为建设新世界的动力,而不是毁灭一切的洪水!”

他的手指向宪法草案中那最具争议的条款,声音斩钉截铁:

“罢工权,就是我们要开凿的最重要的一条运河! 它不是洪水的闸门,它是调节水位的安全阀,是倾听水声的听诊器!”

最后,他面向那些依然心存疑虑,担心此举会削弱政权权威的干部,语重心长地说道:

“同志们,请你们明白,将这样的权利赋予人民,这不是在削弱我们的权力,恰恰相反,这是在巩固我们最根本的根基!”

“只有让工人、农民敢于对我们说话,敢于指出我们的错误,我们才能永远保持清醒,永不脱离养育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红色江山,才能真正跳出历史的周期率,永不变色!”

“水能载舟,亦可覆舟。我们不惧水,我们导水。水愈活,舟愈稳!”

陈烬的总结陈词,将一场关于具体权利的争论,提升到了政权存续、历史规律和执政智慧的哲学高度。

他那充满辩证色彩的“水舟论”,如同醍醐灌顶,彻底浇灭了多数反对者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也让所有支持者感受到了肩头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在随后的表决中,经过更加细致的条款打磨和程序工作,《赤火宪章》在人民议事会获得了压倒性的高票通过。

“劳动者有通过罢工、集会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 这一条,如同一颗闪耀的星辰,被永久镌刻在了赤火公社的根本大法之上。

消息像春风一样,迅速传遍了北疆、中原的城镇乡村。

在龙首集,工人们聚集在工会门前,一遍遍听着宪章内容的宣读,当听到“罢工权”三个字时,许多人相拥而泣,他们知道,自己不再是任人宰割的“草民”,他们的脊梁,被这部至高无上的法典真正撑了起来。

在王家村的合作社,老农王老栓对围拢过来的社员们激动地说:“听见没?咱们以后,腰杆更硬了!这世道,真的变了!”

在各地的作坊、田间,人们奔走相告,将“罢工权入宪”的消息视为自身地位一次前所未有的、根本性的提升。

他们手中仿佛握住了一件无形的、却无比强大的武器,一件由他们自己的政权赋予的、用以保护自己的神圣武器。

《赤火宪章》的落地,不仅仅是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它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启蒙和权力宣告。

它标志着,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个真正由人民参与、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的政权,开始了它伟大而艰难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