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烬在秦狼以及卫恒、呼厨泉等将领的陪同下,策马缓行,巡视着这片已然焕然一新的土地。
远处,不再是游移不定的部落帐篷,而是规划整齐的定居村落和公社牧场;耳边,不再有部落间仇杀的号角,只有牧人悠长的吆喝与公社学堂传来的朗朗读书声。
辽阔的草原上,再也看不到狼烟示警,只有象征着和平与交易的商队驼铃,沿着新修的道路,往来穿梭。
他勒住马,望向这片一直让中原王朝耗费无数心血、修筑万里长城也难以真正驯服的广袤疆域,深深吸了一口气,对身旁的秦狼感慨道:
“老秦,你看,我们终于证明了,最好的长城,不是砖石垒砌的边墙,而是让长城内外的人,都能吃饱穿暖,都能有尊严地生活,都能成为平等的兄弟。 人心所向,才是真正永不陷落的长城。”
秦狼重重点头,看着远处正在操练的龙骑兵扬起的烟尘,接口道:“是啊,昔日视为边患的胡骑,如今成了我们最锋利的矛;视为贫瘠之地的草原,如今成了我们最稳固的后方和仓库。”
的确,来自草原的牛羊肉、乳制品、优质的战马、坚韧的皮革,正通过畅通的商路,源源不断地输入赤火公社控制的中原和北疆,极大地丰富了物资储备,强健了战争机器的筋骨。
而新编成的、以归附胡骑为骨干的赤火龙骑兵,更是让赤火公社的机动作战能力跃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最终画面定格在北疆民族公学的操场上。
夕阳将金色的光辉洒满大地,巍峨的赤火碑矗立在操场边缘,碑上“赤火”二字与下方的公约条文在余晖中熠熠生辉。
一个虎头虎脑的胡人孩童和一个机灵的汉人孩童,正为了明天“风筝信号”通信演练的任务,肩并肩地奋力奔跑着,他们的笑声在空旷的操场上回荡,身影在赤火碑下拉得很长,仿佛融为了一体。
天下震动
许都,丞相府。
曹操正伏案批阅文书,一份来自北疆的加急密报被程昱亲自呈上。
他展开细读,脸上的肌肉逐渐僵硬,持笔的手微微颤抖。密报上清晰地写着:“轲比能部众尽数归附赤火,陈烬于漠南设立行署,编练胡骑,北疆……已定。”
“啪嗒。”
曹操手中的朱笔,无力地坠落在案几之上,殷红的墨迹污损了摊开的绢帛。他仿佛一瞬间被抽走了力气,向后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良久不语。
书房内死寂一片,程昱、贾诩等人垂手侍立,大气也不敢出。
终于,曹操缓缓睁开眼,目光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与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他望向沉默如山的贾诩,声音沙哑地叹道:
“文和……北疆天命,已归陈烬矣……他竟能如此……不战而屈人之兵,化胡骑为己用……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一声叹息,道尽了枭雄的无奈与时代的变迁。
赤火公社北疆的永定,如同一声沉重的战鼓,敲响在曹操和所有天下角逐者的心头,宣告着一个旧时代的彻底落幕,和一个由赤火主导的新时代的加速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