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我倒是还好的(2 / 2)

二来,他竟热情邀请周屿一并参加——可周屿果断拒绝了。

不是别的,他妈的晚上还得回去陪老婆吃饭。

当然,嘴上说的是:

“陈老师,晚上还有很重要的兼职。实在不好意思。”

“周屿同学,那明天……”

“军训结束我就过来。到时候咱们可以具体看看现在的进展和问题。”

“好好好!”

然后陈志恒全程笑眯眯,热情的把人送到了门口,还不够,甚至他妈一路送到了楼下。

和刚来的时候简直两幅嘴脸。

毕竟聊到后来,“面试”的风向其实已经悄悄转了。

最开始还是导师面学生,问得一本正经,甚至有点敷衍。

可到后面……就变成了学生在引导师。

——典型的:讲着讲着,对面坐着的人,从审视你变成了听你讲课。

是的,小陈教授也体验了一下小华书记当初经历的:

“误入开题报告现场”以及“被高三生上了一场学术研讨会”。

不过老小子也不是那种没眼力见的。

说的时候,会不动声色地顺手夸陈志恒一句、抬他一手,搞得对方听着舒服,却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反应过来则又会在心中发出惊叹:此子恐怖如斯!

陈志恒的反应也很微妙——

既被点醒,又被倒逼思考,甚至隐隐有那么一点儿:“我是不是在跟一个大佬讨论?”的错觉。

而事实上——

周屿刚才那几句看似“随口总结”的高屋建瓴式分析,根本不是现有的文献表达过的思想。

那其实来自 Google 2009年公开的经典着作《the datater as a puter》。

那本书第一次明确提出:

“A datater is a warehoe-scale puter.”

“the data ter t be treated as one assive puter.”

这就是后来整个现代云原生体系、包括 wSc理念、Kuberes、b、sos的理论基石。

要知道,Google将“把数据中心视为一台计算机”这个理念公开,是在 2009–2010年,当时震惊了全世界。

但对于周屿重生前的世界来说,这套理论……都已经是“过时的旧框架”了。

真正前沿的,大概比这思想还要超前十几年。

只是……对 2008年的这个时代来说,有点太过超前,未必能接受。

所以老小子挑了个“刚好的版本”。

09年的理论,不多不少,不会太难理解、接受,还足够震得人头皮发麻。

.....

.....

而 505办公室内。

组会草草结束,陈志恒心思根本没在 ppt上。

散了会,他第一时间掏出手机,给华晓清拨了过去。

电话很快接通。

“老华,你推荐的那个叫周屿的,我今天面了一下。”

华晓清那头语气轻松:“哦?感觉怎么样?我上次招生的时候跟他聊过你的那个研究方向,他那脑袋……我觉得挺有想法的。”

陈志恒沉默半拍,语气却努力保持平静:

“还可以,是个比较机灵的小伙子。”

“是吗?我咋感觉他灵气特别足,还挺有科研天赋的。”

华晓清笑着说,“可能是我这些年重心也不在科研上了,和他聊那些的时候,我还真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种回到以前在老师面前答辩的感觉呢。”

陈志恒:“……”

他抬手扶了扶眼镜。

那种“答辩感”——他今天也体验到了。

心中说的是:“我他妈也是啊!”

但是他嘴上说的是:

“是吗?那我倒是还好的。”

......

.....

ps:

第二更哈。

今天会加一更,18点左右有第三更。

学术这条线,后面能一笔带过的我就尽量一笔带过。

商业线已经铺了好几条,学术线认真写的话,太容易越写越细。

而且涉及到很多专业术语,读起来也没意思。

说到底,我的初心还是写甜甜的恋爱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