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最后总结,目光灼灼:“这并非空想!我在工坊深知,统一了犁铧尺寸,生产效率立马提升。将此理念扩至全军后勤,必将使我军获得远超敌手的机动、持久和恢复能力!曹操的补给线漫长混乱,各州郡物资制式不一,这正是我们可以倚仗的系统性优势!”
陈述完毕,会场内异常安静。
许多学员,尤其是来自战斗部队的,最初可能觉得这题目枯燥,但越听越觉得有道理,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他们想起自己经历过的补给混乱、零件不对的挫折,顿时对石磊的方案深感认同。
陈烬的身体微微前倾,眼中闪烁着极其赞赏的光芒。
这个学员的想法,直指现代军队后勤建设的核心,其价值甚至超越了一两个新战术!
“石磊学员,”陈烬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得的振奋,“你的论文,看似朴实,其战略价值,或许不亚于十万精兵!你从一个工匠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如何打造一支真正现代化军队的筋骨!”
他立刻追问细节:“实现全军标准化,涉及所有工坊,工程浩大,你认为第一步该如何走?又如何让各部队习惯并执行?”
石磊显然深思熟虑:“回社长!第一步,应成立‘军工标准局’,优先制定最常用、最影响战斗的物资标准,如箭矢、弩机核心件、单兵口粮。强制要求所有工坊按新标生产,旧标物资逐步淘汰。其次,选择一两个主力营进行试点,配发全套标准化物资,检验效果,总结经验,再逐步推广。过程中需严格监督,对违反标准者追究责任。”
卫恒补充问道:“敌军若缴获我标准物资,岂不也能使用?”
石磊答道:“确有此风险。但利远大于弊。且我们可在核心部件上预留改进空间或加密措施。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组织力和执行力来推行标准,而敌人即便拿到实物,也难以模仿其背后的生产体系和纪律。”
陈烬满意地点头,当场做出决定:“论文评级:优+!建议:立即着手筹备‘军工标准局’,由石磊学员加入核心筹备组,并抽调相关工匠、后勤军官,尽快制定出第一批标准草案。此事务必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推进!”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如果说巴特尔的论文是锐利的矛尖,那么石磊的论文就是坚固的盾身和高效的筋腱。
这一攻一守,一奇一正,完美展现了赤火军事学院首届学员的思维深度和实用精神。
这场论文答辩会,已然成为赤火军事思想的一次集中迸发和创新盛宴。
所有人都期待着,下一位学员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