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的发现,如同一道刺破厚重乌云的凌厉闪电,瞬间照亮了泥沼前路,也映亮了林薇眼中久违的锐利光芒。那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漏洞的线索,更是在寰宇科技精心构筑的“星盾”壁垒上,窥见的一道细微却足以致命的裂痕。
林薇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下达指令。沈浩迅速从核心团队中筛选出三名背景干净、技术过硬且绝对可靠的骨干,成立了一个代号为“探针”的绝密小组。他们的任务繁重而危险:在绝对保密的前提下,深入分析寰宇科技即将推出的“星驰”车型目前已公开的所有技术白皮书、宣传影像、甚至是一些技术专家在非正式场合的发言片段,寻找任何可能与“钉刺”被窃代码相关的蛛丝马迹。
工作室的灯光彻夜通明,厚重的窗帘隔绝了外界的视线。屏幕上流淌着密密麻麻的代码,对比工具运行时发出低沉的嗡鸣。时间在键盘敲击声和激烈的低声讨论中悄然流逝。经过数个昼夜不眠不休的深度挖掘与逆向推导,得出的结论令人震惊,却又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最初的猜想。
“头儿,林总,”沈浩顶着浓重的黑眼圈,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他指着投影幕布上高亮显示的两段核心算法逻辑路径,“虽然经过了大量的重构、变量名替换以及非核心逻辑的混淆,但‘星驰’智能语音交互系统的核心决策树结构,尤其是在‘多模态情感识别’和‘极端场景优先级判断’这两个关键模块上,其算法路径与我们为‘蔚风’项目开发,并且已经正式申请了软件着作权的早期版本,相似度超过了百分之七十!这绝不能用‘行业通用解决方案’或‘巧合’来解释。”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怒,以及一丝技术工作者独有的被亵渎感:“几乎可以确定,他们拿到了我们的一部分源代码残片,很可能是周瑞当时带出去但未能完全覆盖的核心库片段,被他们的技术团队当成了宝贝,进行了整合与二次开发。他们伪装得很好,但在最底层的逻辑处理上,抄袭的痕迹无法完全抹去。”
“而且,”沈浩切换了屏幕画面,调出了一段“星驰”宣传片中关于“AI预测用户意图”功能的华丽演示,并补充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发现,“根据其高调宣传的这个‘先知’功能描述,他们为了实现那种看似超前的精准预测,很可能需要频繁调用一个特定的、高权限的云端数据接口。而非常‘巧合’的是,这个接口的调用与验证机制,恰好与我之前埋设了追踪信标和逻辑炸弹的那部分问题代码深度关联!那是代码深处的一个‘暗门’,他们如果引用了相关模块,就极有可能一并继承了这个‘礼物’。”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只有机器散热的风扇声轻微作响。林薇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置于下颌,目光锐利地扫过屏幕上那些复杂的数据流和逻辑图。一个极其冒险、剑走偏锋,但若成功却足以一击致命的反击计划,在她脑中迅速勾勒、清晰、完善——“毒丸计划”。
“既然他们那么渴望,甚至不择手段地想要获取我们的‘技术’,”林薇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而决绝的弧度,眼中闪烁着猎人布下陷阱时的光芒,“那我们就再送他们一份精心包装的‘大礼’吧。一份他们吞下之后,会终生难忘的大礼。”
计划的核心在于:将计就计,诱敌深入。而寰宇科技为“星驰”精心筹备的、旨在碾压“星辰”的盛大发布会,将是这枚“毒丸”最终引爆的理想舞台。
林薇拿起马克笔,在旁边的白板上清晰地写下了“毒丸”三个字,随后划出了三个紧密相连的步骤:
第一步:投饵——精心编织诱惑。 在“星辰”自己的发布会演示环节,安排一个看似即兴,实则是精心设计的环节。由沈浩亲自演示一项名为“瞬时多维场景融合决策”的炫酷新功能。这项功能必须展现出超越当前市场水平的、令人惊艳的AI交互能力,并且其实现,将基于沈浩团队在封闭环境中完全原创、经过反复验证确保安全的全新算法架构。在演示时,需要“不经意”地强调其技术的绝对独创性和行业领先性,但又不能过于刻意。目的只有一个:这项功能必须对“星驰”项目组,尤其是那些正急于寻求技术亮点以压倒“星辰”的决策者,构成无法抗拒的诱惑。要让他们坚信,这是“钉刺”更先进、更核心的技术成果,从而强烈地促使他们在“星驰”发布会上,急于模仿甚至不惜再次采取手段盗用。
第二步:设套——锻造致命毒丸。 这是计划中最关键、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环。沈浩将亲自带领“探针”小组,精心炮制一份看起来极其完整、价值连城的“技术文档包”。这份文档包将包含详尽的设计思路、部分“核心”代码片段(实则是经过巧妙伪装的、无害的功能模块)、以及复杂的集成指南。然而,在这份“厚礼”的内部,将嵌入经过强化升级的“逻辑炸弹”和隐藏得更深、追踪能力更强的监控程序。这颗“毒丸”必须被锻造得天衣无缝,能够通过对方技术团队的初步安全审查。然后,通过一个精心设计的、看似偶然的渠道——可能是某个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力的、中立的技术开发者论坛上由“匿名大神”泄露,或者是利用“启辰”内部可能尚未被发现的、极其细微的管理漏洞进行投放——确保这份“毒丸”能“自然”地、不引起怀疑地流入“星驰”项目组手中。
第三步:引爆——见证猎杀时刻。 一旦“星驰”在其备受瞩目的发布会上,公开演示盗用了嵌有“毒丸”代码的“AI预测”或相关衍生功能,沈浩及其团队将在后台实时监控。在功能运行到关键节点,吸引了全场目光的时刻,远程触发“逻辑炸弹”。届时,现场演示将面临多种可能的尴尬局面:系统瞬间崩溃、功能彻底失灵、屏幕出现可笑的乱码或预设的讽刺性提示信息……同时,隐藏的追踪程序会当场激活,尽可能抓取对方服务器在演示时调用敏感接口的证据(如Ip、设备指纹等),并设法将其投射到演示屏幕上,或将关键数据传回,将寰宇科技窃取商业技术机密的行径,在无数媒体和观众面前,公之于众!
这个计划大胆、冒险,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极高的技术挑战,却也极具想象力和反击的美感。一旦成功,不仅能彻底粉碎“星驰”的发布会,让其沦为行业笑柄,更能让寰宇科技陷入巨大的技术丑闻和诚信危机,其苦心经营的“技术领先”形象将瞬间崩塌。徐天设置的“星盾”壁垒,将从内部被这颗小小的“毒丸”彻底击穿。
但风险也如影随形。如果对方没有上钩,或者对方的反编译能力超乎预期,提前发现了代码中的陷阱,那么“钉刺”将白白浪费大量精力,并可能打草惊蛇;如果触发时机不当,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被对方技术团队现场应急处理,化险为夷;最坏的情况,是对方反向操作,抓住“钉刺”主动设置陷阱这一点,反咬一口进行诬陷,指控“钉刺”进行商业诽谤或不正当竞争。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林薇和沈浩,以及唯一被告知完整计划、绝对信任的秦悦,在总裁办公室旁那间拥有高级别电磁屏蔽的小会议室内,度过了数个不眠之夜。他们反复推演计划的每一个细节,设想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制定应对预案。
“沈浩,抛开所有外部因素,单从技术层面评估,成功率有多高?”林薇的声音在深夜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