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赤火汉末魂 > 第448章 赤火龙骑兵

第448章 赤火龙骑兵(1 / 2)

草原的归附,并非征服的终点,而是更深层次融合与建设的起点。

陈烬与北疆总部深知,要真正让这片广袤的土地成为赤火公社永固的北疆,而非周期性动乱的策源地,必须在尊重其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一场深刻的、由内而外的改造与升级。

在靠近草原的边境重镇,一所特殊的学府——“北疆民族公学” 正式挂牌成立。

它的生源,主要来自归附部落中那些年轻、聪慧、对新生事物抱有好奇心的牧民子弟,以及部分在前期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基层鲜卑干事。

公学不仅教授汉文、算数、基础的自然知识,更核心的课程是系统学习《赤火手记》的精要、赤火公社的组织原则、政策法令以及基层管理方法。

其目标,并非培养精通汉家经典的传统士人,而是要系统性地培养出一批深刻理解并忠诚于“赤火”理念的本民族干部。

他们将作为桥梁与骨干,在未来管理、建设新的草原行政区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军事整合是一项重中之重。归附的鲜卑部族中,不乏弓马娴熟、骁勇善战的精锐骑兵。

赤火公社以这些鲜卑勇士为骨干,融合部分匈奴骑兵,并调入赤火老兵作为政治委员和技术士官,组建了一支全新的部队——赤火第一龙骑兵师。

这支龙骑兵,并非简单的骑兵部队。

它保留了游牧骑兵来去如风、善于骑射的传统优势,同时灌输了赤火严明的纪律、统一的指挥和步骑炮(此处“炮”可理解为强弩、投石机等远程武器)协同作战的理念。

他们装备了赤火工匠改良的马镫、马刀,以及适合骑乘射击的强弩,并接受严格的阵型变换和战术突击训练。

由熟悉骑兵作战的呼厨泉兼任师长,赤火派出的政委负责思想教育和纪律监督。

这支兼具机动性、冲击力和纪律性的钢铁洪流,将成为未来北疆防务和战略机动的重要力量。

针对草原生态脆弱的特点,赤火公社颁布了 《草原保护与开发律》 。这部律法明确规定:基于科学勘察,划分四季牧场,严格实行轮牧休牧制度,违者重罚;禁止为了短期收成而滥垦草场,保护水源地;鼓励和支持在适宜地区种植人工牧草,建设越冬棚圈,增强抗灾能力。

这不仅是发展经济,更是引导草原文明从“掠夺式”游牧向“可持续式”牧业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这一系列举措,其核心并非是用汉文化去覆盖、同化鲜卑文化。

陈烬多次强调:“我们带来的不是‘汉化’,而是‘赤火化’。” 这是在 “赤火”理念框架下,对游牧文明进行的一场扬弃与彻底升级。

它保留了游牧文明中适应自然环境的合理内核(如畜牧业),但摒弃了其落后的社会结构(贵族特权、部落割据)和生产方式(靠天吃饭、掠夺经济)。

它注入了新的元素:公平的社会制度、科学的规划管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以及更高效的组织形式和军事技术。

这场变革,旨在帮助草原人民摆脱千年来的兴衰循环,走向一条更具韧性、更加公平、也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草原,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融入赤火公社的宏大版图,成为其充满活力的北方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