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领的突击队,如同燎原的烈火,总能在最僵持的战线上撕开缺口。战功累积,他的部队被扩编为独立的“尖刀营”。
校场上,石锁站在一群杀气腾腾的老兵面前。
他年轻,脸上甚至还有些未褪尽的稚气,但眼神却像磨利的刀锋,扫过谁,谁就不自觉地屏住呼吸。
“都知道咱们营叫啥不?”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狠劲。
“尖刀营!”台下怒吼。
“屁!”石锁突然骂道,“光叫尖刀有鸟用!别的营是拳头,是巴掌!抡起来虎虎生风!咱们尖刀营——”
他猛地拔出腰间的短刃,刀刃在阳光下闪过一道寒光,“——就是指甲盖里的那根刺!最不起眼,但得给老子狠狠地扎进去,钻到最深处,搅烂敌人的心肝脾肺肾!听明白没有?!”
“明白!搅烂他们!”台下群情激昂,嗜血的气息弥漫开来。石锁就是有这种魔力,能用最粗野的语言,点燃最疯狂的斗志。他成了赤火军中最年轻、最锋利的营指挥使。
钱焕章敏锐地注意到了这把迅速崛起的“尖刀”。他看出石锁性格直率、重情义,勇猛有余而政治心思不足。这是一个极好的突破口。
于是,钱焕章开始以“老大哥”的姿态刻意结交石锁。几次战斗间隙,他竟“不顾危险”亲自押送着额外补充的酒肉、药品来到尖刀营驻地,拍着石锁的肩膀:“兄弟,打得好!辛苦了!有什么难处,跟老哥说,委员会一定优先保障咱们的尖刀!”
这种“雪中送炭”的关怀,让直肠子的石锁颇为受用。他虽然不喜欢绕弯子,但也知道谁对自己好。对这位“仗义”的钱代表,自然生出了几分好感。
紧接着,钱焕章以“加强尖刀营战功记录与宣传,鼓舞全军士气”为由,将自己的一名亲信——
精于文笔、善于察言观色的孙洪,“推荐”到了尖刀营,担任负责功过记录、思想鼓动的政工干部。
石锁只当是多了个文书,并未多想。
他却不知,孙洪怀揣的真正任务,是密切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向他灌输“钱代表才是真正关心咱们、能办实事的人”的观念,并寻找一切可能,将这柄锋利的尖刀,引向钱焕章所需要的方向。
尖刀营的锋刃依旧雪亮,但握刀的手旁,已然悄然攀上了一只无形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