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浮世钉 > 第106章 修补与共识

第106章 修补与共识(1 / 2)

夜色,如同一幅浓稠的墨砚,沉沉地覆盖了整座城市。白日的喧嚣与浮躁,在此刻仿佛被这无边的黑暗吸收、沉淀,只剩下零星闪烁的霓虹,如同疲惫城市最后的呼吸。在这片静谧之中,唯有“钉刺”科技所在的那栋写字楼,还有一个窗口固执地亮着灯,像是一座孤悬于黑暗海面上的灯塔,微弱,却凝聚着不肯熄灭的光。那是首席执行官林薇的办公室。

窗内的世界,与窗外的沉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灯光是冷白色的,洒在林薇略显疲惫却依然锐利的侧脸上。她刚刚结束与投资人的又一轮紧急视频会议,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和对方公式化的关切言辞,依然在她脑中盘旋。压力,像一张无形却密不透风的网,将她紧紧包裹。她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安静躺在桌面的手机上。屏幕暗着,却仿佛承载着千钧重担。

她知道,还有一个人,和她一样,被困在这由代码、数据和残酷市场竞争构成的迷宫里,尚未找到出口。技术总监,沈浩。白天那场关于下季度预算的激烈争吵,言辞如刀,不仅划破了会议室里原本应该同心协力的氛围,更在她与这位公司最核心的技术灵魂人物之间,划下了一道一时难以弥合的裂痕。她不能任由这道裂痕在沉默中发酵、扩大,那对正处于风雨飘摇中的“钉刺”而言,将是致命的。

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借此动作将胸腔里的烦闷与焦虑暂时压下,林薇拿起手机,找到了沈浩的号码。指尖悬在拨号键上,有片刻的犹豫。她知道沈浩的脾气,那个沉浸在二进制世界里的天才,有着艺术家般的敏感与执拗,对于自己认定的事情,尤其是关乎技术纯粹性与领先性的原则问题,他从不轻易妥协。白天的冲突,他的失望与愤怒是那样真切。

电话拨了出去,听筒里传来的冗长等待音,每一声都敲打在她的心弦上。响了很久,久到林薇几乎以为他不会接听,正准备挂断时,电话终于被接通了。

“喂?”沈浩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背景里是持续不断的、密集而嘈杂的键盘敲击声。那声音急促而专注,仿佛是他内心焦躁与不服输情绪的外化。他的语调里,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公事公办的疏离感,显然,白天的冲突余波未平,他尚未从那种被否定、被压抑的情绪中走出来。

“还在公司?”林薇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和,像寻常的关心,不带任何上级对下级的审视意味。她需要先打破那层坚冰,而不是一开始就再次陷入争论。

“嗯,有点代码要调。”沈浩的回答极其简短,几乎吝于多给一个词,键盘声依旧未停,似乎想用这种忙碌的姿态,构筑起一道防御的壁垒。

林薇没有在意他的冷淡,她了解他,就像了解自己手中这把不得不时刻握紧的“剑”的每一个棱角。“我办公室,聊聊?我泡了茶,你喜欢的武夷岩茶。”她发出了邀请,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试图缓和关系的意味。她知道沈浩对茶有研究,尤其偏爱武夷岩茶那独特的岩骨花香,这或许能成为一个微小但真诚的破冰点。

电话那头陷入了沉默,只有键盘声依旧固执地响着,仿佛是他内心挣扎的伴奏。几秒钟后,键盘声戛然而止,然后是椅子被拖动时与地面摩擦发出的轻微声响。“好。”他终于应道,语气听不出什么情绪,但至少,他愿意走过来。

放下电话,林薇起身,走到办公室一角的小茶台前。她动作熟练地温壶、置茶、冲泡、出汤,一系列流程沉稳而专注。氤氲的热气带着浓郁的焙火香与似有若无的花果香弥漫开来,给这间充满了商业理性与冰冷数据的办公室,注入了一丝难得的温润与人间烟火气。这茶香,或许能让他们都暂时从紧绷的战斗状态中松弛片刻。

不一会儿,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沈浩走了进来。他穿着白天那件略显褶皱的格子衬衫,脸上带着未消的疲惫,眼底下有着淡淡的青黑色阴影,那是长期熬夜与高强度脑力工作留下的印记。但他的嘴唇紧抿着,眼神里除了疲惫,还有一丝未曾完全消散的倔强,像是个负气却又不得不前来面对现实的孩子。

林薇没有立刻说话,只是将一杯刚刚沏好、茶汤橙黄明亮的武夷岩茶推到他面前的茶几上。茶香袅袅,在两人之间的空气中盘旋、升腾,试图软化那无形的隔阂。

“下午的事,我语气重了,我道歉。”林薇开门见山,没有绕任何圈子,目光坦诚地直视着沈浩。她知道,对于沈浩这样思维直接的技术人员,迂回和铺垫反而可能引起反感。“作为cEo,我必须对公司的整体生存负责,压力之下,有时难免急躁,说话欠考虑。”

沈浩显然没料到林薇会如此直接地、并且是先一步道歉。他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端起了那杯温热的茶,凑到唇边抿了一口,滚烫的茶液带着复杂的香气滑入喉咙,他没有立刻说话,似乎在品味这茶,也在消化林薇这出乎意料的开场白。

“但是,”林薇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和,却注入了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只是这份坚定不再像白天那样带着压迫性的强势,“我坚持我的决定,预算必须控制。”她看到沈浩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似乎想要反驳,但她没有给他机会,继续说了下去。

“沈浩,我比你,比公司里任何一个人,都更清楚技术对‘钉刺’意味着什么。”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敲在实处,“它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它也是我们的剑,是我们能在强敌环伺中杀出一条血路的唯一依仗。我从未,哪怕一秒钟,想过要放弃对技术的投入,去走什么捷径。那等于自毁长城。”

“那为什么……”沈浩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困惑与不甘,“为什么要在最关键的地方砍掉预算?‘幽灵项目’需要算力,需要顶尖的人才,现在放缓,等于给对手喘息和追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