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被正式立案调查的消息,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席卷整个商界的滔天巨浪。这则消息通过财经新闻的紧急插播、网络媒体的头条推送和业内人士的私密交流,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成为了那几天街头巷尾最炙手可热的话题。
曾经屹立于商界之巅,象征着财富与权势的“寰宇”集团,几乎在一夜之间陷入了分崩离析的前奏。周一的股市开盘,便是一场惨不忍睹的屠杀。“寰宇”的股票代码后面,触目惊心地跟着一连串的跌停板,绿色的数字像垂死病人的心电图,毫无生气地趴在屏幕底部。恐慌情绪如同瘟疫般在股民中蔓延,抛售的指令雪片般飞来,却找不到接盘的身影。交易大厅里,持有大量“寰宇”股票的老股民捶胸顿足,面色惨白,仿佛一生的积蓄都在那不断跳动的数字中化为乌有。
集团内部,更是人心惶惶,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萧瑟景象。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的“寰宇”总部大厦,那栋曾经是权力与荣耀象征的玻璃幕墙建筑,此刻在众人眼中却仿佛弥漫着不祥的阴霾。高级管理人员办公室所在的楼层,往日里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和沉稳的指令声交织成的繁忙乐章,已被一种死寂般的沉默所取代。偶尔有穿着考究的高管匆匆走过,也是面色凝重,目不斜视,仿佛生怕与任何人的目光接触,会泄露自己内心的不安与算计。
多个被集团寄予厚望、投入巨资的战略性项目,一夜之间陷入停滞。南城那块备受瞩目的地王项目,工地上原本轰鸣的机械声消失了,只剩下孤零零的塔吊和未完工的建筑骨架,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凄凉。负责项目的团队负责人手机几乎被打爆,来自供应商、承建商的催款和质询电话络绎不绝,他却只能焦头烂额地重复着“等待集团通知”的苍白说辞。海外并购案也紧急叫停,谈判团队灰头土脸地从国外撤回,前期投入的数亿资金仿佛石沉大海,连个回声都听不见。
更致命的是合作伙伴的信心的崩塌。那些昔日与“寰宇”称兄道弟、在酒桌上把酒言欢的商业伙伴,此刻要么态度暧昧地表示“需要重新评估合作风险”,要么干脆利落地发来终止合作的函件,甚至有些机构已经开始启动法律程序,试图冻结与“寰宇”相关的资产,力求自保。商场如战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权力的真空,必然引发疯狂的争夺。徐天这座大山骤然崩塌,他一手打造的帝国出现了巨大的权力缝隙。集团内部,那些曾经被徐天的铁腕和威望所压制、或明或暗存在的派系,此刻纷纷浮出水面。以元老自居的副董事长一派,力图稳住局面,希望平稳过渡,维持集团的存续;而由少壮派高管组成的另一势力,则试图借此机会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甚至觊觎着董事长宝座;还有一些原本依附于徐天的势力,则在惊慌失措中寻找新的靠山,或准备卷走尽可能多的利益另谋出路。各种小道消息、人事任免的猜测、关于谁将上位的流言,在公司的茶水间、吸烟区和私密微信群中疯狂传播,暗流涌动,一场内部的血雨腥风似乎已不可避免。
与“寰宇”大厦内的愁云惨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城市另一端的“钉刺”咨询公司。这里的气氛,堪称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媒体总是需要英雄和故事的。在将徐天的罪行层层剥开,满足公众窥探欲望的同时,他们也急需塑造一个正面的对抗者形象。林薇和她的“钉刺”团队,恰好完美地契合了这一角色。《财经周刊》的封面,采用了林薇一张目光坚定、略显疲惫的黑白侧脸照,标题是醒目的《弑神者:她用智慧和韧性扳倒了商业巨鳄》。深度报道里,详细描绘了“钉刺”团队如何从细微的异常数据入手,如何顶住巨大的压力和威胁,如何运用高超的商业调查技巧,一步步抽丝剥茧,最终将徐天和他的商业帝国罪恶的一面暴露在阳光之下。网络媒体更是极尽渲染之能事,将林薇团队描述为一群“不畏强权、坚守正义的现代侠客”。
几乎是一夜之间,“钉刺”咨询和林薇的名字,成为了勇气、智慧和诚信的代名词。这种巨大的声誉红利,迅速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商业机会。
公司前台的电话从早到晚响个不停,几乎要被烧焦。电话线的那一头,连接着各式各样急切的声音:有长期被大公司欺压、希望能寻求公正的中小企业主;有自身面临内部舞弊或管理困境,希望借助“钉刺”的专业能力厘清问题的公司;还有纯粹是慕名而来,希望与这颗骤然崛起的商业新星建立联系的各类人士。
市场部的负责人秦悦,更是陷入了“甜蜜的烦恼”。她的电子邮箱被各种合作邀约和投资人的橄榄枝塞爆,提示新邮件的数字以惊人的速度跳动,几乎要溢出屏幕。粗略浏览,这些邮件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有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之前对“钉刺”这种小而美的咨询公司爱答不理,如今却言辞恳切地希望能参与下一轮融资;有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抛来长期战略合作的绣球,项目金额一个比一个诱人;甚至还有一些政府和行业协会,发来邀请函,希望林薇能出席论坛、担任顾问,分享经验和见解。
公司内部,自然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年轻的员工们走路带风,言谈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办公区的白板上,画满了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大胆构想和业务拓展路线图。“我们做到了!”“太牛了!”类似的欢呼声时常在办公室里响起。咖啡机旁,大家兴奋地讨论着媒体报道的细节,与有荣焉。
其中最意气风发的,当属市场部的张扬。他本就是团队中的激进扩张派,此刻更是如鱼得水。他带领着麾下干劲十足的团队成员,日夜不停地整理客户资料,分析市场数据,制定着一份份雄心勃勃的市场开拓计划。在他的蓝图里,“钉刺”应该趁此良机,迅速扩大团队规模,进军更多一线城市,甚至开拓海外市场,将公司打造成国内乃至国际顶尖的商业咨询顾问公司。他逢人便宣讲他的“闪电扩张”理论,眼睛里闪烁着对更大成功和规模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