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日起,‘织网计划’的重心,转向播种。”燕十三的声音低沉,没有一丝波澜,“我们要培养的,不再是传递日常消息的信鸽,而是‘休眠的种子’。”
他环视众人,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能剖开每个人的内心:
“这些‘种子’,可能是一个在县衙郁郁不得志、终日与冰冷卷宗为伴的年轻书吏;可能是一个往来各地、人脉广阔却总被士族轻视的商人;可能是一个在权贵府邸强颜欢笑、却能窥探枕边私语的歌姬;甚至……”
他顿了顿,“可以是一个被我们俘虏,经过‘彻底改造’,心甘情愿被释放回去的低级军官。”
一名骨干忍不住开口:“总执事,让俘虏回去,是否太过冒险?万一他……”
“没有万一。”燕十三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改造’不是威逼利诱,而是摧毁他旧有的信念,再为他重塑灵魂。当他从心底认同我们的事业,将自身的屈辱与愤怒,与我们铲除世间不公的理想融为一体时,他就不再是敌人的军官,而是我们深埋在敌方壁垒下的‘休眠种子’。”
他走到墙边,那里挂着一幅巨大的、空白的心理评估图谱。
“选拔标准,首要并非能力,而是信念的纯粹与坚韧,以及承受极致孤独的能力。”
燕十三的手指划过图谱上的几个关键节点,“他们要能完美扮演自己的角色,甚至可能要在敌人的体系中生活数年、十数年,忍受自己人的误解,承受敌人的提拔或侮辱。平时,他们只传递极少量、具有战略价值的信息,或者……完全不传递任何信息,就像一颗真正的种子,在黑暗中沉默,只吸收,不生长。”
“那如何确保他们不变质?时间会腐蚀一切。”另一名骨干提出疑虑。
“所以需要‘园丁’。”燕十三看向提问者,“每一位‘种子’,都有一位唯一的、绝密的‘园丁’负责单线联系和心理维系。‘园丁’是他们与组织唯一的脐带,是他们在无尽黑暗中能看到的唯一星光。同时,‘种子’自身,也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对赤火理念毫不动摇的信仰。”
他回到桌边,语气带着一种冰冷的狂热:
“这些‘种子’的价值,不在于日常的情报,而在于关键时刻的一击。当我们需要时,一声指令,他们便会从沉睡中苏醒。可能是曹军主力开拔的前夜,一份真实的行军路线图悄然送出;可能是孙权决定和战的关键时刻,一句耳边风改变决策;可能是刘备集团内部倾轧的当口,一份精心准备的‘罪证’适时出现……”
“我们要的,是在敌人最坚固的堡垒内部,提前埋下崩塌的引信。这些‘种子’散布得越广,埋藏得越深,敌人的根基就越是千疮百孔。”
燕十三最后命令道:
“启动‘深潜’计划。筛选目标,进行长期、细致的观察和评估。一旦确认,由最优秀的‘园丁’进行接触、引导和‘植入’。记住,耐心,是我们最强大的武器。我们要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下一盘天下最大的棋。”
石屋内的众人凛然受命,无声地退入阴影之中,如同水滴汇入大海。
就在赤火谷进行着绝密部署的同时,在许都一个不起眼的小酒馆里,一名因伤退役、被安排到城门守备队担任文书的前曹军校尉,正独自喝着闷酒。
他怀中,贴身藏着一枚温润的石质令牌,上面刻着一个简单的火焰纹路——这是他被“改造”期间,那位改变他一生信念的“先生”所赠。
他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等待。像一颗被深埋于冻土的种子,等待着那不知何时才会到来的惊蛰。
赤火的阴影,以一种更为隐秘、更为长久的方式,开始渗透这个时代的每一个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