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造坊里,炉火依旧通红,锤声依然叮当作响,却少了往日的生气。
老铁匠王锤头赤着上身,汗水沿着古铜色的脊背往下淌。
他手中握着一把即将成型的柴刀,在炉火中烧得通红后,又仔细地捶打了二十多下。每一锤都精准有力,让刀身更加坚韧,刀口更加锋利。
\"王师傅,又超时了。\"一个年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冷漠。
王锤头不用回头就知道是林枫派来的记录员。他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锤子:\"这把刀能用三年不卷刃,多花点工夫值得。\"
记录员面无表情地在木板上划下一笔:\"按定额,这把刀超时一刻钟。今天的效率分要扣掉三分。\"
旁边一个年轻铁匠凑过来,低声道:\"王师傅,您何必呢?我一天能打五把刀,虽然不如您的好用,但考核分数高,工分也多。您这...\"
王锤头看着手中那把精心打造的柴刀,刀面光可鉴人,叹了口气:\"手艺人不讲手艺,还讲什么?\"
但月底工分结算时,王锤头的收入果然比那些粗制滥造的年轻铁匠少了一截。
渐渐地,坊里追求质量的风气淡了,取而代之的是应付考核、追求数量的浮躁。产品质量悄悄下滑,但林枫的报表上,\"总产量\"的数字却节节攀升。
徐文某日来坊里取定制的测量工具,发现精度大不如前,皱起了眉头:\"这尺子...刻度有些偏差啊。\"
坊主张佳庆苦笑:\"徐先生,现在大家都赶工,能按时交活就不错了,精细处难免...\"他没说下去,只是摇了摇头。
徐文若有所思地离开,回去翻看林枫送来的生产报表。数据确实漂亮,产量提升了两成,效率提高了三成。但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与此同时,民兵训练场上,雷豹的眉头越皱越紧。
他看着那些在体能、技能考核中拿高分的民兵,在模拟对抗演练中却表现得呆板僵硬。
反而是几个考核成绩中上、平时有些\"调皮捣蛋\"的士兵,在演练中灵活机动,常常出奇制胜。
\"停!\"雷豹终于忍不住叫停了训练,\"李大有,刚才你明明可以从侧翼包抄,为什么非要正面强攻?\"
那个叫李大有的民兵立正回答:\"报告教头!训练手册第三章第五条写明,遇此情况应当正面牵制,等待援军!\"
雷豹气得差点背过气去:\"战场上瞬息万变,哪能死守手册?\"
他直接去找林枫,建议在训练考核中增加实战化、不可预测的环节。
林枫从一堆文件中抬起头:\"雷队长,增加这些环节需要额外资源,且无法量化评估,有失公平。现在的考核体系科学、公正,数据证明很有效。\"
\"有效?\"雷豹几乎要吼出来,\"培养出来的都是木头兵!真要上了战场,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林枫面不改色:\"数据不会说谎。如果实战表现真的不佳,那一定是训练量还不够,我会考虑增加训练时长和强度。\"
雷豹气得扭头就走,心里涌起深深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