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浮世钉 > 第155章 雷霆反击

第155章 雷霆反击(1 / 2)

一场酝酿已久的风暴,终于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林薇站在“钉刺”科技顶楼的指挥中心内,目光如炬,注视着大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窗外,城市的灯火如同星河般璀璨,而在这片平静的夜色之下,一场足以改变行业格局的雷霆反击,正以超越光速的效率悄然推进,又在转瞬之间公之于众。

她的动作,真正堪称迅雷不及掩耳。

在过去七十二小时的不眠不休里,以沈浩为核心的技术团队,完成了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证据固化工作。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拷贝,而是一场涉及多重加密算法、区块链时间戳认证、以及物理隔离存储的系统工程。所有的证据链被梳理得清晰无比,从徐天及其掌控的“产业赋能事业部”如何系统性地窃取“钉刺”的核心商业机密与源代码,到他们动用非法手段进行的网络攻击、对“钉刺”高管及技术骨干的人身监视与威胁,乃至那起被伪装成意外、却疑点重重的老K被杀事件……所有的线索、录音、转账记录、匿名通信的Ip溯源,都被串联成一个无法辩驳、也无法摧毁的铁证集合。

“所有备份均已完成,主证据包采用军方级别的加密技术,分置于三个物理位置独立的保险库中,访问权限仅限我们三人。”沈浩的声音透过内部加密通讯频道传来,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不容置疑的坚定,“同步,我们已经通过虚拟镜像,在海外数个司法管辖区完成了证据的法律合规存档,确保任何势力都无法通过技术或非技术手段将其抹除。”

林薇微微颔首,沉静地下达了指令:“开始传送。”

命令一出,操作团队的手指在特制的防电磁泄露键盘上飞舞。通过多条彼此独立、且采用不同底层技术协议构建的绝对安全渠道——包括一条经由卫星中转的加密窄带信道,以及两条通过国家级保密通信网络构建的物理光纤专线——这些整理完备、标注清晰的证据包,如同精准制导的导弹,分别射向了预定的目标:省公安厅经侦总队重案指挥中心、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与重大经济犯罪检察厅的特定接收终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与稽查司的机密数据接口,以及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的核心调查系统。

这些渠道不仅彼此隔离,确保即便某一环节出现意外也不会影响整体,更内置了双向验证机制,发送方可以确认接收方已成功解密并校验文件完整性,而接收方的高级权限官员,亦能通过预留的安全握手协议,反向验证信息来源的绝对真实性与可靠性。这是一场信息时代的顶级投送,精准、隐秘且万无一失。

证据的内容实在太过惊人。它不仅仅描绘了一家巨头企业为了垄断市场而进行的常规商业间谍活动,更揭露了一个盘根错节的犯罪网络。其中涉及的黑客组织、地下钱庄、甚至与个别腐败官员的隐秘勾连,以及老K之死背后可能存在的买凶杀人线索,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经济案件的范畴,直指危害国家经济秩序与金融安全的深层问题。

果不其然,在证据包送达后的极短时间内,相关部门的内部警报便被拉响。信息的严重性与确凿程度,引起了最高层面的高度重视。一场由公安部经侦局牵头,最高检、市场监管总局、证监会等多部门精锐力量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在绝对保密的状态下迅速成立。调查组的首次内部会议,甚至没有使用常规的会议室,而是在一个具备高级别反窃听防护的安全屋内进行。会议决定,立即对名单所涉的所有关键人物启动秘密监控与外围调查,并准备在适当时机,进行集中约谈与强制措施。

几乎就在证据通过安全渠道送抵的同时,林薇对等候在旁的张扬,做出了一个果断的手势。

酝酿已久、积蓄了巨大能量的舆论攻势,同步启动!

这一次,不再是之前那种试探性的、含沙射影的媒体指责。张扬团队掌控下的数家在国内财经界与法律界享有极高声誉、且与“钉刺”长期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权威媒体,在同一时间,于其网站首页、客户端推送头条以及次日出版的报纸预留头版位置上,发布了以“知名上市企业‘寰宇’集团核心高管涉嫌多重违法犯罪,监管部门已介入专项调查”为核心的重磅新闻报道。

报道的措辞严谨而犀利,虽然出于调查保密的需要,并未披露证据包中的全部骇人细节,但精准地点出了“系统性商业间谍行为”、“针对同行的恶意网络攻击与数据窃取”、“对竞争对手高管实施非法监视与人身威胁”,以及“可能涉及的巨额资金挪用、内幕交易及更为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等关键指控。报道更是在结尾处意味深长地强调,“据可靠消息来源透露,指控方已向多个监管与司法机构提交了足以形成完整证据链的关键铁证”。

这枚被精心投下的舆论核弹,瞬间在资本市场、行业内部乃至整个社会层面,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