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空军营(二)(1 / 2)

张潇一让众人继续训练,自己则沿着训练场缓步而行,目光扫过那些训练的新兵,也留意场内建设的各项设施。

走到场地边缘,她注意到东边整齐摆放一堆的降落伞包。

工部在飞机研制上毫无头绪,进展缓慢,但这种关键的保命装备倒是率先研究出来。

这无疑能极大提升将士的生存率和作战勇气。

思绪及此,她又想到了工部最近的另一项重大进展。

据汇报,前段时日,他们以大明各地搜集来的《远西奇器图说》等资料为基础,汇聚了数十位对机械学感兴趣的学者和工匠,日夜钻研,对蒸汽机的研究取得了突破,已经在尝试制造第一台原型机。

得知此事时,张潇一也颇感意外。

“连最基础的工业车床都还没影呢,蒸汽机倒是快出来了……”张潇一心中微哂。

这不得不归功于灵族带来的超凡生产力。

许多需要极高精度加工的金属零件,比如齿轮,以当前纯靠人类工匠手工捶打、锉磨的水平,不仅效率低下,更难保证精度和一致性。

但在灵族手中,凭借对金元素的亲和与掌控,却能轻松地完成,误差都被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

若非如此,凭现有的技术水平,想要造出能稳定运行的蒸汽机,无异于痴人说梦。

灵族的存在,给蹒跚学步的科技树施加了一道加速符,强行跨越了许多本该循序渐进的技术积累阶段。

这让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灵族在推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然而,欣慰之余,各种隐忧也浮上心头。

“但这终究是借力,是捷径。”张潇一很清醒。

“若一味依赖灵族的超凡之力,而忽视基础的工业建设,那么这科技爆发,不过是空中楼阁。”

一旦失去灵族的支撑,整个看似先进的生产体系可能瞬间崩塌。因为人类自身并未掌握其核心的制造能力。

“科技这东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一步步夯实根基。”

“任何试图长期依赖捷径的行为,其尽头,都是深渊。以至于会造成人类对外力的彻底依赖。”

张潇一的思绪越发清晰。

她决定,在支持工部利用灵族优势进行前沿探索的同时,必须投入更多资源,夯实最基础的工业与教育体系。

从零制造简易机床、推行标准化的零件与图纸、建立系统的工匠培训学校……这些看似缓慢的基础工作,才是通向真正强大、不受制于人的科技之路的基石。

捷径可以走一时,但根基,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她继续往前走。

远处是一片专门划出的高空跳跃训练区。

下方铺设着厚厚的缓冲材料,天上还有数只天鹏鸟盘旋在旁策应,以防万一。

即便如此,依旧时不时传来凄厉的惨叫。

“教官!我……我怕啊!再让我准备一下!”

李卿霞死死扒着悬浮平台的栏杆,两腿抖如筛糠,她探头望了一眼下方渺小的景物,脸色瞬间煞白。

乘坐云梭往来白玉京她不怕,可要自己主动往下跳,那感觉截然不同。

负责此片训练的教官同样是一名女子,身形矫健,是第一届全军大比的第六名,也是从圣光军团调任过来。

她看着李卿霞那没出息的样子,非但没有安慰,反而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怕?怕就对了!多跳几次就不怕了!”

话音未落,她身形一动,在李卿霞还没反应过来时,一脚就踹在了她的后腰上。

“下去吧你!”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