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挖掘效率更高了。
有了上午的经验,大家的动作更熟练,也更有干劲。
田埂上的土豆堆越来越高,筐子和麻袋一个个被装满,由专人运回到储存粮食的山洞里。
孟瑶的账本上,数字在不断刷新:“三百斤…… 五百斤…… 八百斤……” 她的手有点酸,可心里却充满了力量。
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一份安稳,一份对抗乱世的底气。
周叛主动承担了运土豆的活,他一趟又一趟地往返于土豆地和山洞之间,麻袋勒得肩膀发红,却没喊一声累。
路过石壁时,他忍不住停下脚步,看了看上面刻着的 “赤火” 二字和 “三约”,眼神复杂,却没了往日的嘲讽。
夕阳西下时,最后一筐土豆被运走。大家站在空了的土豆地里,看着彼此满身的泥污和汗水,突然都笑了起来。
笑声在山谷里回荡,响亮而畅快。
“清点一下,总共收了多少?” 陈烬问孟瑶。
孟瑶低头看了看账本,深吸一口气,大声宣布:“总共一千二百三十五斤!”
孟瑶报完土豆总数,指尖在账本边缘摩挲片刻,随即从夹层里抽出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条——上面记着山后坡收的二十石粟米、洞壁三排陶罐里分别装的五袋麦种与十五石黍米,还有王伯带着妇人晒的两筐杂豆、墙角竹篮里晾的干豇豆。
“哇!”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一千多斤土豆,足够他们三十多口人吃上好几个月,还能留出足够的种子,明年种更多的地!
孟瑶等众人欢呼稍歇,轻声补道:“按规矩清点储备粮时,这些先前收的杂粮、干菜得一并算上,都是咱公社的家底。”
陈烬闻声朝她点头,眼底藏着默契——那些没随土豆一起高声宣告的粮蔬,和小山似的土豆堆摞在一起,才是能扛过秋冬的扎实底气。
王伯激动得浑身发抖,拉着陈烬的手说:“陈小哥,我敢说,这方圆百里,没有哪个村、哪个寨能有这么多存粮!咱们赤火公社,真的能在这乱世里站稳脚跟了!”
“是我们能站稳脚跟。” 陈烬纠正道,“不是我一个人,是我们大家。”
他看着眼前的众人:沉默寡言却力大无穷的石夯,认真负责的孟瑶,改过自新的赵五,直爽的李虎,甚至连一直阴阳怪气的周叛,都为这丰收出了力。
“这些土豆,一部分留着当种子,一部分按工分分给大家当口粮,剩下的统一储存,作为公社的储备粮,防备天灾人祸。”
陈烬高声宣布,“孟瑶,你把分粮的明细做出来,明天一早公布,按规矩来!”
“好!” 孟瑶用力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