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祭拜先人(2 / 2)

说完,夫妻二人整了整衣襟,对着那尊饱经风霜的土地神像,恭恭敬敬地、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每一个动作都缓慢而庄重,充满了敬畏之情。

随后,他们又移步到父母的坟前。周振华同样取出三炷新香,就着尚未熄灭的火柴点燃,恭敬地插在坟前那个小小的、石质的香炉里。青烟再次缭绕升起,如同沟通阴阳两界的信使。高红梅将剩下的供品重新仔细摆放在父母坟前那块平整的青石板上,又从一个布包里拿出一叠厚厚的、印着铜钱纹路的黄裱纸钱,就着燃烧的香火,小心地点燃。橘红色的火焰跳跃着,吞噬着纸钱,发出细微的哔啵声,映照着夫妻二人庄重而略带追思的面容,温暖而肃穆。

周振华凝视着父母简陋却干净的墓碑,眼神里充满了深切的怀念和无比的敬意,声音也变得格外柔和:“爹,娘,儿子和红梅来看你们了。带了点家里现成的东西,你们尝尝。”

他像拉家常一样汇报着:“家里一切都好,我和红梅身体都硬朗,小庄的生意也还过得去,虽然忙累点,但心里踏实,没给咱老周家丢人。你们在那边不用挂念我们,照顾好自己就行。”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向先人汇报最近这不同寻常的经历,也像是在对自己和妻子的未来诉说与承诺,声音低沉而坚定:“最近……家里是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遇到了一位了不得的贵人,也得了一些……嗯,算是意外的钱财,数目不小。”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郑重,仿佛在立誓:“但我们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清清楚楚。咱老周家世代是庄稼人,根在这月亮河,在这片地里。不管外面刮什么风,下什么雨,不管得了多少钱财,遇到了多大的运气,咱们的根不能忘,本不能丢!咱们还是会像你们教导的那样,守着这片祖宗传下来的地,守着这个你们一手建起来的家,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不欺心,不欺客。求爹娘在天之灵,继续保佑咱们家业顺遂,日子平平安安,也时时刻刻提醒着咱们,鞭策着咱们,始终能记得自己的根本,不飘,不傲,不迷眼,把‘周小庄’这份小小的家业,稳稳当当地、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让它越来越好。”

高红梅也对着墓碑,轻声而坚定地说道:“爹,娘,放心吧,我和振华一定把日子过好,把家守好,绝不会行差踏错,丢了周家的脸面。”

纸钱渐渐燃尽,化作无数只黑蝶般的灰烬,随着清晨山间微凉的风,轻轻地、打着旋儿向上飞起,又缓缓地、依依不舍地落下,飘散在坟周的青草和松柏之间,仿佛是先人听到了他们的诉说,给予了无声却温柔的回应和嘱托。

祭拜完毕,两人并没有立刻离开。他们并肩静静地站在山坡上,如同两棵扎根于此的树,一同眺望着脚下那片在晨曦中逐渐变得清晰、鲜活起来的家园。金色的阳光终于完全穿透薄雾,洒在蜿蜒流淌的月亮河上,河面泛起无数碎金般跳跃的光芒;“周小庄”的屋顶,也开始有袅袅的炊烟升起,与晨雾交融,那是高大壮或者帮厨已经开始准备一天的忙碌;远处的瓜田在阳光下展现出勃勃生机,绿意盎然,鸡舍里传来隐约的鸡鸣和扑翅声,新的一天,充满了劳作的希望。

周振华伸出手,自然而然地握住高红梅的手。两人的手都因长年劳作和清晨的微凉而显得有些粗糙,掌心有着厚厚的茧子,但交握在一起时,却温暖而有力,传递着彼此的支持与信念。

“走吧,”周振华收回目光,轻声道,语气恢复了日常的平静与踏实,“回去捞鱼,和面,准备食材,客人们……也该陆陆续续来了。”

“嗯。”高红梅点点头,脸上露出那种经历过风雨、懂得感恩、更珍惜当下、充满干劲的踏实而宁静的笑容。

他们仔细地收拾好祭品,将剩下的食物用笼布盖好,挽着竹篮,沿着来时的露水小径,一步步向山下走去。他们的身影渐渐融入越来越明亮的晨光与苍翠的山色之中,如同这月亮河畔最自然、最和谐的一部分,仿佛他们从未离开,也永远不会离开。

无论经历了怎样如梦似幻的奇遇,获得了怎样沉甸甸的意外馈赠,他们生命的根,他们精神的魂,始终深深地、牢牢地扎在这片生他们、养他们、埋藏着先人的土地里,与先人的谆谆教诲、与四季的无声轮回、与这清晨雷打不动的虔诚祭拜紧紧相连,不可分割。这份对天地的敬畏,对先人的追思,以及对平凡生活的踏实热爱和坚守,或许,才是“周小庄”一切好运和顺遂的真正、永恒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