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赤火汉末魂 > 第124章 连弩队的誓言

第124章 连弩队的誓言(1 / 2)

伏牛山的清晨带着露气,二十架连弩在朝阳下泛着冷光。

青壮们穿着新缝的麻布甲,手里握着上弦的武器,列队站在空地上,每个人的脸都被晨光镀上一层金边。

今天是连弩队扩编的日子,按规矩要立誓,陈烬却没像往常那样站在队伍前面,而是让他们转过身,面对着东边的耕作区。

耕作区里,妇女们正弯腰采摘棉花,白花花的棉絮沾在她们的头巾上,像落了层雪。

张婆婆带着几个老人蹲在田埂上,把捡来的麦穗搓成麦粒,动作慢悠悠的,却透着股踏实。石蛋和几个孩子提着竹篮,给地里的人送水,清脆的笑声顺着风飘过来。

“你们要发誓的对象,不是我。”

陈烬的声音在队伍后面响起,不高,却让每个青壮都挺直了脊梁,“是她们,是这片地,是这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连弩是用来护家的,不是用来追星捧月的 —— 忘了这一点,再锋利的箭也会射向自己人。”

秦狼往前迈了一步,手里的重剑 “哐当” 插在地上。他没看陈烬,而是望着耕作区里春桃的身影 —— 她正把掉在地上的棉絮一点点捡起来,那是公社过冬的指望。

“我秦狼,” 他 “噗通” 一声跪下,额头紧紧贴着土地,泥土的腥气混着青草味钻进鼻腔,“若护不住她们,护不住这地,就让箭射穿我心口,死无全尸!”

他的声音像山崩,震得周围的树叶簌簌往下掉。青壮们愣了片刻,随即纷纷跪下,二十个声音汇成一股洪流:“若护不住她们,护不住这地,甘受箭穿心口!”

陈烬站在他们身后,看着这些年轻的背影,突然想起石夯堵缺口时的样子。

他弯腰捡起一支竹箭,箭头的羽毛在风里轻轻颤动:“起来吧。誓言记在心里,比说在嘴上管用。”

半年后的一场突袭,让秦狼的誓言成了真。袁绍军的散兵摸到隘口,射出的冷箭直奔正在捡柴的石蛋。

秦狼想都没想,扑过去把孩子压在身下。箭簇 “噗” 地扎进他后背,却被肋骨卡住,没伤到要害。

社员们抬他回山洞时,他还咧着嘴笑,血沫从嘴角溢出来:“这箭认主,知道老子的骨头硬…… 没伤到娃就好。”

春桃给他包扎伤口,手抖得厉害,眼泪滴在他的甲胄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秦狼却拍着她的手:“哭啥?老子还能活五十年,还能护着你们五十年。”

连弩队的誓言还在山谷里回荡时,公社的评理组迎来了个特殊的成员 —— 那个曾经的袁绍军探子。

他加入公社后,跟着张佳庆学打铁,手上磨出的茧子比谁都厚。因为见多了军营里的不公,他看事情总带着股清醒的狠劲。

有次李狗子和王二柱为了谁先使用新镰刀吵了起来,他站在旁边冷冷地说:“在军营里,将军说的就是理;在这儿,理在每个人心里 —— 镰刀是公社的,谁的地熟得早谁先用,这就是理。”

张婆婆把自己那根枣木拐杖递给了他:“你敲过的军棍多,知道啥是规矩。现在该敲敲公道了。”

她让他坐在评理组的首位,自己则搬了个小凳坐在旁边,像座稳稳的靠山。

他第一次独立审案,是处理秦二多领了半勺粥的事。

秦二骂骂咧咧地说 “多大点事”,他却举起拐杖往地上一顿:“秦小兄弟,军有军规,社有社律。半勺粥事小,坏了规矩事大。按《赤火律》,多领的粥要还回去,再罚两个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