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处用一把锈迹斑斑却依旧锋利的老虎钳紧紧绞死,不留一丝缝隙。接着,他拿起尼龙绳,选取其中一根,将钢丝圈的一端(非绞合处)牢牢地、一圈圈紧密地绑死在木桩光滑的一端。
捆绑的手法极其讲究,既要牢固不易松脱,又要避免绳索过于臃肿影响隐蔽。陷阱的核心在于离地高度和放置位置。他仔细回想野鸡的活动习性:它们习惯在草丛、灌木根部低矮处穿行觅食。
他将削尖的木桩用力打入预先选定的、松软的林地边缘泥土中,只留出绑着钢丝圈的那截。
然后,他半跪下来,眯起一只眼,仔细调整钢丝圈的角度和离地高度——最终固定在离地大约十厘米左右的位置,形成一个垂直竖立、几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致命环套。这个高度,恰好是野鸡奔跑或钻行时腿部容易撞入的高度。
一旦野鸡的腿不慎踏入环套,在它受惊挣扎的瞬间,钢丝圈会凭借其弹性和韧性猛地收紧,死死勒住腿骨,越挣扎越紧,最终将其牢牢困住。
制作诱捕笼: 为了增加成功率,周振华又搬出了一个压箱底的“宝贝”——一个长约一米、宽高约半米的长方形铁丝网笼。
笼子一端设计巧妙,有一个利用杠杆原理的可活动翻板门,连接着一个极其灵敏的踏板触发机关。这是他自己琢磨了很久才做成的“高科技”。
他打开笼门,在笼子最深处,均匀地撒上了一把金灿灿、颗粒饱满的玉米粒。这是野鸡难以抗拒的谷物诱惑。只要野鸡踏入笼内,踩到或啄食时触动那个隐蔽的踏板机关,翻板门便会因重力作用,“啪嗒”一声迅速而有力地落下,将懵懂的猎物关在其中。
铁丝网的网眼大小适中,既能防止野鸡钻出,又能保证空气流通,确保猎物在短时间内不会窒息死亡,最大程度保持新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准备妥当,周振华背上那杆擦得锃亮、散发着淡淡枪油味的土枪(以防万一),招呼了一声精神抖擞、眼神锐利的大黄。
一人一狗,如同默契的猎手组合,悄无声息地踏入了屋后那片连绵起伏、植被茂密的丘陵山林。
布置陷阱是一门融合了经验、耐心和伪装技巧的艺术。
周振华深知野鸡的习性:它们偏爱灌木丛边缘、林间空地交接的开阔地带、以及清澈溪流附近水源丰沛的区域。他带着大黄,像幽灵般穿行在林间。
在每一处精心选定的地点:
活套陷阱: 他先用小铲子在松软的腐殖土上挖一个小坑,将绑好钢丝圈的尖木桩深深打入地下,直至稳固无比。然后,极其小心地将钢丝圈调整到垂直状态,并用周围的枯草、细小的落叶、折断的嫩枝巧妙地将其遮掩起来,只留下一个不易察觉的、透着死亡气息的幽暗洞口。远远看去,陷阱处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
诱捕笼: 他选择相对平坦、有野鸡活动痕迹(如爪印、羽毛、啄食痕迹)的隐蔽处放置笼子。同样先用枝叶杂草将笼子的顶部和大部分侧面严密地遮盖住,只留下入口处相对开阔,里面的玉米粒若隐若现,散发着原始的谷物香气。笼子本身也被巧妙地“种”进了环境里。
最关键的一步——注入“魔力”: 周振华从怀里(实则是空间)取出一个巴掌大的、塞着软木塞的葫芦。
拔掉塞子,一股极其清冽、带着蓬勃生命气息的泉水味道隐隐散开,连旁边的大黄都忍不住抽了抽鼻子。
他小心翼翼地将葫芦里珍贵的空间灵泉水,如同滴入琼浆般,均匀地滴洒在诱捕笼内的玉米粒上。水滴迅速渗入干燥的玉米,他用一根细树枝轻轻拨动,让每一粒玉米都沾染上那神奇的“仙露”。
做完这一切,他深吸一口气,那混合了玉米谷物香和奇异灵泉清甜的气息,连他自己都觉得诱惑力十足。他相信,对山林里的野物而言,这将是无法抗拒的致命吸引。
他带着大黄,退到不远处一丛茂密的灌木和高大蕨类植物之后。这里视野开阔,能清晰地观察到诱捕笼周围十几米的范围,又能很好地隐藏身形。
他缓缓蹲下,将土枪轻轻架在身前一块略平的岩石上,枪口微抬,手指虚搭在扳机护圈上。整个人的气息瞬间收敛,如同潜伏的猎豹,眼神锐利如鹰隼,穿透枝叶的缝隙,牢牢锁定着笼子周围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丝风吹草动。
大黄也伏在他身侧,耳朵机警地竖立着,湿润的鼻翼微微翕动,捕捉着空气中任何一丝异样的气息,喉咙里发出极其轻微的、压抑着兴奋的“呼噜”声。山林间恢复了寂静,只有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
等待是漫长的,也是充满变数的。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阳光的角度悄然改变。就在周振华感觉腿脚有些发麻时,异动出现了!
左侧的灌木丛深处,传来一阵极其细微、几不可闻的“窸窸窣窣”声。紧接着,几抹鲜艳的色彩在深绿色的背景中晃动起来。
是野鸡!而且是一小群!大约有四五只。它们有着斑斓的羽毛,雄鸡的尾羽尤其修长华丽,在透过林叶的斑驳阳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
它们迈着极其谨慎的步子出现了,长长的脖颈灵活地转动着,小而锐利的眼睛如同最精密的雷达,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的每一个角落。它们的动作轻盈而机敏,每一步落下都几乎无声,稍有风吹草动,那强健的翅膀便会瞬间张开,随时准备逃离险境。
然而,诱捕笼中散发出的那股混合了玉米醇香和奇异灵泉清甜的气息,如同拥有摄魂夺魄的魔力,丝丝缕缕地钻入它们的感官。
野鸡们明显被吸引了,脚步不由自主地朝着笼子的方向偏移。但它们天性中的警觉并未消失,走走停停,啄一口地上的草籽或小虫,便立刻抬头,警觉地环顾四周,小小的脑袋转动得飞快。它们彼此间似乎还有着某种交流,发出极低的“咕咕”声。对食物的渴望与对危险的恐惧在激烈地博弈。
终于,那难以抗拒的诱惑占据了上风。
一只体型稍大、看起来像是领头的雄鸡,似乎下定了决心。
它压低身体,伸长脖子,小心翼翼地、一步一顿地靠近笼子入口。在入口处,它又停留了片刻,伸长脖子朝笼子里张望,锐利的眼睛扫过那些金黄的玉米粒。
最终,食物的诱惑战胜了最后一丝犹豫,它脖子一探,迅速钻进了笼子,开始贪婪地啄食起来。
其他几只野鸡见首领安然无恙,也按捺不住腹中的饥饿,纷纷效仿,接二连三地钻进了笼子,埋头于那沾着“仙露”的玉米盛宴之中。
就在几只野鸡沉浸在美食中,警惕性降到最低点的刹那!
“咔哒!” 一声清脆悦耳的机械声响!如同死神的敲门声!诱捕笼的翻板门在重力和精巧杠杆的作用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落下!沉重的木板撞击笼框,发出沉闷而响亮的“砰”声!
“咯咯咯——嘎!!!”
笼内的野鸡们瞬间炸开了锅!受惊的尖叫、惊恐的扑腾、混乱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羽毛如同雪片般在狭小的笼子里疯狂飞舞!它们用翅膀、用身体、用脑袋不顾一切地撞击着坚固的铁丝网,试图挣脱这突如其来的牢笼,笼子在剧烈地摇晃!
“好!”
周振华心中低喝一声,眼中精光爆射!
几乎在笼门落下的同一瞬间,他猛地从藏身处暴起!而在他起身的瞬间,身边一道蓄势已久的黄影,如同离弦的金色箭矢,带着破风声,“嗖”地一声激射而出!正是早已按捺不住的大黄!它的目标异常明确——笼子边缘那个用粗铁丝弯成的提手!它精准地一口叼住提手,四只强健有力的爪子猛地蹬地,腰身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向后一拧,竟硬生生将那剧烈挣扎摇晃、分量不轻的铁丝网笼子拖离了原地,朝着周振华的方向稳当当地拽了回来!整个过程快如闪电,显示出喝了灵泉后大黄力量、速度和智力的惊人提升!
周振华一个箭步迎上,动作快如鬼魅,带着一种猎人的狠辣与精准!他左手五指如钩,闪电般探入笼门特意预留的、足以伸进一只手臂的缝隙(这是他设计时就考虑好的),无视里面扑腾的翅膀和飞溅的羽毛,精准无比地抓住了一只体型最肥硕的雄鸡那温热而剧烈搏动的脖颈!右手紧随其上,如同铁钳般配合左手猛地一拧!
“咔嚓!”
一声令人牙酸的脆响!
雄鸡疯狂的挣扎和嘶鸣戛然而止!身体瞬间瘫软。
周振华毫不停顿,如同最熟练的屠夫,意念一动,这只断气的野鸡便凭空消失,被收入了时间近乎静止的空间仓库。
紧接着是第二只、第三只……他的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冷酷的效率,每一次出手都伴随着一声轻微的“咔嚓”和野鸡生命的终结。
不到十秒钟,笼内几只色彩斑斓的野鸡已尽数毙命,消失无踪,只留下笼底散落的几片凌乱的羽毛和空气中淡淡的血腥味。
首战告捷!周振华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拍了拍大黄油光水滑的脑袋以示嘉奖。
大黄兴奋地摇着尾巴,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显然也很享受这配合捕猎的成就感。一人一狗不再停留,沿着来路疾步返回,逐一检查沿途布下的其他活套和捕笼。
收获远超预期!
好几个精心布置的活套都成功建功,套住了野鸡的腿关节。被困的野鸡徒劳地扑腾着翅膀,发出惊恐的哀鸣,却无法挣脱那越收越紧的钢丝圈。还有两个捕笼也关住了贪嘴的“俘虏”。
这一次,周振华没有再一一上前拧断脖子。
他走到每一个陷阱旁,目光平静地看着里面挣扎的生灵,意念集中,心中默念。瞬间,连鸡带套、连笼带鸡,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抹去,原地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被收入了那神奇的空间。这样做,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和处理野鸡的精力,更重要的是,空间内时间流速极慢,能最大程度地锁住野味的新鲜和活力,保持最完美的状态。
这一趟进山,效率奇高。
周振华背上的土枪甚至都没来得及开火,空间里就已经收获颇丰。
汗水早已浸透了他里层的粗布小褂,紧紧贴在背上,混合着山林间的草木气息和淡淡的野物腥味。
初秋午后的阳光依然带着热度,烘烤着他,让他感到一阵黏腻。
回到那个熟悉的农家小院,周振华立刻走到院角那口压水井旁。
他熟练地压下长长的井把,“嘎吱嘎吱”声中,冰凉的井水汩汩流出。
他打了一桶清水,脱下湿透的上衣,露出精壮的上身(灵泉水的滋养已开始显现效果,肌肉线条比之前明显紧实)。
他用葫芦瓢舀起清凉的井水,从头浇下。冰凉的水流冲刷掉身上的汗渍和尘土,带来一阵透彻心扉的清爽。
他痛快地洗了把脸,又擦了擦上身,这才回到屋里,换上一身干爽洁净的旧衣裤。湿衣服被随意搭在院中的晾衣绳上,在阳光下散发着水汽。
而我们的功臣大黄,早已按捺不住对清凉的渴望。
在周振华打水冲洗时,它就兴奋地在旁边转着圈。
待周振华换好衣服,它“汪”地欢叫一声,撒开四蹄,如同一道金色的闪电,冲向屋后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
“扑通”一声,水花四溅!
大黄畅快地在清凉的河水中翻滚、扑腾、狗刨,洗去一身沾染的草屑、泥土和山林的气息。它时而潜入水下,时而浮出水面甩动毛发,溅起一片晶莹的水珠。
洗得心满意足了,它才抖擞着浑身油光水滑的皮毛上岸,水珠在阳光下如同碎钻般闪烁。
它甩干身上的水,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院门口,威风凛凛地趴下,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警惕又不失温和地巡视着四周,守护着这个因灵泉而悄然改变的家。
阳光暖暖地洒在它焕然一新的皮毛上,也照亮了周振华眼中对未来的坚定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