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钉刺”这边,表面的平静下,真正的反击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林薇深知,释放烟雾弹争取到的时间极为宝贵,必须用在刀刃上。她同时在四条战线上秘密布局:
第一条战线:全方位安保升级。
安全主管赵志成亲自督战,不仅对张扬家人进行了二十四小时全天候保护,还对所有核心团队成员及其直系亲属提升了安全警戒级别。
“我们采用了分级保护方案,”赵志成向林薇汇报,“一级保护对象包括您和各位核心高管;二级保护覆盖关键技术人员及其直系亲属;三级保护则针对所有知晓‘幽灵项目’细节的员工。”
保护措施极为周密:为需要重点保护的人员更换了防弹座驾;在其住所安装最先进的安全系统;日常出行路线由专业团队提前排查;甚至对家庭成员进行基本的安全防范培训。
“我们还建立了一套紧急应对机制,”赵志成补充道,“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安全小组能在五分钟内到达任何指定地点。”
第二条战线:技术反制。
沈浩带领最信任的技术骨干,以“幽灵项目”的智能分析能力为基础,秘密开发一套名为“守护者”的反渗透、反监听预警系统。
“这套系统的精妙之处在于,”沈浩在技术简报会上解释,“它不仅能检测已知的监听手段,还能通过行为分析预测潜在的安全威胁。”
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仅用十天时间就完成了系统的基础架构。系统上线后,立即检测出三个异常信号源——两个来自公司内部的被入侵设备,一个来自停车场附近的监听装置。
“果然不出所料,”林薇看着检测报告,眼神冷峻,“徐天的触角已经伸到了我们身边。”
第三条战线:法律武器。
在林薇的授意和秦悦的协助下,乔娜开始不动声色地搜集徐天动用“暗线”进行违法活动的证据。
这项工作极其危险,如同在雷区中穿行。乔娜联系了之前被寰宇科技挖角后又对徐天不满的前员工,通过苏曼君提供的模糊线索,顺藤摸瓜,寻找那些“暗线”人员的蛛丝马迹。
“我们找到了一位前寰宇的安全顾问,”一次深夜汇报中,乔娜压低声音告诉林薇,“他愿意有条件地提供信息,证实徐天确实雇佣了一支‘特殊团队’专门负责这类‘灰色业务’。”
“条件是什么?”林薇问。
“证人保护计划,以及......”乔娜顿了顿,“保证他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林薇沉思片刻:“答应他。但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我们需要确凿的证据,而不是间接的证词。”
第四条战线:联盟联防。
林薇以“钉刺”创始人的身份,召集了产业联盟的主要成员,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
会上,她并未透露具体威胁细节,但明确警示各位盟友:“徐天和寰宇科技已经越界,他们可能动用非法手段打击竞争对手。希望大家加强自身防范,同时建立联盟内部的紧急信息通报和互助机制。”
这一提议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响应。七家核心企业当场签署了《安全互助协议》,承诺在任何一个成员遭遇不正当竞争或安全威胁时,共享情报、相互支援。
“徐天可能以为他只是在对付‘钉刺’,”会议结束时,林薇对各位盟友说,“但实际上,他是在与整个行业的良知为敌。”
夜深人静,林薇独自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手中拿着一份刚刚收到的加密报告。报告中详细记录了徐天那边的最新动向——正如她所预料,在接收到“钉刺”内乱的假情报后,寰宇科技明显放缓了进攻节奏,似乎在等待“钉刺”从内部自行瓦解。
“等待是么?”林薇轻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那就好好等待吧,等你发现自己落入陷阱的那一刻。”
她转身走向办公桌,调出了“幽灵项目”的最新进展报告。事实上,这个被沈浩对外宣称“陷入瓶颈”的项目,在过去一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效率提升了百分之三十,核心算法的精准度达到了新的高度。
林薇在下一盘危险的棋。表面上示敌以弱,暗中却编织着一张无形的大网。她深知这种策略的风险——一旦被徐天识破,对方很可能狗急跳墙,采取更加极端的措施;而团队中的每一个人,也都因这场危险的表演而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但她别无选择。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要么出奇制胜,要么满盘皆输。
她轻轻点触桌面,调出加密通讯界面,向所有核心成员发送了一条简短的信息:
“戏已开场,各就各位。保持警惕,等待信号。”
信息发送完毕,林薇关闭界面,将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的城市。霓虹闪烁,车流如织,这座繁华的都市表面上一如既往地运转着,无人知晓在这明亮的灯火之下,正进行着一场如何惊心动魄的暗战。
她在等待,耐心地等待那个能将徐天的“暗线”暴露在阳光之下,给予其致命一击的机会。那一刻到来时,将不仅是“钉刺”的胜利,更是对整个行业潜规则的彻底颠覆。
夜,还很长。但黎明终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